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的理论框架需要重构,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需要拓广,内部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正确认识并恰当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是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与完善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为防止局部利益可能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要求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且独立于各职能部门之外,由本部门或本单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或机构对各职能部门、分公司、子公司、办事机构的经营活动或经营状况等方面做出相对独立的评价和鉴定,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从而达到内部效益最大化。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
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的重要的监督保证作用。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开始时间不长,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认为,应加强经营活动的事先监督和管理审计,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
(一)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1.内部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一方面要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维护国家法纪。另一方面内审人员还要监督企业内部方针、政策和程序的遵循程度,保证企业拟定的内部控制规范和高效率运行。
2.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财务收支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信息,内审人员通过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以衡量和确定企业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真实性,会计报告制度的可靠性。一是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内部审计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致使大多数的内部审计变为财务审计的自审过程,其公正性就可能受到质疑;二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有些企业对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还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是一个增加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而把内部审计当成给自己挑毛病找麻烦的机构,从心理上排斥加强内部审计的观念。三是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偏差,内部审计的真正任务是通过事先的预测,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经营者提高管理水平。制定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目前一些单位的内部审计,大多数是事中、事后的查错补漏。
(二)内部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要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履行评价职能为主。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改善企业内部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全面审计与抽样审计的关系
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财经纪律松弛,存在“小金库”、账外账、截留收入、乱摊成本、乱投资等违纪行为。因此,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必须扩大审计工作覆盖面,对有关事项要全面详细审计。在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制度评审、工程项目审计等方面要学会运用抽样审计技术。抽样审计是现代审计技术的集中体现,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科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实际操作中,要将详细审计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在详细审计过程中;对非重要事项可以实行抽样审计,对重要事项必须详细审查取证。
(二)主动争取企业领导的支持
企业内部审计建立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加强各级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特别是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作审计,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布置审计任务,处理审计查出的问题,这是对审计工作的最大支持,也是企业审计工作的关键。内部审计工作应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和领导关心的问题大胆开展工作。及时提出改进经营、科学管理
等方面的好建议,并积极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汇报情况,主动争取领导支持。各级内部审计部门要大力开拓审计领域,作出审计业绩,用审计的成果来赢得领导的支持重视。提高审计权威性。
1.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审查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是否全面、有效、及时,有雅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内审人员应及时将审查的结果向管理层报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企业管理的意见和措施,使管理层明确症结所在,尽快处理,确保企业运行的效率。
2.监督被审查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经济效益的审查。具体到内部审计,则表现在内审人员在本企业管理层的指导下监督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公司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经营中所采取的行动是否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内审人员将监督的情况向总公司汇报,以作为评价各部门和下属公司业绩的依据。。
(三)内部审计评价职能
1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内部其它要素的主要力量。内部审计通过履行其职能,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健全性、适当性进行评价,找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为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2.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企业财务收支、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总体业绩,并分析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发现问题所在,有利于管理层堵塞漏洞,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
3.评价企业的社会效益。企业的经营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必须注重社会效益的提升。内部审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企业的目标与方针是否适应了企业及环境的要求,是否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以此来确定企业的方针、程序、标准和道德准则。
(四)严格程序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性
合法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效益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是内部审计生命力之所在,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要针对部分企业会计核算不实,财务收支中弄虚作假的情况,严格会计程序,开展企业的效益审计,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展
(一)发展企业内部审计职能
1.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展。第一,监督时空范围的拓展。目前财务审计仍是内部审计的重要方面,但已由注重合法性的审计转向强调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内部审计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低效率和不经济的制度上。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内部审计活动的范围已涉及到企业活动的每一个方面,客观上要求加强事先和事中监督。及时防范和发现威胁,消除单纯事后监督的时滞效应,将可能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第二,监督中心的转移。现代内部审计已开始转向以经营审计为主导的管理审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依赖智力资源和知识创新,知识正作为一种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栏,雅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远远超过有形资产。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侧重于雅形资产,突出了对技术资产、人力资源等知识资本的审查,做到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现状。
2.内部审计评价职能的发展。第一,风险评价日趋重要。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相应的内部审计在执行评价职能的过程中,不同活动的相关风险就成为关键因素。内审人员要先行评价活动的风险,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根据获得的新情况修正最初的评价,即将评价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以确保企业经营者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将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第二。评价目标的深化。内部审计发展的管理导向型趋势,使内部审计不仅要评价企业已有的经营成果。更强调评价企业未来决策的适当性与可行性。评价主要关心与决策有关的关键性因素,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有效地利用了各种物力、财力及人力资源,资本的适当性、预算及战略计划,各级管理人员的能力。
(二)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制衡的运作机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1.监事会领导的模式。由于监事不能兼任公司的经营管理职务,即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审计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这种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定,难以实现其主要任务和目的。
2.总经理领导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经
营管理水平,但它难以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比较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监事会领导模式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相对独立性强,应是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首选。
(三)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内部审计能否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它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业务方面要精通会计业务,熟悉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要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能够同企业内部的违纪违法及腐败行为作斗争。’因此 企业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录用,经常进行有关业务培训,使整个内审队伍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从而提高内审质量。总之,要想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但只要内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积极努力工作,具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程序和工作制度,加强审计业务的基础管理,探索新形势下各项内部审计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就会使内审工作更加完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试论企业税收筹划下一篇:徐东升:成就品牌需要偏执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