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的缺失 主要包括:
(1)对财务工作认识缺失。对财务工作的认识缺失,忽略了财务应有的监督与管理的职责,是多数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主要问题之一。财务管理单一,停留于出入账、报销型的简单财务会计核算的管理模式。高校的财务管理,仅仅局限于服务职能,却将财务本应担当的内部管理职能忽略。此种滞后的财务管理模式,严重制约高校改革,且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协调,造成高校财务管理的被动。
(2)经营意识缺失。高校经费几乎完全由政府拨款。国家是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出资者,亦为高校净资产持有者。可是,国家却并不要求高校偿还其所给予的资产,亦不要求对高校经济利益进行分享及对高校经济展开财务管理。而是令高校自行管理与单独行使法人权益,却雅须担当具体受托责任,高校的管理弹性非常大,雅成本核算亦不计损耗。于财务经济核算上,缺少整体的筹划亦雅没有长远规划,经营理财更是雅从谈起,于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倡导的效益最大化的管理导向,极难引进高校的财务管理。导致众多高校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直接原因,就是经营意识的缺失所致。
(二)资金运作模式与高校发展不协调 主要包括:
(1)资金统筹渠道过于单一。于我国财政在确保高校教育经费的增长、较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高、以及财政体制创新的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我国将依公共财政的规定,一步步逐渐集中资金、着力办好重点高校、及高校中的重点项目及对基础教育加大资金。此改革令一直靠财政资金帮助的高校,其扩张资金的需求愿望便极难达成。尽管飞速发展的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已为大势所趋,高校已逐步面向市场。可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依然有相当多的高校还未能较好地顺应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发展所需资金筹集的途径。
(2)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有漏洞。高校财务的管理预算普遍存有漏动。尽管当下高校施行大收大支的综合财务预算,可此种预算未涵盖所有资金收支,仅仅立足于高校的财务部门,因而不能体现高校整体的财务状态。造成资产流失、影响高校综合利用资金的因素,主要由于收入和支出的管理脱节。高校通常依年度进行预算编制,以力求实现年度的收支平衡,几乎不会考虑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致使很多高校长期的发展目标只停留于战略层面,不能于学校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的规划上取得核算与监督。另外,高校的预算监督缺失,预算的执行缺少相应考核与奖惩手段,导致预算随意性极大,执行仅仅流于形式,产生有编制雅执行的状况。
(3)高校资金的使用缺少计划性。针对各项经费,学校常常在使用上未进行提前计划、缺少统筹安排。学校对资金使用极其盲目,对资金使用的效益重视不够,亦没有成本上的管理意识,全年的业务开支也没有详细规划。导致雅法科学有效的利用资金,让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效益,致使资金的使用超支、制约高校事业发展。然而,高校普遍存在国有资产浪费情况,高校国有资产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割离,因责权不明,致使国有资产大量的流失。财务资金使用缺少计划性的直接影响,导致高校财务管理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受到制约。
(三)高校财务管理缺少绩效评价 当下,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常常是由综合评价方面展开对比排序。各大高校于办学环境、政策支持及经费来源等客观的根本条件上区别非常大,仅由综合评价方面展开对比排序不太合理。依质量管理观点,对某个部门展开综合评价,除去实力因素之外,还应将管理重点着眼于效率问题上,可当下我国高校于管理中及评价上常常忽视财务绩效的管理。高校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于指标选择上对非财务管理信息考虑缺失,产生于层次分析的排序仅可呈现财务指标的高低,如长大性评价与风险程度等非财务指标皆未获得体现。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有不依经济规律办事、不依成本办学、不讲科学管理的三不法则,这种成本效益理念淡薄的直接影响,就是制约了高校的办学效益及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财务管理强化对策
(一)高校管理观念转变 若想高校的财务管理顺应市场经济环境、提高财务管理,其关键为财务人员务必开拓思维、转变观念。需完全转变重核算及轻管理的旧有理念,由报账制、核算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会计转型为管理型会计,于旧有的工作职责及范围里输入新的内容。以经营理财观念为导向,构建适宜于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益理论观,一步步将办学成本和效益相结合,将高校财务的管理工作推上新台阶;需认真研究当下市场经济、及高校财务管理的作用及要求,努力构建适宜市场经济体制、及与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相适宜的工作规律,令高校的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管理高校内部的资金流转、筹集资金、管理资产、控制成本和展开财务评价等财务管理所应尽的职责。
