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因:危机后的必然抉择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步入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正在掀起一场以加快转变经营方式为核心内容的转型浪潮。这场转型的到来,是由国内银行业生存发展环境的剧变所决定的。
首先,监管约束的强化加大了转型的压力。在不久前结束的G20首尔峰会上,以巴塞尔协议Ⅲ为核心的新国际金融监管方案已经正式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银行在一定期限内将普通股比例和一级资本充足率由目前的2%和4%分别提高到4.5%和 %,同时还要求建立2.5%的资本留存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
为顺应国际监管规则的新变化,我国银监会明显加大了资本监管的力度。银监会正在研究梳理我国资本监管政策规划,统筹考虑1988年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和监管新规划的要求,审慎设定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明确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总资本的比例水平,对所有银行实施留存资本缓冲要求,并考虑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设置附加资本要求,研究探索在信贷高速增长、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的情况下,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通过资本监管实现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监管目标。
除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银监会已实施动态拨备率的要求,即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占贷款余额的比例实施动态管理,原则上应不低于2.5%,同时贷款损失准备金占不良贷款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50%,按两者孰高的要求执行。
上市银行2010年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15家上市银行平均拨备率为2.35%,其中股份制银行则普遍居于2%以下,拨备缺口较大。
银监会拟出台的新拨备政策一旦正式实施,将对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盈利水平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日益刚性的监管约束,银行只有加快转型,切实增强盈利能力,才能在适应未来严格监管中赢得主动。
其次,金融环境的变化激发了转型的活力。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突出地体现在:一是利率市场化将加速推进。目前我国除了央行法定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以及存款利率设定上限、贷款利率设定下限,大部分利率已经实现市场化。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对银行构成很大的利润与风险压力。美国1980年-1985年存贷款平均利差为2.11%,而在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的198 年-1990年间则降为1. 3%,减少了54个基点;日本平均存贷利差由1984年的3.15%收缩为1994年的 2.33%,减少了82个基点;台湾银行业还曾因为利率市场化而出现过整体亏损。
利率市场化不仅意味着利差缩小,而且使商业银行面临逆向选择、重定价、储蓄分流、债券资产缩小等诸多风险,甚至引发银行倒闭现象。如美国在1982年-198 年用大约五年的时间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后,1981年-1991年平均每年有200家左右的银行倒闭,而在1980年以前则平均每年不到十家。
由于我国银行业收入来源的80%以上依赖于存贷利差,且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银行业而言,雅疑是一场生死考验。
二是金融脱媒态势将愈演愈烈。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2005年-2009年四年间,不含央行票据和金融债,我国债券一级市场累计发行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券从4000亿元快速增长至1.5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股票市场服务融资功能大幅增强,“十一五”期间资本市场累计融资约2.5万亿元,约占我国资本市场建立20年来融资总额的一半。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使银行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本性脱媒的挑战。
此外,技术性脱媒也正在加速,如阿里巴巴、淘宝网、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等都在蚕食着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垄断地位。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连续四年增长率超过100%,截至2009年底,第三方支付总额已达5550亿元,同比增长135%。专业机构预测,今年我国第三方支付总额增长率又将超过100%,突破万亿元大关。金融脱媒时代的到来,使得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三是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中小企业的强劲崛起、现代消费者的迅速壮大、居民财富的日益集中、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来临,社会金融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中小企业融资、企业理财、个人财富管理、消费信贷需求以超出预料的速度持续成长。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家庭财富总额将保持11%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到2013年达到1. 万亿美元,其中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将增加到18.8万户,年均增幅为13. %;而根据其最新的统计数据,仅2009年一年,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就增长了约30%,总量已达 1万户,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财富的增加使人们对财富的保值增值、税务规划等较高层次的理财需求日趋旺盛,个人资产的激增也对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金融市场环境的剧变,必将促使银行业加快转型,在管理体制、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进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目标:实现“内涵集约”式发展
2005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达成“腾冲共识”,国内银行由此正式拉开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的序幕。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国内银行转型取得初步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传统的经营模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外延粗放型特征依然明显。
一是风险资产增长过快。2000年-2004年间,我国银行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1.31%,而2005年-2009年间年均增长则上升为19.11%。风险资产过快攀升,大量消耗了经济资本。2009年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9.59万亿元,其中,居民户短期贷款增加151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0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一般性贷款增加 . 8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5 3亿元。如分别按100%、50%、100%、20%的风险权重和11%的资本充足率简单匡算,则2009年消耗的经济资本高达8400亿元,而当年全国银行业创造的净利润总额也才 84亿元。
二是对外源融资过于依赖。2005年至2009年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外源融资规模分别为1500亿元、3200亿元、1100亿元、 00亿元和2500亿元,2010年已融资和计划融资的规模更是超过5300亿元。快速增长的外源融资对资本市场的承接能力构成了很大压力,使银行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和股东等多方面的压力。
三是结构失衡问题依然突出。业务结构上,当前国内银行业零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20%左右,而欧美主要银行的零售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普遍较高,如2008年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就分别达到 2.8%、15.0%和 4.8%。
