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治疗是迄今为止治疗鼻咽癌最有效的手段[1],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鼻咽癌局部控制率、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少[2]。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征选15例鼻咽癌病人采用放射治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鼻咽癌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40-10岁。临床症状:涕血8例,鼻塞2例,头痛3例,听力下降2例。鼻咽喉镜检查及活检病理均确诊为鼻咽癌,其中鳞状细胞癌12例,腺癌1例,未分化癌2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确诊后因为癌症心理压力较大,对治疗缺乏了解,主动配合意识差,治疗信心不足,往往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甚至对生活绝望。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对治疗信心不足者,以治愈患者的实际例子为证,以谈心的方式向患者讲解放疗基本知识,讲明情绪对放疗效果的影响,并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解除他们思想上的顾虑从而消除不良情绪,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2口腔护理:鼻咽癌放疗时常规照射野包括大部分唾液腺、咽喉部、咀嚼肌和颞颌关节,由于放射线损伤和唾液分泌减少,常致口干、味觉减退,同时易诱发感染,致牙龈口腔黏膜炎[3],因此患者应多注意口腔卫生,饭后要漱口和使用软毛牙刷刷牙,牙膏可选用些含氟牙膏。放疗后2年内应尽量避免行拔牙等口腔手术,以避免手术创伤所致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生。随着放疗的继续进行,累积剂量不断增加,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吞咽疼和进食困难。为减轻反应可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并采用口泰或朵贝尔氏液漱口,每日3次,并注意口腔卫生。
2.3照射野皮肤护理:皮肤是对放疗较为敏感的一种早期反应组织[4],放疗后放射区内皮肤萎缩、变薄、软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所致,放疗前应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切实做到皮肤清洁干燥,不穿高颈或硬领衣服,照射野皮肤不用肥皂及粗毛巾热水擦洗。局部出现瘙痒情况,嘱患者可轻轻拍打局部,以缓解症状。外出时避免阳光直晒。整个放疗中由于预防在先,15例患者只出现了轻微的皮肤损伤,加之对症处理及时,未因为皮肤损伤而中断治疗,提高了放疗的效果。
2.4饮食护理:患者饮食须均衡,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用咸、熏、烤、腌制品。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由于放射线引起唾液腺损伤,导致患者持续不缓解的口干、咽痛、吞咽困难,不宜进食过于干燥、粗糙食物。应容易消化、新鲜美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的营养物质。经常口含话梅、橄榄、青梅、雅花果等,可刺激唾液分泌,减轻干燥症状。
2.5密切监测血象变化:注意血象的监测,白细胞>4X109/L血小板100X109/L方能进行治疗。
2. 鼻咽部黏膜的护理:鼻咽部黏膜受照射后充血肿胀,出现与黏膜相似的鼻腔黏膜反应,患者常有鼻黏膜干燥、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粘稠,严重者可影响休息与睡眠。为提高放疗效果及减少鼻咽部感染发生,坚持予0.9%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 0万单位鼻咽冲洗2次/d。以清除鼻咽腔表面的分泌物,减轻放疗反应,增加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度。并嘱患者在放疗期间勿捏鼻、挖鼻、用力擤鼻涕等。
2.1功能的锻炼:放疗后可引起头颈部的颌颞关节的功能障碍。为预防张口困难,颈部活动受限,可指导患者做一些适当的活动,如深呼吸、室外散步,作颈前后左右缓慢旋转运动,张口练习运动等,并按摩颌颞关节
2.8出院指导:放疗结束后做好相应的康复知识健康教育,嘱患者定期来医院复查,放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1次,以后3个月1次,1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口腔要保持清洁,1年内不能拔牙,勿用手抠鼻。指导患者掌握疾病复发或转移症状,出现症状随时就诊。
3.总结:
通过对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出现副反应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整个放射治疗过程,未因放射治疗反应及并发症而中断治疗,近期随访未见张口困难等远期并发症,头颈部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性高,其放疗副反应重,尤其是放射治疗引起口腔炎或溃疡,其原因与口咽黏膜受照射后黏膜脆性增大,容易破溃,以及唾液腺受到放射性损伤,护理人员应不断地学习和总结,采取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口腔护理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放疗技术,以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新花,都新俊.鼻咽癌放射治疗病人入院及出院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11B):231 -2311.
[2]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4 8-4111.
[3]尹爱芹,张玉霞,刘晓英,等.鼻咽癌病人放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肿瘤医学,200 ,14(4):509-510.
[4]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压疮护理不同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比较下一篇:护理学专业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