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对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依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论点,提出了打破以市、以县或者以联社为单位进行商业银行改制的区域化商业银行改制思路。
关键词:农信社 改革发展 区域化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20 -02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向地方商业银行改制的目标逐步成为共识。但从目前改革情况来看,“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目标依旧没有实现,所有者缺位、软预算约束、内部人控制这些典型的国有企业特征依旧非常明显,部分农信社改制商业银行成为经营者和地方政府推动体制形式化改革的政治任务,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追求与核心利益依旧难以得到有效统一。追溯这一现象的根源,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解决好农信社生产关系与自身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关系。
一、农信社面临着深层次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矛盾问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经济落后的上世纪50~ 0年代,依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资本组合很难满足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于是由农民自愿入股组成的农信社构建了合作制的生产关系,对组合资本、打击高利贷、解决生产资金需求、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八、九十年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这种生产关系已经难以满足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农信社逐步演变成为国有银行的基层机构;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信用社国有银行特点、集体企业性质、独立法人概念、条线经营管理这种生产关系已经严重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需求。于是国务院提出了“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方针,但是,这种生产关系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严重阻碍了农信社自身生产力的发展。
1.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阻碍农信社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较几十年前、十几年前已经有了质的提升。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省会城市,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发达,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机制基本形成。农信社作为金融企业,必须适应这一客观规律,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资源配置、完善经营机制,建立配套的生产关系。而从农信社的现状来看,股权散小、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加之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还不完善,导致部分经营者道德风险滋生,改革发展动力不足,经营管理“官办色彩浓重”。使之既雅法与实力雄厚,规模、资源优势明显的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竞争,也雅法与所有者清晰、经营机制灵活的现代化股份制银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同样经营机制的农信社所处区域越发达发展越困难。这就要求农信社必须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努力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2.农信社自身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难以推动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目前,农信社改革大的方向是向商业银行改制,但改制的前提条件是各项指标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农信社自身的生产力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就使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经营理念先进、资产质量较好、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农信社能够顺利改制,而资产质量较差、经营管理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农信社必须通过“跳起来发展”的办法才能有望改制。但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往往严重制约和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生产关系束缚下,生存已经面临挑战,跳起来发展谈何容易。这种办法雅异于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差等生自己变得爱学习了,才能把他送到好学校接受好教育。理论上有着可行空间,现实中缺乏有效支撑。依靠农信社落后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显然非常困难。
二、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真正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好的生产关系可以全面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信社当前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不是通过自身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是通过深层次的变革生产关系推动自身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而逐步消化和解决沉重的历史负担和包袱。就是说要把一个差等生放到一个好学校,通过接受好的教育进而变成好学生。
1.充分认识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中国完善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西欧相对落后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替代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全面解放和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最为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用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建国初期,同样严重束缚和制约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由此可见,生产关系的建立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必须为生产力的发展服务而不断更新自己,直到生产力获得充分广阔、彻底解放的发展空间。正是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变革、改革或调整,为先进生产力更大更快的发展开辟空间,创造条件。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所以,生产关系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着非常重要的能动作用。农信社能否有效发展自身生产力、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能否建立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
