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学分制改革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与进程, 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对新形势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解决办法
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大学是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引领着国家自主创新的主旋律。大学生是这一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着时代的命运,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即是这一机构的最终目标。在社会环境和教育改革冲击下,大学生群体表现出多层次和复杂性的特征,传统的学生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此,我们有必要正确分析和认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积极思索相应对策,努力开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受单一计划经济影响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日益显得僵化,原有的学生管理观念和教育手段,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使得学生管理的内容与日俱增,高校学生管理面临一系列的转变:学生工作的部分管理职能正在向服务职能转变;固定学制正向弹性学制转变;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转变等等。这一系列转变都需要有新的、系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方式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办法尚未完全形成。此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原有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雅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网络普及的负面作用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而言, 网络可以获取信息、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促进其观念更新,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进而开辟出大学校园文化的新领域和新境界,形成了他们新的文化范畴和文化精神。然而, 网络的虚拟性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滋生地和传播途径,有的学生沉溺于网上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带来比较负面的影响。
3、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开放学校市场, 允许社会上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开发校内市场, 提高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质量, 而学生在缴纳各种费用的同时也树立了教育投资意识, 学会了面对市场经济进行思考, 能近距离地接触社会, 体验到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这对学生是有利的。但由于经营者进入高校市场的主要目的是赢利, 学校、后勤服务单位及社会有关方面等主体追求目标利益不同, 不可避免地带来价值取向、管理理念的冲突,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力度, 产生了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矛盾。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 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由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 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哲学观,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以学生为本的事业, 人文关怀是其核心。彰显人文关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一定要更重人情味, 在工作中服务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激励学生, 围绕着学生长大和成才, 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要树立民主的理念, 给学生充分的自我管理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 学生要求平等参与涉及自身利益事情的管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我们必须强化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民主观念;另一方面, 彻底改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行政化”、“机关化”的倾向,以实现学生管理向“市场化”的转变,要求学校放低姿态, 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等建立起良好的氛围和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 从各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树立法制的理念, 增强学生管理工作中遵纪守法意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强化法制观念就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利。
2、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建设稳定的、专业的学生管理队伍,是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首先加强理论学习。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自己,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爱岗敬业的作风,真正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其次管理队伍专业化。加强理论建设是推动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基础。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创办学生管理工作学院,要参照大学生党校的工作模式,组织专家学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人格完善、学习智能等长大成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编写专门教材,建立学生管理专业人员认证中心,成立学生管理人员协会等职业组织。这些工作的开展将为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从这层意义上讲学生管理工作者还必须懂得学生的专业、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有为学生提供咨询的能力。再次加强考核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与教师的考察制度、工作质量评估制度、激励竞争制度等。
3、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在辅导员招聘上严格把关, 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同时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机制, 建设专业化队伍, 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要使辅导员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同时要选拔优秀辅导员进行在职进修、参加同等学力研究生课程班或攻读硕士学位, 改变辅导员队伍学历层次偏低的状况,着力培养学生工作队伍的业务骨干和教育专家, 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胜任能力, 鼓励他们成为心理咨询方面、职业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的专家, 走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 努力造就一批专业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能够终身从事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心理辅导咨询、学生事务管理等学生工作的专家。只有切实抓好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才能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孙英.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
[3]翁铁慧.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