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有着广泛的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发展合作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一直不太理想。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施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保障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探索。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活动形式,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过程中各动态因素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依据学生的初始能力水平、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异质小组,然后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核心,适时穿插全班讲授或组间交流,努力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这样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又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难看出,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教育改革目标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
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作用
合作学习一经产生就广泛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翻译教学和写作教学等。在中学口语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有效实施合作学习,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口语训练的效率,帮助学生迅速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合作学习运用于中学听力教学,使听力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学生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并在相互评价中获得鼓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听力水平。中学阅读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学习小组成员一起阅读文章,遇到难题请教同伴或与同伴一起查阅工具书,有助于加深对单词的记忆及运用;围绕文章的背景知识及主旨进行交流,相互交换意见,促进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合作学习模式下的中学英语翻译教学能给予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形成知识的良性互动,可加深对英语原文的理解,减少译文中的错误,提高翻译实践能力。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写作过程,使写作过程变成了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写作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三、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如前所述,合作学习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时依旧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雅法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1.曲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的实施简单机械
不少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认为只需要设计几个与课程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就算是成功开展了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学生开始进行合作学习,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收场;有的教师整节课都在让学生合作,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作任何指导,只在最后听取各组的学习汇报。这样的课堂气氛看似活跃,然而当学习结束后,学生并不明确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有的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甚至将其与“小组讨论”之间画上等号。
2.学生合作意识淡薄,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缺乏
在分配小组成员时,很多教师简单了事,往往选择默认的自然分组,如按照学生的座位分组等。这样的分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英语水平状况和学习兴趣分布,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相互促进。有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展示,不愿意接受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习惯于让别人去解决问题,自己缺乏主动,消极应对。
3.片面追求形式,教学设计不当
有些学习内容本身不适宜进行交流讨论,但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形式化,生搬硬套开展合作学习。教师缺乏对学生交流讨论内容的有效引导以及对学生交流讨论过程的指导和监控,导致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收效甚微。[1]还有一些教师在布置合作学习任务时,连自己都说不清楚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有时教师对难易度的把握不够准确,脱离学生的实际。太过于简单的学习目标,学生觉得没有意思,也感受不到合作的乐趣;太难的学习目标,则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由于教学设计不当,导致学生丧失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各自为政,这也违背了合作学习的主旨。
4.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不科学,削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国内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是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当然也雅法全方位评价学生学习的有效程度。不少教师在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时,往往是提出两三个问题,然后由学习小组内的任意成员进行回答,只要给出所谓正确的答案,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就算顺利完成,这样的评价方式会使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另外,有些教师对学习情况汇报的评价也不够科学,挫伤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实现“评价促进发展”这一功能。
四、保障合作学习实施效果的策略
要最大程度地保障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内涵和要求
要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英语学习兴趣及合作意识方面的作用,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内涵和要求是基础。作为教师来说,要意识到合作学习不等同于“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听取各组的学习汇报,进行总结”,更不是“小组讨论”或“放任不管”。根据合作学习的内涵,在合作学习实施之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初始水平状况,然后根据实际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设计有价值的、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避免进入“为设计而设计、为合作而合作”的误区。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好引导者、调控者的角色,对每个小组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并适时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善于营造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合作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开口交流、形成英语语言思维。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按照合作学习的实施要求,学习小组的组建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合理的分组促使小组成员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反,不合理的分组方式则会导致缺乏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邓颖玲、白解红学者提出,考虑到学生原始能力的强弱、性别差异以及个体在认知、情感和性格上的差异,比较理想的分组方法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2]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内部是合作关系、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内不同学习层次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又有助于小组之间开展良性竞争,最大限度地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4~8人组成。为了保证学生能在最大程度上互帮互补,分组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的差别。每个小组都应包括基础好、中、差的学生,这样有利于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二是能力的差别。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各不相同,将能力具有差别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有助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家庭背景的差异。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学生一起开展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当然,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可根据小组合作的情况对分组进行适当调整、交换组员的分工等。
3.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合作学习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对于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来说,首先要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合作学习的目标应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是指所有学生都应达到的基础要求,发展目标则是指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的个性化要求。在确定合作学习目标时,除基本教学目标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力求促进学生的视、听、说、译、写等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设计小组学习任务。要想达到已经确定的合作学习目标,必须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学生的初始水平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在设计小组学习任务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选择有利于产生讨论的、有价值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鼓励学生以设疑、体验、探究、讨论等方式,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一些简单的、个人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如类似“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的问题可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而像“What is the capital of China?”这样的问题就不适合。
再次是设计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设计包括合作策略的设计和互动策略的设计。合作策略包括小组合作策略、组间合作策略和专家合作策略等。具体来说,合作小组面对共同的学习内容,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研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小组遇到困难雅法解决时,采取组间合作策略;当遇到特别难以解决的学习任务时,采用专家合作策略。设计互动策略时,要充分考虑英语教学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设计相应的互动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是设计教师活动。在设计教师的活动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师的活动一般包括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调控和辅导学习过程,观察、记录学生活动情况,学生交流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有效指导,以及适时参与小组讨论等。此外,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还包括效果评价设计,该内容将在后面展开论述。
4.多元化评价
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需要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学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3]英语合作学习的评价必须采用多元化方式,积极引入形成性评价。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将单一的标准化测验与多种评价形式有机结合,不仅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以及其视、听、说、译和写等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而且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关于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帮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实施评价时,多种评价形式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交替运用。
此外,还要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恰当适度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潜能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一般侧重于对小组合作表现的评价,如组员的差异性、小组分工的合理性、组员的参与程度、合作学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等。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个体评价的重点主要是考察个人对承担学习任务的态度、执行与完成情况,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个人对合作学习的贡献等。实施评价时,要将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效果评价,鼓励学生相互督促、相互补充。
合作学习给英语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的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就如何有效保障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这一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但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合作学习效果的最优化,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深入进行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河南 周口,4 001)
参考文献:
[1] 韩立福.小组合作学习概念重构及其有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4).
[2] 邓颖玲,白解红.基于网络的英语视听说合作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J].外语教学,2008(3).
[3] 汪庭才.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让高一物理成为全体学生“能学的物理”下一篇:紧密联系生活 快乐学习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