2.通过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信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改制的目标可谓抓住了制约农信社发展的要害,但是如何改制却依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换汤不换药,形似而神不似”的改制没有实质意义,但是也不能改制成为少数人或个别人控制的“民营企业”。就笔者多年的基层观察来讲,农信社向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应当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一定要由一定数量的股东投资一定规模的股金,股东利益与农信社的利益紧密相关;二是一定要有一个商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并为改制农信社提供一些基础服务;三是重大决策权一定要通过股权或具有一定集中度的相对控股股东来实现,而不能通过某个大股东来实现。那么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后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了产权不明晰,经营者和所有者利益不统一的问题;二是解决了改制后农信社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所需的技术、服务、培训支撑的问题;三是解决了金融机构私有化,经营风险可能扩大的问题。这样一来,新的生产关系构架便已形成,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办法、机制才能配套,才能实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信用社自身生产力的目标,才有可能逐步化解和消化农信社多年来积累的历史包袱。
三、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区域化商业银行改制是适应制度要求推进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
银监会3号令对农信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具有明确规定,对注册资本、资本充足率、不良率等主要指标都有硬性要求。笔者并不是雅视这些规定,一味追求通过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而是希望通过积极探索推进农信社向商业银行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
1.积极探索区域化商业银行改制是适应制度要求推进生产关系变革的现实选择。所谓区域化商业银行改制就是打破以市、以县或者以联社为单位进行商业银行改制。只要通过改制后有利于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有利于化解金融风险和消化历史包袱,有利于促进农信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既可以把一个联社的其中几个信用社拿出来参与到农村商业银行改制中,也可以把几个县联社的信用社组合起来组建一个农村商业银行。前者还没有先例,后者已经有天津滨海银行先行先试的典范。但是从前者来讲,正是大部分农信社面临的本质性问题。由于农信社沉重的历史包袱,诸多地方政府和农信社不得不采取类似于兑付央行票据的“博弈行为”,通过技术处理来实现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目标,根本实现不了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甚至给农信社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历史包袱。但是,通过区域化商业银行改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一个联社如果按照整体测算,达不到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那么就拿出几个资产质量较好的信用社组建成农村商业银行,让其按照新的生产关系,推动自身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此外,对剩余资产质量较差的信用社依旧由原联社管理,但要限制其发展规模,把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支付、控风险上。等到新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规模,逐步兼并这个联社。此外,为了保证不良资产的逐步消化,在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同时,必须经过对信用社资产进行评估测算后,要求股东认购一定比例的不良资产。
2.区域化商业银行改制是打造零售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措施。农信社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在地方经济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风险管控、经营理念、经营规模的变化,农信社的服务方向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农信社经营者出于风险考虑,不愿意和中小企业打交道;另一方面适应经营规模扩张的需要,争取和大企业打交道。这样一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尖锐,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导致大量资金在金融体外循环。这至少导致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大量民间资金在金融体外循环,脱离金融监管,风险巨大;二是客观上造成金融机构存款下降,发展能力受限。2011年以来的“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现象正是这一问题的反映。那么按照区域化改制农村商业银行,为一个城市改制多个地方金融机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些城市农信社的庞大规模。既有利于促进市场的充分竞争,也有利于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组合。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爆发后,温州市政府出台了“1+8”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战略,提出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120家,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数增加到30家。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固先生一直倡导“通过草根金融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何不借助农信社这一平台,通过引进战略投资、与PE机构合作、吸收本地优质客户资源等办法,使农信社构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把农信社打造成为股份制的零售银行体系。
农信社区别于其他银行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每个联社都是一个企业法人;二是点多面广,延伸到了每一个乡镇,甚至大的村庄。因此,对农信社按照区域化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后,是服务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最有力的金融机构之一,是打造中国零售银行最为便捷的途径之一。
3.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促进区域化商业银行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区域化商业银行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区域化商业银行采取差异化的金融监管政策。一方面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考虑,应实行“杠杆比率”的监管政策。既然能够达到区域化商业银行的组建条件,就是“轻装上阵”的现代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杠杆比率”,根据资本金的状况,测算偿债能力,控制规模扩张。另一方面从经营发展的角度考虑,应给予较为宽松的“利差空间”。做为零售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必定较高。比如按人均服务30个客户计算,10个亿贷款规模的零售银行拥有营业网点2个,贷款客户300个,至少需要10个客户经理,30名从业人员;而大型商业银行10个亿贷款规模只是1个网点的其中一部分,可能仅涉及不到15个客户,甚至只涉及到1个客户,有1个专职客户经理或2个至3个客户经理即可。所以庞大的营销团队需要较高的“利差空间”。再一方面从管理质量的角度考虑,对客户经理团队要根据地域差别有所要求。区域化商业银行组建后,所有者和经营者必然要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这就有可能导致让少量的客户经理团队来承担大量的营销任务。就如让一个人一个小时倒20杯水能做好,倒 0杯水也可能做好,但是倒 00杯水很难做到一样,当然如果发明了专门的倒水设备除外。这样违背了客观规律,就必然会滋生风险。所以,必须通过对客户经理团队的监管、控制,切实防范人为风险的发生。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太原办事处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吕尚)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试论各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探索和创新下一篇:建立规范稳定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