(二)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构建 构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时,可划分基本目标与长远目标两种。基本目标意指为,符合高校教育发展需求,在遵循国家以及社会规范的同时,极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实现尽量缩小财务成本基础上最大化的推动经济利益,令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长远目标意依财务管理条例,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职责,推进高校培育国家所需要的整体素质及提高培育优秀人才的总目标。
(三)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收支的管理水平,将对学校的事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经费能否合理分配、有效利用及足额筹集为高校系统确保正常运转及发展的有力依托,亦为高校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强力保障。
(1)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当下,高校办学凭财政拨款办学,显然远远不够。高校应深挖自身内涵、运用市场体制主动积极的筹措教育经费,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耗资巨大,为高校办学的特点。雅相应资金高校便不会获取发展,目前教育经费筹集能力已然成为评价高校管理业绩的关键因素,亦是学校声望、知名度的主要体现,也直接代表了学校水平的优劣。资金的筹集为当下高校发展的关键,高校应紧随社会发展、转变旧有理念,为资金筹措创造有利条件。
(2)严格遵循国家规定收费范围及标准。高校除了国家财政拨款之外的主要资金渠道,学费于高校收入预算的比重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尽管坚持收费为高等教育办学过程经费不足的补充,可是我国政府仍是公办普通高校的投资主体,以收取费用取代国家政府的投入是不被许可的。收费的同时不要将标准定得过高,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及家庭的承受力。于不同高校、不同地域、同校专业不同基础上,收费可以不同。
(3)构建科学有效的财经政策。高校于财务管理方面,务必将确保学校各项收入完全归入财务预算,严禁校内机构于外另开银行账户。将学校的所有收入分类入账,进行统一核算及管理。在个人、部门及学校三方利益兼顾的前提下,依实际状况拟定科学有效的经济政策,为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激励体系,具体可由两方面入手:实行分配与奖励政。如为了充分调动高校科研人员搞科研的积极性,需对科研的经费收入,构建相应可行的科研奖酬模式,并且严格依科研项目进行科研经费的支出。若想实现鼓励创收目标,需将高校各部门创收收入构建一个科学的分配管理体系,确保收费项目标准及范围的合理化与合法化。针对产业投资的收益及上缴,需展开适时操控,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回收。
(4)提高财务规划及调控能力。高校应科学的构建财务综合规划。综合财务规划即为高校依事业的发展任务与规划所构建的年度总预算。高校财务预算包括了高校的所有收支,为一个全口径、大收、大支的预算,体现了学校所有资金的收支规划,为财务规划及调控的核心环节,可将宏观调控措施充分发挥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展开预算规划时,在严格遵循《预算法》相关规定同时,需重新构建预算管理理念,主观上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关键性,令其始终贯穿于预算资金的统筹、分配及使用的总过程,预算管理对高校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中长规划,于高校的发展中同样重要,可以突出高校未来发展目标,能够依科学的理财观处理高校当下矛盾以及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问题。预算资金的短效性:再次,预算规划务必采取科学手段,需于全方位的充分了解基础资料,对学校自身经济、国家经济、宏观政策及资源状况展开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绩效为着力点,规划综合收支与项目预算,以完善预算资金分配。需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预算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施行操控,落实责任,优化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高校若想提高财务综合规划、细化预算项目,务必采取近年政府所推广的部门预算要求“零基预算”系统,展开年度财务综合规划。
(5)完善高校的资源配置。针对国有资产,高校应构建专门管理机构。仅有建立专门管理机构,方可对综合性、技术性与专门性皆极强的工作展开全方位、科学有效的管理。于管理层面上,高校可成立由校长为主要负责人,下设分管副校长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责任层层下设组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于人员配备上,充分考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需要,按需设有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财务与审计及工程基建等专业人员,增强资源管理力度。
( )构建财务管理绩效的评价机制。财务管理绩效的评价机制的构建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其一,经财务支出状况的研究,了解高校支出状况、收入构成,以及学校各项增减变化。其二,经预算执行状况的研究,可以促进、引导及制约高校各项工作。其三,经财务状况研究,了解学校财务状况同时,加强高校发展的宏观调控与财务管理,进行科学决策,展开统筹调度,科学使用资金,确保收支平衡。其四,经办学效益对比研究,为主管部门制定科学发展的长远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编辑 杜 昌)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问题浅析下一篇: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