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水工混凝土结构与材料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筑物,分为水工结构和水工材料两个领域,受篇幅限制,本专题报告重点评述有关高混凝土坝的形式、变形、强度、稳定分析和安全评价,以及水工材料的学科发展,混凝土坝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受自然和施工条件与过程的制约,结构和基础内部存在着许多现有科技手段尚不能察明的不确定因素,设计和施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需大量借鉴经验类知识,每一个大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都会遇到新的挑战,这是水工结构学科发展的特点,同时,水工结构是一门强交叉性学科,可以说,没有现代计算机、网络、先进的勘测、试验和监测技术手段的发展,就没有学科今天的发展。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结构;材料;水利水电工程
中图分类号:TV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1-1591(2011)1210045-01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筑坝水平有突飞猛进的提高,很多水工建筑物的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些被世界坝工权威、专家定为“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也已被相继征服,我国已成为世界坝工建设的中心。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许多世界级高难度的大型和超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已开始或着手兴建,为学科提出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建的水工建筑物正经历着老化过程,部分工程已处于病险期。水工结构与材料学科面临着崭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1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主要成果
一国外混凝土坝研究主要进展:由于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上的差距,从国际上看,欧美、日本各国的水利水电开发程度在世纪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高坝设计与施工方面曾取得很大的进展。当前,在发达国家,高坝大库的兴建已不多见,混凝土坝已不再是他们的重点研究方向。然而,拱坝、重力坝、碾压混凝土坝这几种高混凝土坝常用坝型,以及胶凝砾石坝都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涉及固体力学、混凝土力学、岩石力学、土力学的动静力本构关系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原创性成果大多源于欧美国家。美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家近年来开展了对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的研究。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坝工建设正方兴未艾,这些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值得我国重视,国际上已提出了碾压混凝土坝可以建到任何高度的设想,巴基斯坦待建的Basha坝向300m级特高碾压混凝土坝提出的挑战也值得我国关注。
2 近年来国内研究主要成果述评
高拱坝技术:二滩水电站的拦河大坝为抛物线形双曲拱坝,坝高240m坝底厚度55.14m,是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最高拱坝,世界第三高双曲拱坝,在建的和待建的特高拱坝有世界第一高的锦屏一级303m、小湾292m、拉西瓦250m、溪洛渡213、白鹤滩215、虎跳峡218m等双曲拱坝。我国在高拱坝的建设方面已步人世界前列。
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大体积的全级配大坝混凝土强度试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因成本过高,设备条件有限,试件个数少,材料不均匀性大,成果离散性大,因而尚难建立新的实用本构关系。近期全级配大坝混凝土动力性能预静载动态试验取得了新的成果,三维动态细观力学、混凝土CT试验等都有所进展,促进了人们对混凝土中裂纹开展机理的认识过程。混凝土的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模型及各种组合模型、虚拟裂缝模型、钝裂缝带模型等已能应用到水工结构分析。其他还有新的混凝土非局部化模型及随机格构模型,都有引进和改进应用。但由于模型复杂,材料参数与常规试验不直接配套,自身试验基础相对薄弱,用于复杂的水工结构尚未被工程界普遍接受。
基于拱梁分载法的拱坝体形优化和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仿真理论、方法和软件日臻成熟,应用普遍。混凝土坝的三维整体动静力非线性有限元应力变形分析、应力与渗流祸合以及仿真分析在重大工程中已普遍使用在大坝与基础的联合作用分析、基础和坝肩稳定及抗震分析方面,计算规模庞大并且非连续的细部模拟异常复杂。其他引进的现代数值计算方法,如离散元法DDT、数值流形代表的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可以模拟结构的大变形和破坏全过程,一般用于破坏分析,但用于混凝土大坝设计的不多。
我国的拱坝设计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近期研究指出,改进混凝土坝安全评估方法的方向是改善坝体应力和稳定分析方法,使应力和稳定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不在于是否采用可靠度理论,也不在于采用多项系数法我国特高拱坝的抗压安全系数偏低,应适当提高混凝土坝抗裂安全系数,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决定抗裂安全系数的理论和方法。上述建议值得重视。
3 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研究
