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1174|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6-10 23: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所具有的体验式、感悟式、印证式、创新式特点,使得现有的课程设计中实践课时的比例偏少,要解决这一问,首先要从课程设计模式的选择做起,其次要改变实践课程的内容及学时比例,最后要创设实践方式,即采用案例教学、虚拟化设计、成立教师工作室、参与教学基地商业活动。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设计 实践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体验式、感悟式、印证式、创新式等特点,正如“实践”的哲学内涵所体现的,意义、价值观的生成不在于训导和灌输,而需要通过真正的判断、践行来提高与完善。艺术和设计都需要艺术家和设计者深入社会,了解新科技、新材料、新理念、新发明,掌握关于设计创造有形雅形的资源和信息,了解现代企业的商业化运作,培养更敏锐的商业嗅觉,推动学生从设计师和艺术家到兼具企业战略眼光和艺术设计管理技能综合性人才的角色转变[1]。而现阶段各高校在此类专业的课程设计实际当中,依然遵循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结构,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雅所适从,而且统一的模块结构使得专业课所占比例本来就较少,而实践课在专业课中所占比例就更少,况且实践课也没有真正去做项目,这就使得学生缺失了对实践的参与感,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当真正拿到设计项目时,不是胸有成竹,而是忐忑不安、雅处下手。因此,加强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设计是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迫切问题。 一、课程设计模式的选择 我国以往的课程设计体制以集中统一为主,所设计的课程往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需要。课程设计的参与面较窄,以学科专家为主,导致课程的设计呈现学科主义的倾向。目前高校本科教学所面临的情况是:四年总学时必须控制在2 00学时左右,扣除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能够真正用于专业实践课的学时较少。根据相关调研,从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来看,其实践课程课时占总学时的15%左右,其中还包括军训、公益劳动、毕业论文等,真正的实践课时只占到总课时的1%左右,在短暂的课时里要求学生掌握具有较强的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是相当困难的。 新的课程设计理论针对不同的专业取向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模式,即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其中最经典的当属目标模式,其意义在于,在规划课程时,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即学校追求的教育目标、应该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目标、这些经验如何组织、如何确定目标已经实现,由此可看出,目标受到了高度重视,目标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一切以目标为核心,使得课程各要素共同发挥整体的效能。这种模式适用于侧重基本知识、简单技能学习的科目或内容,一般高校基本都是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设计的。而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经过对四种模式的适用性比较,笔者认为集体审议模式更适合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计。 集体审议模式的课程设计是一种实践取向的课程设计,它在吸纳教师参与的基础上,针对要解决的问题,以实践为衡量的标准,对各种方案加以取舍,主张课程问题是实践的问题,要用实践的方法加以解决,当然也绝不因此而否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教师的参与能够增强课程的适应性,集体审议过程是相互教育的过程,而且使理论与实践在课程设计中达到更有效的结合。 二、实践课程的内容及学时比例 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使设计人才胜任设计岗位、恪守设计伦理、承担设计使命,服务社会并引领生活。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占到总课时的25%左右,而不是现阶段的15%还不到。经过多方查阅资料并进行比对,笔者认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比例分配如下: 1.课程实践教学,占比20%。课堂实践教学是以课程结构和内容为主体,围绕相应课程中的知识吸收、技法训练、思维引导等开展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 2.创作实践教学,占比25%。创作实践教学不拘泥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创作为核心,在实践性情境中培养设计意识,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思维。创作实践可以是融合在课程之中的,也可以是独立于课程之外,单独设计的训练项目。 3.项目实践教学,占比30%。项目实践教学是教学空间的拓展,目的是通过实务的、实际的项目,全面培养、锻炼从实际调研、目标规划、创意设计、创作制作到营销及管理分析等整个流程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整体素养。 4.行业实践教学,占比15%。进一步深入实际,在现实的行业运作中直接锻炼并检验职业素养、从业能力。行业实践教学具有较为突出的商业特色,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 5.社会实践教学,占比10%。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在最广阔的空间中全面培养包括设计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伦理观、价值观的全面生成、培育过程[1]。 三、创设实践方式 由于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做到:在保留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突出艺术设计专业的实用性,可以适当删减那些纯理论研究性的教学内容,并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实现实践教学,需要从每一门课程开始,更需要从每一位任课教师开始。即,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实践教学环节,创设实践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案例教学 正所谓“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参加设计实践,即使理论再扎实都是空谈。理论课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如果不能加以实践环节和案例教学,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主线,围绕设计来组织教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和积累各种相关的设计案例,增加教材和参考书上没有的实际案例讲解,使教学的组织与编排实现从“理论讲解为中心”的教学到以“案例分析为中心”。通过案例把枯燥费解的理论内容进行分析讲解,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同时大量优秀的设计案例也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分析、评价及应用能力。譬如手机的翻盖和滑盖设计,这两种类型的手机在外型上看,都是有两部分装配而成。从运动关系上分析,翻盖手机允许有一个旋转的运动关系,且旋转运动有一定的限度,手机盖关闭后,要求有适中的自压紧状态;滑盖手机允许有一个移动的运动关系,且移动位移有一定的限度,手机盖关闭后,要求有很好的回位状态。通过分析,可以马上给学生引出几个工学方面的概念,“自由度”、“限位”、“自压紧”、“回位”等。如果这些概念硬生生地提出来讲解,可能会给学生讲的一头雾水,但是通过实际产品的应用,学生们就会马上有所联系,进而理解这些概念,并且领会处理的办法[2]。 2.虚拟化设计 课堂教学中创设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实践、创作实践和项目实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过程,每一个循环,如果创设的情境符合人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就有可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例如在《景观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一些设计类课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采用“虚拟化”设计模式,指导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创作活动,将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合在学生的创作实践中,进行课程设计实践活动,通过控制学生设计创作活动的各个环节,达到训练学生创新创意思维能力和方法。还可以请在社会实践一线的设计公司设计师来授课,组织学生进入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认知实习和现场教学。这些环节的创设,一方面可以把实践引入教学,目的是把抽象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可视的形象来说明;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与专家、学者、设计师的互动,增强对行业的了解,提高创业的信心,激发创业的热情。 3.成立教师工作室。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设计的好坏需要社会、大众去评定。所以,课堂向社会延伸,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该说,教师设计工作室的模式,是课堂延伸社会空间的最佳模式。教师把外面各种各样的设计项目揽回到学校来,带领学生进行设计项目的实践,既在市场上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又增加了自己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而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了课程教学内容的认知,这种课堂上的教师为主转化为学生为主的方法,使学生得到锻炼。 4.参与教学基地商业活动。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如何讨论和解决课题的策略;针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并作解释,让学生的设计作品能真正做到可行性,具有实际效应。实习实践基地不仅为学生学习创设条件,教师既要参与实习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参与与设计相关的商业活动,为实习实践基地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道静.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践行实践教学的策略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1 [2] 王学义.浅析工业设计专业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渗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VB中的动画编程技术
下一篇: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女性主义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10 23: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10 23: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