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没施 向社会开放的规模、形式、管理模式等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存在着转变思想 意识力度不够,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缺乏媒体宣传等诸多问题。井提出改 善措施:转变思想,加强管理,多渠道融资,与媒体联合,提高场馆设施为大 众体育运动参加者服务的质量等,以充分发挥其体育健身功能和经济功能。
[关键词] 体育场馆设施 开放 对策
进入21世纪,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要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人们参与运动追求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随着大众体育人数的剧增,场地严重不足的状况也明显的暴露出来,尽管国家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场馆建设投入,仍旧满足不了数以亿计大众体育爱好者的需要,适时的合理开发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对外开放,将会有利改善这种供需矛盾,也将会最高限度的弥补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养护资金的缺口。
1.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1.1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依次为:①在娱乐中达到健身目的②消磨多余时间,满足精神需要⑧防病治病,延年益寿④为了证实自身价值的需要⑤增加交往的机会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精神需求,娱乐与健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根本需求。另外,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人们花钱买健康的意识也被激发出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获得良好的健康机体,可以有效地降低居民医疗费用的支出,广泛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前景非常广阔,也由此体现出新世纪人类对体育的期盼。
1.2居民体育消费状况
截止1998年,我国总人口已达12.48亿,家庭总户数为3.3291亿个,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体育消费群体,据有关专家预测,仅在1998午我国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总额就高达1400亿元人民币,进入21世纪,我国的GDP己突破1万亿大关,人均达800美元,那么可以大胆的预测,在新世纪居民体育健身消费将比1998年大大增加。21世纪的体育市场是极具活力的,以上海为例:1998年参加过体育消费的家庭占被调查总数的 8.90%,户均年体育消费为5 .18元人民币,其中有31.42%的家庭为参与型体育消费支出,他们大都集中在营业性体育场所,或社区体育辅导站从事体育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场所有偿消费是有很大市场的。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居民闲暇时间的增长也进一步刺激了体育消费,随着我国双休日、五一长假周、十一长假周等休息制度的不断变革,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完善,人们开始有时间有空闲从家庭中走出来,去追求精神领域的更多需求,其中健身娱乐业又逐渐被人接受并吸引更多人自觉参与,这一明显的变化,将预示着体育消费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1.3我国体育场馆设施现状
从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体育场馆设施分布情况如下:体育系统的场地占有量仅为全部场地总数的2.34%,而学校系统的占有量为 1.11%,工矿、铁路、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占有量为1 .5%。而我国有10. %的城乡居民还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的迫切需求与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开发学校,特别是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将会有利缓解这一供需矛盾,更加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2.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现状
2.1体育场馆设施较为完备
我国现有1千余所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较之社会而言,相当完备而丰富。大型的综合体育场馆、器械,除完成教学、课外活动之外,基本上都处在闲置状态。换言之,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河南某高校,于九十年代建成了一所集篮球、排球、体操、武术、乒乓球等项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场馆,每周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双休日、节假日均被闲置,设施资源浪费非常可惜,如果能对社会开放,合理利用,将对杜区体育运动的发展,产生极为良好的作用。
2.2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状况
由于受传统教育制度及各种条付:的影响,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补会外放情况一般,除接受某些社会团体包场获得一些少许的盈利之外,根本难以做剑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以北京为例:北京48所普通高校共拥有10 1个体育场馆,其中室内体育馆114所,室外体育场953块,有91.1%的学校能开放场馆,其中 4. %的学校采用有偿开放手段,而服务对象多以本校师生为主,由于开放需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员和精力,对社会开放的范围则较小。我国中小城市中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程度更加不容乐观。
2.3高校体育插馆设施I,护的资金来源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养护资金的来源,大多都是国家拨款或校内分出一部分办公经费,而且数量有限,根本不足以维持设施养护的最低支出。有些场馆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功能已基本丧失,国有资产被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如果合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对社会有偿开放,收入款项再投入体育场馆设施养护中,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也有效的缓解资金来源困难的局面。
3.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体育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全民健身计划业已深入民心,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据统计1995年,我国拥有体育人口已达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31.4%,这一体育健身消费的主力军所占运动场地比例与美、日对比却相距深远,如表所示。而其中有近 1.11%的场地在高校中,为了迎合21世纪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要,尽快普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步伐,合理,有效的开发高校没施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中、美,日三国运动场与人口数量对比表
4.实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几点建议
4.1转变思想意识,调整体育场馆设施管理结构
以往过于“纯化”的高校管理意识,是将经济行为模式排斥在其管理范围之外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之下,高校管理者应该变过去那种对“经营”的排斥心理,向国家等、靠、要的思想意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急需改变,合理开发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以体养体将是体育产业化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适时的调整体育场馆设施管理结构,实行公司制、俱乐部制、承包租赁制等多种模式,是体育场馆设施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更好的适应市场,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4.2确立产权关系,多渠道融资
在确立国有资产产权的同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采取校内教职员工集资、引进外资、与企业合资开发,增加新设施填补校内的空白,提高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含金量,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优势。如:①根据各区域体育文化特色,采取校内教职员工集资建设游泳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投资较小的场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对社会有偿开放,派专业人员指导练习,提高锻炼质量,扩大社会影响。②利用引进外资建设规模大、设备全的综合类场馆,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的比赛,吸引广大社会体育爱好者观看比赛,设立门票、服务等经济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学校经济收入。只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合理开发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必将为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4.3引进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在“新北京、新奥运”体育发展新思路的倡导下,人们对体育健身的理念也发生着新的变化,人们对体育场馆设施的硬环境、软环境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社会开放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雅偿或有偿开放几个场馆就可以做到的。要加强设施安全、资金运作、服务质量、体育文化等各方面的管理,才能充分满足人们在健身同时的各种要求。
4.4加强与媒体合作,开发潜在消费群体
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现有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 3%、美国为5 %、而我国为31.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仍有增加的巨人空间,如何去开发这一潜在资源,是当代体育产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然高校体育产业也不应置身在外,加强与媒体合作产生广告效应,刺激消费群体和潜在消费群体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手段.实施中高校可与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联手合作,共同开发、共同受益,适时实地的搞好宣传工作,把社会体育有效地与高校体育接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功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5.结论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开发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时期经济的客观要求,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等待,要积极努力开发现有的、潜在的及传统的与新型的体育市场,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将是实施高校体育产业化战略的有力举措,只要注意转变思想意识,调整管理结构;确立产权关系,多渠道融资;引进高水平管理人才;加强与媒体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必然会有力地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促进教育产业的发展,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满足广大体育健身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蔡军等.我国居民体育消费选择与体育产业化走势的研究[c]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0.12: 3- 4.
[2]姚宏茂,吴兰芬.学校体育产业化的理论内涵和特征分析[J].体育与科学 2001,22(4): 14-1 .
[3]黄文仁,骆映.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机遇及其面临的困难[J].体育与科学200l,22(4):29-3l.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农业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及认证下一篇: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模式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