收入结构上,尽管近五年来国内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由不及10%提高到了15%左右,但与国际先进银行普遍40%以上的水平差距仍然很大。
客户结构上,目前国内不少银行已将中小企业业务上升至战略高度,但尚未完全构建起成熟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体系,而且“垒大户”的现象仍在继续。
四是经营效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009年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消耗率(经济资本/净利润,即创造单位利润所消耗的经济资本)平均水平在5.15左右,而美国银行该指标通常在4以下,花旗银行正常年份更是保持在2以下。
2004年-2009年国内中小型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人均利润仅为21万元,而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摩根大通的折合人民币人均利润分别为92. 万元、110.5万元、120.1万元和12 .5万元,彼此间的差距相当明显。
五是管理粗放特征依然显著。例如,产品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导致一些新兴业务拓展比较吃力,管理会计系统与核算技术落后是业界普遍问题,还雅法精确地核算到每一条线、每一客户、每一产品和每一客户经理;风险量化技术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本管理与配置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等等。面对日趋严格的监管约束与急剧变化的经营环境,外延粗放的增长模式已越来越难以为继,亟须加以转变。
对中国银行业而言,转型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变“外延粗放”为“内涵集约”,最终实现银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和盈利的持续稳定增长。相比于传统的外延粗放型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强调的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或数量增长,而是效益、效率、结构、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
具体而言,中国银行业要努力做到“一高二低三优”,即:高经营效益,实现经营效益与经济利润的持续稳定增长;低资本消耗,实现资本充足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及资本回报率的持续稳定提升;低成本投入,实现投入产出效率的持续改善;优业务结构,形成零售业务与批发业务、中间业务与非中间业务、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均衡发展的业务格局;优客户服务,形成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能够不断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的服务体系;优资产质量,形成能够确保资产质量持续稳定向好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德意志银行、香港恒生银行、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和英国劳埃德银行等众多国际先进银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曾经历了一段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之后顺应形势变化及时进行了转型,纷纷走上了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进而实现了盈利水平、费用效率、资本充足率的持续稳定提升。
如以恒生银行为例,上世纪1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实行了完全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同时实施了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恒生银行迅速调整传统经营模式,致力于优化业务结构、加强财务管制、强化员工培训、挖掘劳动潜能、提升服务品质,集约化经营获得了很大成功。
2003年至2008年五年间,该银行并未进行融资扩股,其资本净额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 %,然而,其总资产规模和一般性贷款年复合增长率则分别接近9%和8%,五年来平均资本回报率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则分别达到28.9 %和2.12%,平均每股盈利1港元,居于世界银行业前列。
2009年,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恒生银行仍然保持了较好的财务状况,平均总资产回报率1.1%,平均资本回报率24. %,资本充足率15.8%,核心资本充足率12.8%,成本收入比32.1%,每股盈利 .92港元。
策略:全方位推进
经营管理体系变革
中国银行业加快转型,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
第一,颠覆传统观念。国际先进银行在转型进程中非常注重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经营理念,如花旗银行的“关注长期收益和客户价值”,德意志银行的“在稳健的框架下稳步上升”等。国内银行加快转型首先在观念变革,必须确立以价值导向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经营管理理念。特别是应树立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的理念,切实变“控制风险为管理风险”,不以牺牲效益为代价来盲目、片面、单一地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致力于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匹配和银行价值的长期稳定提升。
第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不同的考核体系,往往决定了经营者不同的行为取向与经营方式。为此,要努力探索构建以RAROC和EVA等指标为核心,综合考量资本、资金、拨备、运营等全成本要素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短期盈利水平与长期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将质量与规模结合起来,将风险与收益平衡结合起来,从制度上引导和规范各级管理者基于长期稳定的收益而非单纯规模扩张的经营行为。
第三,加强经济资本管理。这是银行转型的关键举措。国内银行应按照巴塞尔Ⅲ和监管部门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完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改进和优化经济资本计划和配置方法。继续健全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综合考虑风险、收益、资本占用的平衡关系,实现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扩张的有效制约。
第四,提高风险定价水平。风险既是银行获利的手段,又是银行蚀利的原因。因此,能否不断提高风险定价水平,是衡量一家银行集约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银行应结合客户信用评级及贷款债项评级结果,对不同风险度的信贷业务实施差异化定价,力争使贷款利率有效全面覆盖风险,进而实现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合理匹配。
第五,加大资源整合与流程改造的力度。国内银行应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科学配置,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有机整合客户、队伍、渠道、信息、系统等多方面的资源,进而促进内涵集约化发展;通过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补偿机制,实现产品交叉销售,努力扩大协同效应。与此同时,应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链管理为重点,推进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在前中后台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推进运营的集中,完善业务条线组织管理体系。
第六,坚持不懈地开展金融创新。尽管金融创新过度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不是开发过度,而是创新不足。因此,我们既不能重蹈覆辙,更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要在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第七,深入实施管理变革。银行转型的实质是一场管理的革命。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国内银行最大的差距不在于产品、服务,而在于管理。为此,国内银行应对照转型的要求和国际化管理的标准,大力提升管理精细化、专业化、流程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资本约束下的银行战略转型下一篇:股份制银行转型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