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型水稻生产的限制因素及发展途径

[复制链接]
查看: 1881|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6-17 07: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郊农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城郊农业对水稻生产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探讨城郊型水稻生产的问与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以郫县为例,调查和分析了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途径。郫县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幅员面积431.5km2,耕地31.5万亩,农业人口3 万。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居全国百强县第89位,经济基本竞争力居西部百强县第1位,经济综合实力连续5年进入全省10强县,具有典型的城郊农业特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结合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对郫县水稻生产现状和发展途径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以期为城郊型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城郊地区粮食生产的特点
  
  通过国内外案例的调查分析,城郊型农业的特点有: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小。在农民收入中,种粮收入的比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减少,种粮用工成本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不高等。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处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区10km,为成都的二圈层。邻近成都,服务成都,与成都相互依托,具有城郊型农业的典型特点。郫县的这些特点对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对粮食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图1、2是根据成都市统计资料整理而成的动态图,由动态图可看出,进入新世纪(2000年)以来,郫县耕地面积呈大幅度减少态势,1980-2000年20年间,耕地总面积减少了1450hm2,年均减少12.5hm2;而2000年之后的4年,则减少了5452hm2,年均减少13 3hm2。同样,粮食总产自1998年跃上历史最高点后,几乎呈直线减少。
  
  二、城郊地区稳定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
  
  对于四川等以稻米为主食的省份,稳定水稻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最重要的任务。水稻不仅是人民的主食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郫县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水稻生长,抓好水稻生产对全县和成都市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要稳定水稻生产,面临许多制约水稻持续丰产的突出问题。
  
  1.稻田总面积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
  由图1可知,近年来,由于城市扩张建设占地,耕地总面积急剧下降。而且,在耕地中,蔬菜、园林、花卉和中药材等经济植物面积越来越大,比例越来越高,实际稻田面积逐年大幅度减少,而且这种减少的趋势在很长时期内难以逆转。
  
  2.多种自然灾害导致生产能力不稳定郫县典型的气候特征是寡日照、高湿度、小温差,导致纹枯病、稻瘟病和螟虫等病虫害发生相对严重。另外,苗期低温冷害,开花至灌浆期持续阴雨,影响水稻正常结实,后期风灾导致大面积倒伏,降低产量和品质。
  
  3.劳动生产效率不高 机械化生产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目前,虽然土壤耕作和收获已采用机械作业,但费力费工的插秧仍靠人工完成,导致从事水稻生产的劳动力效率低,影响了种稻效益和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4.种稻比较效益低下 目前,郫县种―季水稻的亩纯收益在800元左右,而种蔬菜的效益―般高于1000元,多则4000-5000元。从土流转规模集中来看,亩土地租金普遍达到了500hg大米(约1200-1400元),如租来种水稻,则入不敷出。因此,区位好、规模成片的土地纷纷被蔬菜等经济作物挤占。
  
  5.稻谷产业化进程缓慢 稻谷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还较低,稻谷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掘与利用。水稻种植以一家一户为主体,户均面积2亩左右。生产经营分散,产业化程度低,水稻生产效益低下,影响了农民的种稻积极性。
  
   .种稻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难以改变由于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从事非农产业。在家种稻的农民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妇女,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趋势将持续很长的时间。
  
  三、城郊型水稻生产的发展途径
  
  1.发展高效种植模式 针对郫县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良好、种稻效益低下的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必须走提高单产、发展高效农业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即小春抓菜增钱,大春抓稻增粮。晚秋、冬季和早春种植蔬菜等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大春抓水稻高产稳产。这样,蔬菜可为水稻提供早茬口和充足的土壤肥力,加之科学的栽培技术,则水稻产量可提高10%-20%;另一方面,通过水旱轮作,蔬菜减轻了根肿病等土传病害,保证了蔬菜产量的稳定和土壤的持续健康。从政府的角度人手,则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合理规划,加强监督指导,促使农民和业主向“小春种菜、大春种稻”发展,而不要季季种菜,掠夺性经营土地,“打―枪换―个地方”。
  
  2.改革栽培方式,大幅度提高单产和效益在稻田总面积减少趋势难以逆转的情况下,稳定水稻生产只能依靠稻作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单产。技术上要以轻简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利用企业和产品加工实现增值。要大力推广优化定抛技术,优化定抛是―项省工节本而又能实现高产的技术措施,目前,各种类型的“优化定抛”已占全县稻田面积的50%以上,要进―步落实优化定抛的技术到位率,提高抛栽质量和产量。
  机械化插秧是水稻生产向现代农业升级的必然趋势。水稻实行机械插秧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项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投资、高产高效的新技术。郫县的机插秧通过近几年的示范,已经较为成熟。但要大面积推开,最关键的问题是“秧由谁来育,钱从哪里来,机由谁人买”。因为机插秧已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育秧方式为工厂化育秧,这里面就涉及到育秧、购机和栽秧的实施主体。由于郫县经济发展快,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可以考虑拿出部分资金扶持专业协会购机、育秧和插秧,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引导机插秧的大面积推广。
  
  3.加强资金和政策引导,推进适宜的规模经营方式因为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在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过程中,要给予种粮的业主或大户特别的政策优惠,确保他们的利益和积极性。同时探索“协会+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行机械化生产,种、收、管统―作业,农民出一部分、政府补一部分、协会筹―部分,保证协会和农民的收益。
  
  4.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技术推广新机制探索,确保科技进村入户,建立以公益性职能为主、多元化服务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推行以质定酬的社会评价和结果运用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和服务农业推广的主观能动性。加快组建专业服务队等―批农业技术市场化服务组织,以弥补改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充分利用“科技入户”、“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和“网络进农家、板报进村社、专家进田间、科技进头脑”的四进技术立体传播方式,保证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意识进入农民头脑,促进整体种田水平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大同地区日光温室油桃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肉兔群养催肥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6-17 07: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6-17 07: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47

帖子

51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71
发表于 2022-3-14 15: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东北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