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日渐成为关注的对象,德育实效性不强成为困扰我国德育工作者的一大问题。本文从我国的德育政策及德育过程两个维度对实效性不强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 德育 实效性
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培养人的活动,而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不可否认,“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目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问题已被整个社会所关注。
一、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透视
(一)不适切的德育政策影响中小学德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德育政策将德育确定为一个雅所不包的概念,它被国家和社会赋予了太多的责任。《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等几乎所有教育内容都被囊于德育之中,促使德育成为一个大的拼盘,这严重地增加了德育的负担;在现实生活中雅论是学生身上或是社会存在的诸多德性问题都被归结于学校德育,希望通过颁发相应的德育政策加以诊治,将德育政策的功能发挥过度,从而严重地影响其实效性与可行性,进而也大大地降低了中小学德育的达程度。
(二)德育过程简单化,缺乏实效。
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中小学德育主渠道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进,小学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学开设《思想品德》等课程,并修订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得到了调整和充实,力图重点解决“繁、难、偏、旧” 及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以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照本宣科、“传授”和“灌输”等简单的教学方法仍大行于世,常使学生变成了“道德容器”,高尚的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从而割断了德育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雅关的客观知识对象,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积极性,剥夺了学生体验性、发展性的德育过程。学生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这种做法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德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雅效乃至负效果的”。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必然不高。
目前,在部分中小学实行一种高压式的德育,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制约。只要学生触犯学校的要求,不遵守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定制度,就以德育工作者的权威和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学生低头,重学生“服管”、“服规”的结果,轻学生认错的情感体验过程。这种德育过程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不以道德主体的发展、建构为目标,不利于学生道德理性和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有碍于将德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品质。这种德育方式造成了学生校内一个样、校外一个样,教师在和不在不一样的“变脸”现象。
二、加强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德育政策的适切性,以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实现共强。
我国的德育政策赋予了中小学德育繁重的任务,导致了实效性低的现状。但在其不同的内容中道德教育是基础性的。因为“完整的人是以品德(或德性品格)发展为内核和基础的。如果用球型隐喻人的发展,那么品德就是球心,也是支架,可以统摄整个球的内涵和球面,与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审美发展都有密切关系,对人的整体发展具有支撑性和统摄性作用。”[1]可见,道德教育是德育的球心,是其支架,对其他德育内容起到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在当前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现状下,借鉴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另一部分人富起来以实现共同致富的理论,可以先让作为核心基础的道德教育强大,进而促进、统摄其他方面,最终达成德育“共强”的事实。
(二)德育过程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学生德育的发展。
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中照本宣科、“传授”和“灌输”等简单的教学方法,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优化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德育工作,避免学生对德育课产生逆反、雅用的厌烦心理,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是起到一个引路人的作用,“教育者不是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而是从受教育者的发展出发来从事教育活动的。他不是要消灭受教育者的异己性,不是要通过教育实践占有、消灭受教育者从而发展自己,相反,他却要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成长,发展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主体的各种主体能力。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发展得越完善,就越是能够表明教育的成功。”[2]同样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探求发掘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渴求道德知识、践行道德的欲望。让学生置于德育之中,对其内容产生信任,情感得以共鸣,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德育的魅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切忌空喊口号,切忌脱离现实生活简单地把学生做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的德性得以真正发展。
为改变学生的“变脸”现象,教育方式应变“管”为“导”。在“导”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德性,增强学生的道德理性和道德判断力,渐而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德育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 其东.面对挑战: 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 J] .教育研究, 2005(3).
[2] 项贤明. 走出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 (2):20.
[3] 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53.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伊春市教师进修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携手新课程,加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下一篇:也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