东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探讨

[复制链接]
查看: 1384|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6-5 05: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全球金融危机使东莞市更加坚定不移的实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人们再一次把目光聚集到东莞众多的台资企业。台资企业是否在金融风暴面前元气大伤,他们能否经的起就地转型升级的挑战。本文结合了东莞台资企业的现状,就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台资企业 产业转型
  
  2001年,太平洋彼岸美国发生了一场金融次代危机,把全球经济搅得腥风恶浪。以贴牌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东莞台资企业在刚刚历经此次危机的洗礼后,后危机时代的各种险风恶浪再次把他们推向风口浪尖。已在东莞扎根的台资企业如何顺应潮流,就地转型升级呢?下面就东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作些讨探。
  一、就地转型升级是多数台资企业的必然选择
  东莞是国内台资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早在上纪世初8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全球性的轻型消费品和电子产业的调整,为了逃避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升高,制造业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从1981年起,不断有台资企业冒险登陆东莞。他们进入东莞投资的动因明确:就是规避高的经营成本对企业的冲击,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三角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加上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以及低价劳动力,使得后来不少的台商将其生产企业转移到经营成本低下,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莞来。台商来莞投资目的性,使的东莞台资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企业。她们在海外接单,在东莞下单进行来料加工(贴牌生产)使得不少的台商在东莞挖到了第一木桶金。此外,众多的关联台资企业抱团聚集,相互依托,以一家或数家企业为龙头,在设计、原料、生产、包装到销售、服务的上下游的产业链中,形成了不同的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在东莞的台资企业多时超过1000家,就是面临着金融危机冲击以后,东莞的台商企业依旧有 千多家。她们在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东莞市石碣镇电子产业为例。石碣镇是由国家命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电子工业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15%以上,外资电子企业产值占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值的3/4,其中七成是为台资电子企业所贡献。
  外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东莞的经济一大特色,也造就了东莞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工厂。但同时也存在发展方式的粗放,产业层次低、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和对出口依赖度过高等深层次矛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需求大幅减少,外源经济实体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实体受到较大的冲击。然而,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加,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不同调整,以及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要求 “提升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外销转为内销”的在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是就地转型升级还是选择异地迁徒,现实告诉我们,多数台资企业选择了就地转移升级,并不象外人所说的东莞台资企业都要迁移到内地去。多年来台资企业的产业集群的根植性,熟悉的人文环境和一个以务实而著称的地方政府等促成多数台资企业选择了就地转型升级。
  二、台商企业就地转型所面临的困境
  1、转型理念上的困惑――指企业个体面对转型要求在认识的疑惑。台资企业自登陆东莞后,多数采用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等方式进行运作。经历了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既享受过成功喜悦,也饱尝过失败的苦恼。但经过各自的打拼,不仅在东莞站稳了脚根,还逐步溶入了国际分工链中,在东莞形成了一个全国都较有影响的台资企业群体。有些台资企业老板认为经济发展有涨有落,企业经营有赚有亏。当经济复苏后,照样做出口生意,又可以赚钱了,为什么要转型升级?
  2、转型模式上的困惑――指企业个体对转型具体要求的疑惑。作为台资企业习惯了原来的生产和经营操作过程,既两头在外,贴牌生产。贴牌生产最大的优势是不需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研发自主产品,只需按单来料加工,只要产品符合要求,就可以赚取加工手续费。过去的贴牌产品,现在要自创品牌,没有人才的支撑,没有技术上的支撑,没有良好的服务环境,转型谈何容易。就是转型了,转型过程的磨合期如何尽快缩短。这些同样也成为众多台商转型的疑点。
  3、转型技术上的困惑――指企业个体转型过程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或程序去完成,做到什么程度才算转完。台资企业要通过什么方法去完成,怎样去完成这一华丽的转身,这是众多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靠自身的力量还是靠政府力量去完成,是靠有形的手去推动还是靠雅形的手去推动,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4、转型资金上的困惑――指企业个体转型过程因所投入的资金的短缺所形成的困惑。任何一个企业习惯于原运作模式后都将产生一个惯性,这个习惯产生通常会将带来预期的效益,反之改变这一习惯则将付出一定的代价。当这一习惯的改变不是发自本身而是来自外界的时候,转型所需要的资金由谁承担的问题自然不能回避。据我们所知,很多企业缺少这一部分资金,是不情愿的出这部分资金的。
  三、转型升级的路径
  1、依托地方政府,畅通转型升级渠道。就地转型升级对台资企业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因为大多数台资企业尚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低端制造业环节,而占有两端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的高附加值“软”环节的企业则较少。台资企业仅靠一己之力由低端向两高端延伸,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系数,而依托当地政府的扶持则有利于转型转级。企业的升级是市场行为,是要靠雅形之手来推动,但从我国市场经济的运作效率看,政府的有形之手不能忽视。
  2、转变生产方式,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贴牌制造,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大影响是让处于低端贴牌生产的东莞台商认识到转变生产方式的紧迫性。台资企业是否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由贴牌生产向自创品牌发展,即实现由简单OBM向ODM和OBM转变,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台商通过努力,可以完全做到的。纵观能在此次金融风暴中不断壮大脱颖而出的台资企业,多是拥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强,在产业价值链中,控制着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环节,把依赖性强的高附加值环节掌握在自已的手中,改变了原来的单纯的加工制造,逐步实现了设计、研发、品牌建设并举。
  3、拓展内销市场,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内销市场,创新营销模式就是要从微笑曲线低端向曲线另一高端---营销高附加值“软”环节延伸。随着出口退税改革和人民币的升值,以及新的劳动法的实施,台资企业加工贸易的获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利润减少,有的是亏损。08年金融风暴,导致外需市场大幅收缩,使得仅靠规模取胜的台商只有靠开拓内地市场才能弥补海外市场的不足,而开拓内地市场正是东莞台商转型升级的必经这路。目前国内市场内需不足,一方面,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着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需求疲软的艰难处境;另一方面,许多新兴产业和高端产品生产却严重落后,台资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大有可为。
  4、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快转型步伐。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说到底需要人才的支撑。如今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建立新的发展模式,最缺的还是高级技工,研发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品牌设计人员等。可以说,没有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要真正实现由微笑曲线低端向曲线两端延伸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为此,台资企业应注意营造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环境,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实行各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的分配激励机制,强化人才保障机制,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从而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5、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增加加工贸易根植性。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最适合的是那种产业链长、中间产品交易量大,迂回生产方式明显的产业。目前产业转移方式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由来料加工已发展到直接投资,甚至也有研发总部的转移。政府应积极引导台资企业从单纯的加工贸易向设计、研发、品牌建设、上下游配套及服务价值链延伸,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增加设计研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积极引进产业关联性、带动性强的加工贸易项目,推进产业配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商务服务、创意产业等生产服务,为台资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支持。
   、政府积极构建所需条件。人才资源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智力支撑,创新人才是增强创新能力的战略性资源。政府应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形成协调一致的鼓励创新人才长大与自主创新活动开展的创新政策体系,一是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二是深化人才培养制度,三是大力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四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五是强化人才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基础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不断提升地方人力素质,进一步创造人才流动的好环境,吸引大批国内外人才的流入,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智力保障。
  四、结论
  通过台资企业不断的练“内功”,政府不断的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我们相信,不断提升台资企业的创造能力,不断改善台资企业的投资环境,打造核心企业引领发展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增加加工贸易根植性,才是东莞台资企业转型的出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其政策出路
下一篇:浅谈房地产经纪的品牌经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5 05: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