混凝土坝的开裂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一直以来有“雅坝不裂”的说法。造成这种说法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人们只重视早期表面保护而忽视后期表面保护。近年来,我国学者全面总结了混凝土坝的设计、施工和科研的经验和成果,提出了“全面温控,长期保温,结束雅坝不裂的历史”的构想,反映了我国在混凝土坝防裂限裂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上的长足进步。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奠定的混凝土建筑物施工温控技术的基础上,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学者和水利工作者开始对混凝土坝温控防裂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地开拓和发展了现代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施工温控理论方法和技术。近期鉴定通过的混凝土高坝施工温度控制决策支持系统,集中体现了我国在混凝土坝温控防裂仿真计算的理论、方法、软件方面的世界领先水平以及水工结构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高层次的交叉与融合。该系统实用性强,可根据混凝土高坝实际施工进度、浇筑工艺和温控措施及接缝灌浆等真实情况,利用实际数据进行实时仿真分析,及时反映全坝实际温度场和应力场状况,预测未来温度与应力的变化,掌握其变化规律,为现场施工温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可在同一可视化仿真分析平台上对现场的混凝土热学参数、各项温控指标和措施进行反演分析计算同时也可应用于混凝土高坝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我国近几十年来减水剂和粉煤灰的应用使得坝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已有所降低采用氧化镁含量为3.5%-5%中热硅酸盐水泥,使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为膨胀变形,以补偿温降收缩变形,提高了混凝土抗裂性混凝土掺钢纤维与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混凝土掺合成纤维,均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提出考虑因素全面、物理意义明确的水工混凝土材料抗裂指数计算公式采用自动化拌和楼和大型平仓振捣机混凝土施工质量亦有较大改进预冷骨料、水管冷却等技术已趋成熟,基础温差的控制基本符合设计要求,防止了基础贯穿裂缝发生。温控防裂上的一个新措施是在混凝土大坝表面采用外贴保温板和喷涂泡沫保温材料的方法进行坝面的保温,已用于三峡的三期工程、汾河二库、石门子和龙首碾压混凝土拱坝等工程。三峡三期工程在上下游表面采取3-5m厚聚苯乙烯板长期保护,并实行了全面严格的温度控制,浇筑了500万立方米混凝土,未发现裂缝。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表明了
永久保温措施在运行期的重要作用,其绝非仅在施工期才需要。永久保温板和保温防渗板已有研制。另外一个新的混凝土防裂措施是利用微膨胀混凝土的膨胀特性抵消混凝土温度收缩带来的拉应力,起到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效果,减少温控措施,从而加快了施工速度。目前,国内已有30多座坝使用该项技术,前期多用于坝体基础块的填筑,近年来又开始用于拱坝的全断面。广东的长沙拱坝率先全断面采用MgO外掺微膨胀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开裂。试验和分析研究以及工程经验表明,使用微膨胀混凝土筑坝必须进行温度应力补偿计算,针对当地气候条件设计,必要时应选择采用表面保护等温控措施以及设置诱导缝等结构措施。
4 学科发展建议
1)加强水工混凝土结构与材料学科的自主性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混凝土材料破坏机理和本构关系的研究中,注重试验基础,在计算方法的研究中注重有利于方法向软件化的发展。
2)抓住多个世界级混凝土大坝在我国兴建的机遇,针对工程关键技术问题,加大具有自主知识实用型应用技术的研发。
3)对特高坝建设经验不多,现有规范和标准不能完全满足近期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针对特高坝的建设审核其适用性,通过研究逐步包含使用现代计算方的安全评估方法,以及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
4)在高层次上实现水工结构和混凝土材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有选择地合理引进现代计算机网络、先进的勘测、试验和监测技术的同时,鼓励自主研发,逐步实现水工结构和建设管理相结合的智能化、可视化和网络信息化,具备超大型科学计算的能力。
5)结合国家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需求和经验,充分调动科研院所的应用创新和高等院校在基础理论研究上的各自优势,针对具体工程加速科研步伐,实现学科在整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
)开发新品种混凝土掺和料,并开展多元掺和料混凝土试验研究研发新品种多功能复合外加剂,并加强外加剂分子设计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
1)加强混凝土耐久性微观机理与量化研究,开展多因素复杂环境侵蚀条件下混凝土抗侵蚀仿真研究混凝土老化状态诊断技术、混凝土耐久性定量评估方法与结构寿命的预报研究,以及混凝土耐久性专家系统的研究。
8)开展聚梭酸高效减水剂、减缩剂、轻烧氧化镁膨胀剂复合掺混凝土抗裂性试验研究进一步开展掺钢纤维与合成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开展病坝、老混凝土坝安全评估、检测技术、评判准则、补强加固技术等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开展高抗冲磨材料、水下修补材料与结构补强加固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加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用高分子材料研发与应用工作。加快研究成果纳人规范及推广应用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黄国兴,《水工混凝土结构与材料学科发展》,水力发展,2001,33(1):90-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云南沧源县解“五难”工程得民心下一篇:铁路施工企业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