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四川西南彝族聚居的大凉山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专家和当地林业局的官员登上一个只长着零星小树和野草的山坡勘察,他们正考量着把这片曾经拥有茂密森林的山坡的植被恢复起来。这个名为“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的项目自2010年末已经启动。
TNC 0年来一直在努力保护和恢复地球上各类生命最重要的栖息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这项工作因气候变化而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了,专家们于是推广具有多重效益的造林再造林项目。这种高标准的造林项目与以往简单的挖坑植树有很多不同,它可以通过建立高标准,具有多重效益的森林生态系统来吸引政府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并带动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碳信用交易从国际碳市场吸引更高的投资。目前,利用多重效益标准开发的林业碳汇项目已经成为国际碳汇市场的新热点。
在大凉山,TNC的项目不是单纯为造林和碳汇,更是为了利用森林恢复和碳汇交易来保护那里的生物多样性。出于这样的考虑,短周期的人工林或外来树种虽然生长快,可以产生更多碳汇,但是对森林的生态恢复、对生物多样性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它会阻隔关键物种的迁徙通道。所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TNC会摒弃这种对环境不友好的旧的造林方式。
然而TNC确定的科学造林方案,则需要多花钱。讲一个小故事:诺华公司是一家大型制药企业,他们对气候变化非常关注。2010年,诺华公司计划在中国开展碳减排的项目。当他们得知TNC在中国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时,特别邀请TNC(中国)首席代表张爽来到他们公司。诺华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总监问:“咱们能不能一起从总部把这笔项目经费申请下来,然后在中国由你们来做?”张爽说“我们做这个碳减排项目比其他组织都贵。一吨二氧化碳的价钱在国际碳汇市场上可能花3-4美元就能买到,你们做减排项目有个更省事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到市场上去买就可以了。我们之所以做得贵,是因为我们做这个项目要求有多重效益,第一要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第二要有社区效益,第三还得有气候变化也就是减排的效益。当把这些效益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造的林子和别人造的林子就不一样了,要求高,成本肯定就高。”
没想到诺华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总监完全被打动了,他说,“我不去买那个便宜的,我就找你们来做这件事。”因为他们也认为要做就做对生态、对社区和减排温室气体都有意义的森林项目。
我们的碳汇林作为一种工具或一种途径,来改善过去的造林方式,落脚点是要它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创造碳汇不是唯一目标。种植天然混交林的难度高,但可以靠增加收益给造林人一定的补助。碳汇交易创造了新的收入机会,这样就使造多重效益的森林更容易被接受。TNC选的造林地都位于非常偏远的地方,是几个大熊猫栖息地的连接带,各方面条件非常艰苦。通过高标准的造林活动,在大熊猫栖息地之间建立起生态廊道,让已经因人类活动出现岛屿化、破碎化的大熊猫栖息地连接起来,给大熊猫和当地其他动物留出更大一些的生存环境。
TNC通过在横断山南段的退化土地上造林,将破碎化的生境进行恢复,构建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交流的廊道,同时增强金沙江和大渡河流域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在大凉山这个项目30年的计八期里,可以吸收约120万吨二氧化碳,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一定的贡献。诺华公司已经承诺购买大凉山项目产生的碳汇指标,这样通过碳交易获得的资金可以用来支持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管护提供资金保障。要把森林多重效益标准,也就是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广泛推行开来。当时诺华的人来找张爽,说他们要在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0%。他们主要通过企业内部挖潜节能减排、开发森林碳汇项目来抵消排放,例如在马里和阿根廷已经开发了两个成功的森林碳汇项目。但在中国则是应我们的要求第一次按照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来执行项目。
2011年秋天,TNC就要在大凉山种树了,种下的将是科学规划的混交林。TNC总结了过去许多不科学种树的教训,提出“适地适树”的原则一定要贯彻。适宜造林的地方可以造林,但是不能满足林木生长而适宜长灌木的坡地就不必去植树。在大凉山造林必须要把握科学性,树种密了,就会影响下面的植被生长,况且大熊猫也需要开阔地来活动。现在大熊猫生境破碎化情况已经相当严重,到处都是由于人为活动造成的断裂地带,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断裂部分连接起来。在道路和村庄不改变的情况下,林地恢复尽量做得好一些,少一些障碍,大熊猫可能生活得容易些。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能为大熊猫的种群恢复做一些贡献。
在大凉山,TNC和中国林业部门的专家将通过合理规划尽可能营造有生态互补作用的混交林或营建乔一灌一草复合结构的人工群落,满足项目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需求。此外,TNC和诺华公司在大凉山的项目将为人类恢复和重建理想健康的森林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森林与气候变化的赛跑下一篇:2011国际森林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