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巴赫的《创意曲集》是学习钢琴复调技术的很好的教材,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不理解,或者是由于不适应复调多线条思维方式的旋律,许多学琴者不喜欢弹奏,使弹奏变得枯燥、困难,使演奏效果不佳。文章从演奏巴赫作品时要了解、分析作品,把握作品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弹好巴赫的作品的关键。
【关键词】:巴赫;创意曲;结构;情绪;音乐风格
巴赫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在音乐史上,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复调音乐最后一位大师。巴赫生活在由复调音乐走向主调音乐的时期,他把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复调音乐推向了高峰。巴赫一生留下了很多作品,他的伟大创作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为我们当今音乐的发展与研究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在教育教学方面,学习巴赫的作品让学生很好的感受到一个乐曲中的多声部,和它们之间纵横交错的相互关系,了解其各旋律声部的走向,并能够以不同方式清晰、流畅弹奏出每一个声部。因此,学习复调对学生弹琴技能的培养和技巧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巴赫的《创意曲集》是学习钢琴复调技术的很好的中级教材。
单从“创意曲”这个名字上就表明了巴赫的观点,即钢琴学习,不仅要学会弹琴,还要从理论上认识作品,因此它也是学习作曲的入门途径。为此,他特在集上著明“对于钢琴爱好者,特别是急于学会弹琴的人来说,这是一门纯正的入门手册。他指出一条清楚的教学方法,不仅可把二声部弹得熟练均匀,并且还能进一步把三个必备声部弹得正确完全。与此同时,不仅学到了良好的创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学会如何把乐意设计出来,但首先要学会如歌的演奏法,从而进一步引起对作曲的强烈兴趣”。
创意曲又分为二部和三部创意曲两册。是巴赫在柯登时期(1111-1123)的作品,目的是供他长子威廉・弗里德曼 ・巴赫学琴所用。《创意曲集》中的30首作品是按照同主音大小调的顺序排列的,每一首都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在音乐上也有不同的情绪与风格。通过每一首的学习来解决学生不同的问题。既可以训练我们的双手,使其能独立弹奏出两个不同的声部,训练我们的内心有声部进行的层次感,使演奏者的手指独立性及内心的歌唱性得到良好的训练,同时,它又可以让我们学到好的主题,并且了解到一个好的主题是通过采用什么手法,怎样来展开,发展成一首完整的曲子的,从中能感受到“创意”的滋味及声部写作的乐趣。
比起主调音乐,复调作品不易被掌握和理解,尤其巴赫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相距很远,他的作品音乐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由于不理解,或者是由于不适应多线条的旋律进行,所以许多学琴者不喜欢弹奏,使弹奏变得枯燥、困难,使演奏效果不佳。我们在演奏巴赫作品时要注意下面几个因素,在弹奏时都必须按照巴赫时代的演奏习惯去加以认识。只有通过仔细的分析研究,才能弹好巴赫的作品。
一、要了解作品的结构特点
俗话说,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演奏一首作品之前,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才能不至于糊里糊涂的演奏。创意曲的结构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开头是主题的最初呈示,然后是答题,一般结束在属调或平行大调的主和弦上。中间是将主题移至各个调性上进行展开。结尾一般主题移回原调,并非完全再现,大部分会有所变化或缩减主题。巴赫的这部创意曲集主题发展手法多样,声部进行连贯,结构布局严谨。
以二部第八首为例:这是一首比较欢快的作品。在巴赫手下,F大调常常表现一种开朗,给人带来阳光灿烂的景象。这是一首二部曲式,1-4小结为动机的最初呈示与八度模仿,可以把动机与对题当作主题。动机用断奏而对题用连奏弹奏,这样即对比又统一,形成主题性格。乐曲后面用的演奏与写作手法如4-12小节的卡农,12-14是复对位变形,15小节为插句转入g小调,1 -18小节为动机与对题,八度模仿在g小调上,并模进。19小节为插句,20小节动机在d小调上,21-23小节为动机反向(倒影),24-25小节动机自由模仿,对题稍作改变,2 -34小节用第一段的材料移低五度,由降B大调回到F大调结束全曲。
学习作品时一定要分析作品的结构、了解其使用的写作手法,才能使得我们的演奏变得简便有趣。
二、演奏中要把握作品情绪
