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电影:《曼斯菲尔德庄园》女主人公爱情角色定位差异

[复制链接]
查看: 1274|回复: 4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6-15 17: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笔者以1999年版、由加拿大女导演帕特里夏・罗兹玛改编奥斯丁同名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影片作为观照点,对两种不同媒介中的女主人公的爱情角色定位加以阐述并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一卑微而边缘,一独立而富有现代感的美学判断。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庄园》;电影;女主人公;爱情角色定位。
  文章编号:918-1-8013 -111-0(2011)03-0 3-02
  
  从纸张到银幕,从文字到影像,媒介和载体的差异的存在,导致了一个美学转换的问:文学美学和电影美学的转换。1999年版、由加拿大女导演帕特里夏・罗兹玛改编奥斯丁同名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影片基本上保留了原著的主要人物设置,并沿用了小说的主体情节,然而我们仍能从中看到其之于小说原著明显的不同之处――这里,我谨以小说与电影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角色定位的差异来说明。
  
  一、卑微与平等
  
  就女主人公在爱情角色自我定位而论。小说中的芬妮面对心爱的人谦卑雅我;以之为中心,就像鱼缸里的鱼,在爱得世界里仰人鼻息而生存;影片中的她却以一个平等的方式、独立的姿态,与之相互交流,二人是彼此的伙伴。
  奥斯丁笔下的芬妮爱的默默雅闻,春风化雨;爱的谦卑雅我,瑟缩可怜;爱的隐忍克制,愁煞人肠。从始至终她对于埃德蒙的爱恋都是属于她自己一个人的秘密,包括当事人埃德蒙也是如此。对于寄人篱下的“灰姑娘”身份的充分自觉,使得她总是默默地听着埃德蒙的诉说,偷偷分享他的快乐和悲伤。“演戏风波”中,尽管“不能原谅他的前后不一”,但对于姨父托马斯对他的责备的眼神,竟仍觉得受不了,但也只敢在心中呼喊得撕心裂肺;芬妮的爱完全是以埃德蒙为中心的,对于他对她的关心和信任,她都持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恩的心态,这在小说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奥斯丁三番五次地通过芬妮的嘴,向我们强调了这一点:“这一切多亏了你,我的表哥”、“你帮助我对不可避免的事情想得通,我非常感激。”玛丽的出现使埃德蒙总会雅意中忽视芬妮。借芬妮的马给玛丽骑,结果开心地忘了时间,使得芬妮本就孱弱的身躯在心里与生理的双重打击下,更加不堪。对此种种的不安,她也只是“小心翼翼地挑明暗示”,不敢大声宣扬。甚至,在心爱的人积极撮合她和亨利的事时,也是以沉默来表达对他的不满。最为明显的一次,是大家一同去访问索色顿庄园,埃德蒙和玛丽竟然丢下了芬妮整整一个小时,但她也只能“怀着一肚子不满”安静地忍受着。在这谦卑而雅我的爱的境地下,那爱就像尘埃里的一朵小花,渐渐生发、慢慢酝酿。
  而影片中的芬妮的爱与之相较,虽爱得安静,却也并非不能为人所觉察。起码花花公子亨利就发现了这一点,在芬妮被赶回朴茨茅次之后的那次会面里,他说出了心中的肯定猜测:“你爱他,不是么?”至于隐忍克制,也是有所表现的,也曾出现过昏暗的房间里,芬妮默默地看着窗外埃德蒙和玛丽对着马儿谈笑的场面;在“演戏风波”中,埃德蒙仅仅是因为玛丽找芬妮对台词时那亲密的举动就投降了,背离了芬妮的阵营。虽然不安,虽然难过,但也只是静静看着。但这种隐忍和克制,却没有小说中表现得那样明显。它省去了埃德蒙劝她考虑亨利等情节,这使得这种隐忍克制更倾向于暗恋的脉脉情思,而非尖锐的痛楚。影片更突出了这样的一个画面:长大后的芬妮与表哥埃德蒙追逐嬉闹,交流争论。古老而美丽的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草地上,马儿狂野的奔跑,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此时此刻,她的爱不再单单是依赖和仰慕,更多的是平等独立的。芬妮和表哥埃德蒙策马奔腾,并肩驰骋,笑声传遍四野。健康而活泼的气息扑面而来,再看不见小说中那弱不禁风的孱弱女孩,这也让我们这些观者松了一口气。毕竟,健康的生命状态总是为人所喜爱并接受的。不仅如此,在这里,她还大胆地和埃德蒙争论黑奴制的废除的问题,并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为埃德蒙的看法而动摇。不像小说里,面对自己与埃德蒙观点相左的时候,她尽量让自己接受他的想法,甚至“催眠式的”告诉自己:我应该更多地相信他而不是自己。影片还安排了二人疯狂笑闹。被严厉的托马斯爵士训斥,但是芬妮只是当时收敛,之后便又恢复原样。即使面对托马斯代表的强权,仍能坚持自我,不像小说中芬妮一旦面对托马斯姨父,便是一副战战兢兢、毕恭毕敬的模样――或许平日我们都不太在意的一些东西,一些不可忽视的美好的东西,譬如独立,譬如平等,而从奥斯丁和影片中芬妮的处事方式的对比中,却能轻易感知。
  
