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汽车企业能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什么?对此,业内人士都有不同看法,甚至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我们的三大集团被这些跨国汽车巨头利用了。”
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苗圩说:“坦率地说,过去我们在轿车的自主产品研发方面几乎都是空白的。我们没有一款东风品牌的轿车产品,我们想通过合资,把日产的经验积累在轿车研发方面。将来我们的公司在乘用车上可采取联合开发。”在谈到品牌时,苗圩认为:“我们合资不但没丢掉品牌,而且对我们东风品牌的价值是一个提高,不管是从知名度还是从美誉度来说,我们对东风品牌都是很有力的提升。”
然而,就在我们认为与日本汽车企业合资合作有利于品牌提升时,去年年底,媒体爆出了日产CEO卡洛斯・戈恩对中国的合作伙伴很不满意,认为中国的合作伙伴只提供了土地和劳动力,对提升品牌价值没有贡献的消息。戈恩的话的确刺耳,但值得我们反思。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同跨国公司合资,那时我们的战略是用市场换技术。我们的汽车市场铜墙铁壁一般,跨国公司很难进来,所以那时我们还有非常有效的交换条件,就是市场。例如大众公司与中国谈判合资时,顾虑重重,前后几年都没有谈成,中国政府采取了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措施打消了其顾虑,大众就痛快地签了字。
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采用产业政策的方式把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明确下来。入世前后,中国在汽车市场进入方面壁垒越来越少,比如规定了进口许可证配额的最低限度,每年要增加15%,关税水平逐年下降,发动机及其他零部件可以合资,也可以独资,不再要求国产化率和外汇平衡,服务贸易市场也逐步开放。到2005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基本开放,关税税率降到25%以下,取消进口许可证配额。市场的进入壁垒非常少了,国外的产品很容易就进来了,所以我们不可能再采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
国内企业,特别是三大集团就转向“政策优势战略”,也就是利用国家政策赋予三大集团的特殊地位来同跨国公司谈合资合作,比如丰田舍天津而就一汽、日产一心要和东风合作、通用把在中国的合作中心放在上汽等,这都是“政策优势”战略的成果。
近年来,国内企业更多地关心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与自主品牌,而这个话语权实际上是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的。尽管目前中外双方的股权都是50%,但是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外方有话语权而我们没有。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实际上已经从知识产权、品牌、产品技术来源、管理、配套、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实际的控制权。而中方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非常少,囊中羞涩。所以东风通过合资提升了自己的品牌价值,而日产不过换来一纸政策许可,并没有市场的保障。
当然,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才要将师傅请进门。那么,我们与日本企业合资合作的中国汽车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学到什么?
在这一方面,与德国大众以及日本丰田都有合资合作关系的一汽,应该是最有发言权。一汽人经常将自己的企业形容为“共和国的长子”,在长子的肩上背负着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今天,一汽不仅有德国人当制造、设计和销售方面的老师,而且有日本人当制造和销售方面的老师,应当说老师都是一流的。
但在与德国大众的合作中,一汽并没有得到自己所向往的东西――通过合资合作获得自己的开发能力,获得自己的开发平台,只拿到了部分生产、开发和销售方面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一汽曾经通过学习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使一汽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可以说,那次学习开花结果了,但是,由于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结的果实,因此,这个果实没有传宗接代。今天,一汽与丰田在市场经济中合作了,一汽实现了和丰田公司共用一个平台生产汽车愿望,这对培养自己的开发能力太有用了,现在的学习比以前更加直接,也更加直观了,而且有人手把手地教。
同时,在双方共同成立的销售公司中,中方占有51%的股份,保证了在销售公司中的话语权,这对一汽学习丰田经验并掌控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丰田公司有两个看家的法宝,一个是精益生产方式,一个是丰田销售方式。如果一汽将这两个法宝都学到了,并用这两个法宝改进自己当前存在的问题,相信一汽的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夙愿一定能实现。
多年来,面对与跨国汽车公司的合资合作,国内一直存在着不同见解。有专家并不乐观地认为跨国汽车公司在全面改造和提升了中国汽车制造装备水平的同时,也将中国现在的和潜在的消费者一网打尽。那么,把这些跨国汽车公司迎进门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认为,只要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汽车公司,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组成部分。对合资企业来说,今后发展要考虑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即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国内资源和全球资源,尤其是要学会利用全球资源发展自己,并积极参与到国际汽车市场竞争中去。
张兴业强调,中国正在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国际竞争的缩影,中国汽车市场是国际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际大市场是一致的,而不是单独的。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汽车企业要依靠国际合作来改造自己,只有通过与国际跨国汽车公司合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国际汽车产业的大循环中去,才能获得更好发展。因此,不管是与欧洲企业、美国企业还是日本企业合资合作,只要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加强国际合作,使中国汽车产业尽快融入世界,就应该加以鼓励。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指出,与其说日本汽车正在加速驶向中国,不如说中国汽车正在快速融入世界。中国汽车产业正是在与跨国公司的不断交锋中,日益成长壮大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日本中小企业是这样成功的下一篇:浅谈在民族地区如何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