巴赫时期的键盘作品,主要是为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和管风琴这三种乐器而写的。然而在我们现用的教材上,巴赫并没有将其所有作品写上用什么琴来弹奏。这就给许多人带来了困惑,这三种乐器音色、使用场所、触键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只有根据巴赫所处的历史背景及作品来分析,判定它可能属于哪一种乐器。若是为击弦古钢琴写的,往往声音比较纤细,音色优美,富于抒情性,讲究感情的内在性格。若是为拨弦古钢琴写的,音量则比较大。由于拨弦古钢琴的音色是通过操纵音栓而获得,因此不能做很多细小的表情,它的感情抒发比较外向性,适合表现辉煌、明亮,快速的音流。另外,我们在演奏巴赫作品时,一般对表情不做过分要求,这也是时代特征,更多的体现一种内在、含蓄的情绪。根据每一首作品,调式的不同,情绪也是变化的,不能千篇一律。如二部创意第二首c小调主题优雅、宁静,富有歌唱性。第三首D大调充满活力,旋律中出现的断走于大跳音程,以及富有变化的装饰音,加上活跃的节奏,是的整个乐曲仿佛阳光普照,充满雅限的生机。三部创意曲不象二部的那样生动明快 ,有些曲子情调凝重沉闷。
三、演奏中要把握乐曲的表现与音乐的风格
在弹奏巴赫作品时,不少学生往往只注重演奏技巧的问题,而忽略了乐曲的表现与音乐的风格。为了较准确的把握巴赫作品的音乐风格,我们在弹奏巴赫作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乐句的线条是弹奏巴赫作品极为重要的一点。在弹奏复调作品之前,首先应对乐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搞清楚各个声部以及声部之间的的关系,只有使头脑里有了清晰地线条,才能有清晰地演奏,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乐曲,而不至于弹奏混乱。不能只看到纵向的对位,而忽略了横向的线条。在学习阶段,我们主张先分手练习,分声部联系,同时唱出旋律,细心体会每一个声部的意义和它们的美妙之处,随后待练熟之后再品位各声部合在一起时的综合美感。这对声部进行的清晰、连贯、歌唱都具有极大意义。
第二,作品中力度的控制;总的来讲,由于要保持内在、含蓄地风格,巴赫作品的力度变化幅度一般较小,基本趋于平稳。由于巴赫所处的时代不允许人们自由地抒发情感,充分地表现个性,以及受当时键盘乐器的局限,因而我们在弹巴赫作品时力度的处理不可太外露,应注重内在的紧张度,这一点相对较难一些。“内在的紧张度”表明它还是有强弱的对比与进行,只不过对比的不太鲜明,力度进行的坡度较缓些,弹奏时要把握好尺度,要学会控制。
第三,对于速度记号,在巴赫时代并没有严格地速度标记,巴赫的亲笔乐谱上也几乎没有速度记载,更没有节拍器的数字指示,谱上的标记大多是后人加上去的。由于当时许多作品都较为即兴性,所以,对速度要求并不太严格。我们不能单单只考虑速度,应从“情绪”上曲多加考虑。比如presto应该是“生动、活泼”,grave更多体现的是 “庄严”,等等。只要我们把握住乐曲的性格与内含,找出最贴近的表现方法,弹出自然而流动的速度即可。巴赫自己比较倾向于略快的速度。
第四,对于装饰音,在拨弦古钢琴上往往将它来代替重音。由于拨弦古钢琴声音比较干,延音时间较短,因此,它又常利用那些一长串的装饰音来弥补这一缺陷。当然,装饰音不完全是为了延长古钢琴的音值,更重要的是音乐上的需要。
在11、18世纪,由于乐谱仅仅是表示音乐的骨骼而已,演奏者可以自由地处理装饰音和装饰音型,所以它具有某种个性的表现。一般在旋律进行比较平稳时,装饰音往往从下方音开始。若乐曲表现较为刺激、外在则装饰音常采用从上方开始弹奏。当然,对于装饰音的具体演奏法,最好以巴赫的儿子所留下来的奏法为基准,我们可以作为演奏的参考依据。
第五,对于跳音的弹法,我们知道古钢琴的琴键没有现代钢琴那么灵敏,因此它不可能奏出像现代钢琴上富有弹性的跳音。所以,我们在演奏巴赫的跳音时不要弹的太有弹性,声音不要太短、也不可太尖锐,只要有停顿的感觉就行了,保持一定的颗粒性。
第六,要把握好巴赫作品的风格,触键方法也很重要。一般说来,在快速乐曲中,用非连奏法或手指断奏来模仿击弦古钢琴清脆的效果比较合适。而在缓慢的抒情歌唱性乐曲中,则要把力量由肩部传到指尖,手腕平稳,音与音的连接要均匀,贴键出声,保持音色的圆润饱满,这样才能获得古朴典雅的音响效果。巴赫对他的学生的触键要求很严格,最初对五个手指的训练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之久,以使双手各指能明快的、不混浊地触键。
在学习创意曲时,二部创意曲较三部创意曲易于理解且较生动,二部创意曲在钢琴教学上价值非常高 ,而且没有什么其它教材可以替代 ,应该尽可能多弹 ,甚至每一首都弹 ,学生会从中收益不浅 。三部创意曲比起二部 ,要难弹得多。用两只手去弹三个声部 ,是相当麻烦的事,甚至中间声部要由两只手轮流地弹,但也只有弹到了三个或三个以上声部 ,学生才算体会到弹奏复调的滋味。因此从二部到三部之间,存在一个飞跃 ,需要费点气力才能顺利度过 。学习巴赫的创意曲可以看作是弹奏平均律的准备,事实上巴赫也把创意曲作为教材和练习曲看待的。
总之,要演奏好巴赫的创意曲,就要依照巴赫时代的演奏习惯去理解、认识并掌握好巴赫的音乐风格,这是我们在演奏巴赫作品时应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志刚.音乐的大海――巴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钱仁平.巴赫[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当前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对音乐评论理念的影响下一篇:裙裾轻舞,激情飞扬,爱你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