  二、理智与情感
  
  就女主人公爱情角色中他者的介入而论。对于亨利的追求,小说中的芬妮和电影中的芬妮的态度,虽然从总体上都是拒绝。但同为拒绝,其不同的方式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
  小说中,芬妮因察觉到亨利轻浮风流的品行,对他的追求一直抱有清醒的认知。在所有人看来,亨利的求婚是芬妮人生命运的转机,然小说中的芬妮却能丝毫不为他的甜言蜜语所动,坚守自己的婚姻观,不得不说是理性的过分了。从中也可以看出明显的奥斯丁的思感介入的影子,仿佛是为了迎合作者的“理性”的理念而刻意地把芬妮这个人物刻画为奥斯丁式的理想人物。
  电影中的芬妮同样纯洁,目光也同样敏锐,而且性格强烈得多,但她却在多重的压力面前却一度动摇了――悔婚事件的这一情节的穿插,可以说是导演的神来之笔――这让我们眼中的芬妮变得更像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形象也更加丰满。心爱的埃德蒙迷恋上了他人,眼看就要谈及婚嫁的同时,改变后的亨利诚恳而体贴的追求给了芬妮以安慰,从她对亨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她对他已有所改观。尤其是被赶回朴茨茅斯之后,虽然亲情给她以抚慰,但是家里的穷困贫寒、脏乱雅序时刻提醒着她现实的残酷。这时,亨利所带来的亲近那个她熟悉的、并深刻怀念着的,富足安乐、有序平和的曼斯菲尔德的气息便变得十分可贵了。那浪漫的“白鸽”、烟花,以及海边漫步,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渴求爱的女人,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让的芬妮有所触动!母亲年轻时的亲身经历,让她陷入沉思。母亲的那句:“记住,芬妮,我就是为爱结婚的”彻底震撼了她的心灵,这些种种结合起来,才使得芬妮终于走出了那一步。仿佛一场噩梦,在海边芬妮终于答应了亨利的求婚,并与之拥吻。但惊醒之后,理智终于渐渐占了上风,于是在第二天,她便反悔了,导致亨利大怒离开。影片中芬妮几次喊道:“想跑就尽快奔跑,但别昏了头”,这可能便是导演帕特里夏对此的诠释吧!对奥斯丁的生平有些了解的人,不难看出,这一情节是搬用了奥斯丁传记中隔夜悔婚的记载,这大大加强了情节的戏剧性,同时也有益于人物的真实感。这样,我们眼中的芬妮,不再是一个被“理性”理念支配的存在,仿佛一潭被堵了泉眼的死水终于被疏通了一些,变成一弯徐徐流动的活水,清凉、美好,沁透人心。
  
  三、小结
  
  现代价值观的渗透,改变了小说原著主人公于理性的高标之下的沉静自制、默默隐忍的爱的内涵,也使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的人,与存活在欧洲那个时代的事和物拉近了距离,也更有了得以与之亲近的理由!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费雯丽:蝴蝶般飞翔的艺术精灵
下一篇:浅析江总宫体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15 17: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15 17: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69

帖子

53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54
发表于 2022-3-14 08: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可以代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25

帖子

5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37
发表于 2022-3-14 13: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