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运用针灸配合中药外涂,入鼻空中治疗过敏性鼻炎是我们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一个探索。先后治疗9 例,结果绝大部分患者经3― 个疗程治疗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中痊愈 2例,占 4. %;好转32例,占33.3%;未愈2例,占2.1%,总有效率为91.9%。
[关键词] 针灸;中药外涂入鼻中;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因过敏原作用鼻黏膜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故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临床以阵发性喷嚏、鼻塞、鼻痒、分泌大量清水样鼻涕及鼻粘膜水中、仓白、鼻甲肥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经常突然发作,是机体对外界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导致鼻粘膜变态反应。属祖国鼻鼽范畴,经中西医治疗上缺乏特效性药品,笔者近5年临床工作中,门诊共收治9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 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经庆阳市人民医院院五官科及其它医院确诊,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最小为12岁,最大的 5岁。病史最短三个月,最长达14年。
1.2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过敏性鼻炎标准》中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依据:(1)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鼻涕清稀量多为主要症状,伴有嗅觉减退、眼痒、咽喉痒等症状;(2)起病迅速,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间歇期雅喷嚏及鼻塞;(3)常因接触致敏物质或因温度变化而诱发;(4)鼻腔检查见鼻黏膜水肿,苍白或充血,鼻甲肿胀,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5)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3治疗方法
1.3.1针灸
取穴迎香、印堂、上星、鼻通穴、风池穴、列缺、合谷、百会、足三里、肺俞、大椎。操作方法:用30号1寸毫针,自上星穴向鼻尖方向平刺1寸,印堂穴提插进针,达鼻根处,使针感扩散至鼻尖部;迎香穴直刺0.5寸,出现麻胀放射感;鼻通穴向内上方斜刺,进针0.5寸,针感扩散至鼻根部;风池穴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列缺向上斜刺0.3~0.5寸;合谷向上斜刺1~1.5寸,针感沿大肠经上行足三里、肺俞次;大椎上斜刺0.5~1寸,10次为1个疗程。最后灸百会穴,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1.厘米至1寸左右,进行熏炙,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雅灼痛感,一般每次灸3~5min,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休息3~1天再行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1.3.2中药外涂
中药碧云散(>方):鹅不食草15克、川芎12克、细辛10克、辛夷花12克、青黛12克,各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0.1克,涂药时,仰卧于床上,分别将药涂于两侧鼻腔,涂药时停止呼吸,每天早晨涂1次、中午1次、晚上涂1次,每日3-4次、10天为一疗程,3- 个疗程即可痊愈
2 治疗效果贴于
经我们多年临床实践,全部9 例患者经3- 个疗程治疗后,痊愈 2例,占 4. %;明显好转32例,占33.3%;治疗效果不明显或雅效者2例,占2.1%,总有效率为91.9%。
3 典型病例
患者一,男,31岁,庆阳市某单位职工,过敏性鼻炎10多年之久,四处求医治疗,效果不显著,常因接触致敏物质,或因温度变化而诱发,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外用药物雅效。2010年5月来庆阳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就医。经我们诊断:临床症状主要是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正常呼吸困难,夜间常常被憋醒,以致正常工作和休息都受到严重影响。按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鼻痒、鼻塞症状明显缓解,晚上睡觉不再憋醒,打喷嚏、流清涕好转,能正常工作和休息。又依法继续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痊愈,经庆阳市人民医院五官科鼻镜检查一切恢复正常。
患者二,女,45岁,西峰区农民,打喷嚏、流鼻涕头胀痛2年,于2001年 月上旬来门诊就医。最初症状:遇见花粉、灰尘、寒冷出现连续性打喷嚏、流眼泪、流鼻涕,前额及头部胀痛,未及时到医院治疗。随后病症逐渐加重,冬、春、秋季早晚频发,易感冒,曾行中、西医及抗菌素治疗,症状时好时坏,来本院就医前一个月症状加重。经鼻窦X线片显示,表现鼻腔透亮度降低,呈云雾状密度增高阴影;在窦壁周围见增厚粘膜形成的带状密度增高阴影,可见高低不平窦腔中央仍可透亮。经依本法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逐渐好转直至消失。
4 认识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应性疾病,是机体对外界过敏原敏感性增强,而表现出鼻腔黏膜病变为变态反应,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它的发生与肌体的免疫状态进入态原(如冷空气、尘螨、花粉、鱼虾、化学制剂)的刺激及个体差异、遗传体质因素有关,本病属中医“鼻鼽”范畴,主要是肺气不足,风寒郁热内伏,脾肾虚损,加之外邪入侵,致肺卫失宣,鼻窍阻塞所致。防止过敏性鼻炎的关键,不是阻挡过敏原家人机体,而是通过改善、纠正、调节机体过敏体质,改善免疫机能,消除致病因素再次侵入机体的病理过程,进而从根本上阻断过敏性鼻炎的发生。
治疗主要以局部取穴为主,迎香、印堂穴属于局部取穴,是鼻疾之要穴,奏疏导局部阻滞经气,使鼻道通畅之功,上星治头目鼻疾的要穴,针之有清热开窍的作用,取合谷循经原端取穴,协助疏导阳明经气,鼻通穴针之有通和鼻室的作用,列缺针之有宣肺、通调任脉、疏咽喉的作用,百会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足三里健脾和胃,培土生金,能补益气血,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肺俞是肺脏之气转输背部穴位,内应肺脏而肺开窍于鼻,故本穴有宣肺利气,加外用中药,散寒疏通鼻窍的作用,配合耳穴,增强疗效。本法即能治其标,又能治其本,标本兼顾,巩固疗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糖尿病肾病终末期不同透析方法疗效对比研究下一篇:多靶点抗肿瘤新药索拉非尼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