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了解乙肝疫苗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在我医院进行体检的1142名完成三次乙肝基本免疫的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用实验室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的测定。结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仅19.5%明显低于有关报道。
【关键词】:乙肝疫苗;学龄前;免疫效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雅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多数雅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雅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本文用酶联免疫法对1142例学龄前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的测定。
1材料
随机选取1142名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年龄30月到5周岁。
2方法
取清晨空腹血清进行实验室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的测定。
3结果
340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
4讨论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为了体内产生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措施。据报道,按常规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的人群中有5%的人,不产生抗体,95%产生抗体。在新儿中推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由于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需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获得免疫力,使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明显降低文章部分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没有产生抗体。除个体差异外,在保证疫苗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和接种剂量、接种途径、方法、接种程序有关。按程序注射3针5 μg(0.5 ml)乙型肝炎疫苗到新生儿体内,不可避免地注射时针管排气损失一部分药液,注射完毕针管内壁或多或少地残留一些药液,那么真正注射到体内的药液不足5 μg,抗体产生肯定受到影响。另外,疫苗属于生物制品,注射时局部用碘酒,碘伏类消毒的话,免疫效果也要受影响。有些家长没有按照预定的时间给孩子注射,尤其漏掉第3针,直接影响了抗体的产生。
结论:学龄前儿童应做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查,对雅应答或低应答者,及时补种,提高该人群对乙肝疫苗的应答。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垦利县黄河口蜜桃种植气候条件分析下一篇:辽宁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