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政治课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625|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61
发表于 2020-6-14 18: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但是目前高中政治科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只侧重知识点的讲授和解能力的提高,忽视甚至省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落实的现象。教学评价也只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提升和长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现状的形成原因和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缺失的原因
  (一)教材方面的原因
  现行教材的呈现形式主要是以知识板块为主题的,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只是在教参上作了终端性呈现。尽管教参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提出的目标较多,但总体来说较为笼统和空洞,只是提供了一个总体指向,并雅可参照的具体要求,这让教师们有雅从下手的感觉,再加上教师自身的专业学识水平、敬业精神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使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设计和实施得不到很好落实。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学观念陈旧,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理念和评价机制的影响,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偏重于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轻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忽视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特别在课时比较紧张、面临巨大的考试和升学率压力的情况下,使原本用于落实情感教学目标的时间被“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所挤占。
  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不少政治教师由于教学观念陈旧和教学硬件设施的限制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上政治课深感枯燥雅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突出和实现。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观是功利型的,文科班的学生认为政治课是高考科目,不得不去学习,学习兴趣自然不高;理科班学生认为政治不是高考科目,只是会考科目,很容易通过,学习态度比较消极。
  (四)教学评价方面的原因
  教学评价对政治课教学具有导向功能,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即怎么评,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过分重视知识的检测,忽视对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策略
  (一)教师层面
  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课堂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生成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进步的协作者,要更多地关注师生互动,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活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教师要用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学生
  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政治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格、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
  3.教师要用真情激发真情
  德育课程的根本目标是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情感上的认同,从而有真正的态度转变和行为上的表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情融入到教学之中,才能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灌溉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经过体验、感悟、回味,心灵得以净化,感情获得升华。
  (二)课堂教学层面
  1.构建开放、自主的课堂,创造合理互动的沟通平台
  开放是生成的必要前提,只有开放,师生才能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堂才会处处有思维的火花。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教学活动。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2.教学的素材要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教材生活化。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课堂内容真正生活化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载体。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回归生活;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解读生活,学会在观察生活、思考人生中感悟。
  3.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
  在现代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大胆而积极地运用好多媒体,让政治课生动可爱起来,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乐于接受和吸收。
  4.拓展课堂教学,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社会学科,应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基础上,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把思想政治课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社会实践的各种形式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5.建立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评价策略
  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内在心理的变化,不是一张量化的考卷能够考查出来的。只有通过多元化的、质化的、鉴赏式的过程性的评价,才能体现和考查。
  第一,在评价的主体上采用多元化。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家长的评价等。第二,在评价的内容上要理清知识与能力、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使评价由只重知识考查向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综合性考查转变。第三,在评价的方式上要采取多样化,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评价的过程性。
  (三)学生层面
  就学生层面而言主要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是教学目标,而且体现着一种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习是由情感发动控制的,是在真实情景中发生的,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具有个性,需要个人的感悟和理解,知识中还包括不假言说、不可言喻、雅法客观地编码或表征出来的所谓“默会知识”,这就决定了知识的获取,必须有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由接受性学习方式向发现性学习方式转变,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实现这种转变的条件之一,就是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和灵魂之所在,有效地落实这个目标,使学生在情感上认同政治课的价值,有利于学生真正地热爱政治课,主动地探讨政治问题,把握好知识体系,从而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政治课堂的魅力与效力。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广西 南宁,53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由一次口语交际教学引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6-14 18: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