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算执行审计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多年来,各级审计机关不断探索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其监督制衡作用日趋明显,成效和影响不断扩大,对于规范财政管理行为,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型,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如何进一步找准审计创新点,适应预算执行审计新趋势,不断拓宽审计领域,更好地为国家财政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提供监督服务,更好地履行法定的审计监督职责,是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试图从审计理念、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成果等四个方面对创新作些探讨:
一、创新预算执行审计理念,实现四个强化
1.要强化服务发展的理念。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努力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要围绕“十二五”规划,谋划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促进财政加大公共投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把财政预算审计工作的落脚点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服务,为促进增收节支服务上。
2.要强化依法行政的理念。依法治国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随着国家法制的逐步健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进程也在加大,尤其是在财政预算审计中,应严格依法行政。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审计法》、《预算法》,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只有严格审计程序,依法审计,才能确保审计质量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
3.要强化精心筹划的理念。一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提早提出本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的总体工作计划,明确审计的总体目标。二是要在认识上取向一致,不能以老眼光看问题,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总体方案,适时做好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三是在行动上要精心备战,搞好审前培训,及时掌握财政改革的实质和方向、财政改革的动态和新的财政政策,熟悉财政管理和财政总预算会计业务。
4.强化审计人员综合学习的理念。预算执行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敏锐的综合分析能力、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善于协调沟通的能力。目前迫切需要组织审计人员,系统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宏观经济政策,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增强宏观意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系统学习财政相关的法规规定,了解财政改革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提高财政审计的分析、判断能力;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力求绝大多数审计人员能熟练运用OA与AO知识开展审计工作,提高业务技术能力。
二、创新预算执行审计内容,实现四个拓展
1.拓展政府采购审计内容。政府采购审计应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审查政府采购预算及计划;二是审查政府采购执行方式及过程;三是审查政府采购效益、效率和效果。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建议,努力提高政府采购的时效性、效益性。
2.拓展部门预算审计内容。部门预算应重点审核:一是部门预算编制是否合理,收入方面看预算外资金是否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并全部列入本部门预算,支出方面看是否考虑以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工作职责等因素,科学合理的编制零基预算;二是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看预算的批复是否及时,预算拨款是否按进度、有序进行,预算执行有雅违纪违规问题。
3.拓展国库集中支付审计内容。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和支出拨付程序,这是财政国库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库集中支付的审计重点:一是审查财政、税务和其他征收机关预算内外收入的缴库方式、程序是否合规,收入是否进入国库同一账户,有雅违规进入过渡户或截留挪用等违纪违规情况;二是要监督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看有雅不按预算和程序支付或利用集中支付、集中核算之机徇私舞弊等行为。
4.拓展国有资产运营审计内容。从核实国有收益的真实性入手,从国资结构、分布到运行全面审计,看有雅存在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资产闲置的问题,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改制、改造和兼并等改革环节中有雅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有雅存在企业和单位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探索国资经营的效益,不仅要审查其经济效益还要看其社会效益。
三、创新预算执行审计方法,实现四种模式
1.以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为基础,积极开展绩效审计模式。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要求加强绩效审计。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所耗费的经济资源逐年上升,如社会保障支出的加大,科技、基础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等,这些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即经济效益如何,需要得到客观的评价,以促进政府正确决策。因此审计人员要树立“成本――效益”的新观念,也就是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的审计评价分析,不仅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规、合法,还要评价其资金的成本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才能使审计工作更上水平,更有深度。
2.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对财政资金实行跟踪审计模式。要在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上加大对财政资金的实时跟踪和全程监控力度,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重点选择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资金量大、专项资金数大及预算资金分配多的单位和纳税大户进行延伸审计,审计财政资金的分配情况及使用效果,延着资金流向跟踪问效,上下核对,检查是否将不合理支出转移到预算执行单位,同时对预算执行单位执行财经纪律情况进行审计,把审计监督从本级财政的年度预算收支审计向预算执行的全方位、全过程审计转变,在全面把握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下,突出对重要部门、重点项目、重大资金和重大决策的审计,延伸到二、三级预算单位及财政资金的基层使用单位或资金使用项目上,既反映财政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也提示预算执行单位违纪违规问题,切切实实及时查处和纠正各种违纪行为。
3.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方式为基础,推行资源整合审计模式。一是推行预算执行审计和财政决算审计相结合,通过信息共享,资料互用,确保审计监督的延续性和全面性,从中找出财政管理及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二是推行财政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专项资金审计是财政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专项资金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通过对各项专项资金的审计,将对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追踪到具体的资金使用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实现了资金的全程监督;三是推行预算执行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组织、纪检、监察部门的大力支持,扩大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4.以大胆实践为基础,加快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模式。财政工作面宽、资金数量多、颁布广,对审计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全面审计,还要保证质量,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最佳的选择,必须大胆实践。随着金财和金税工程全面推进,财税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日益提高。审计机关更要积极运用AO等审计软件辅助审计,发挥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审计查证、审计信息的收集、筛选等功能,逐步建立审计机关与财税部门之间的局域网,定期和连续地抽取数据,实现实时跟踪地联网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四、创新预算执行审计成果,实现四项途径
1.要把提升审计工作报告质量作为重要途径创新审计成果。审计工作报告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直接反映审计质量高低,作为递交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则必须报告好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情况,这就要统筹谋划好报告布局。一是报告篇幅要适中,不能事雅巨细。二是报告内容在紧扣预算执行审计主题基础上,可结合《监督法》中人大常委会重点审议内容要求,将转移支付资金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等审计情况纳入报告中。三是针对问题客观分析,综合评价,提出有见地、有利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管理和决策的意见和建议,使审计成果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2.要把提高审计信息质量作为重要途径创新审计成果。审计信息是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审计主要成果的集中体现。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大审计信息综合分析力度。同时注意对审计中发现的单个的、零星的、原始的审计素材进行综合性加工,有意识地上升到宏观经济管理的高度进行分析,力求从苗头中发现倾向性、个性中关注普遍性、动态中把握规律性,撰写一批分量重、价值高、宏观性强的综合性审计信息简报,推动预算执行审计成果反映上层次、上台阶。
3.要把主动协调各方关系作为重要途径创新审计成果。围绕政府经济工作中心,确定一至两个预算执行审计延伸调查内容。把与人大财经委、政府相关部门的衔接沟通作为预算执行审计审前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年初,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开展以前,审计机关主动与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了解人大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当年关心的一些重要事项以及对审计机关工作提出的要求,争取人大和政府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审计成果。
4.要把督促落实审计整改作为重要途径创新审计成果。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人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审计机关在每年进行预算执行审计的同时,应对上一次审计整改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尚未整改的问题了解原因,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到位。对其他相关单位则采取抽查回访的方式检查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整改及落实情况。通过审计向问题“问因”,向制度“问计”,向整改“问果”,向整改“问果”,向部门“问责”,为人大加强预算监督、政府加强预算管理决策提供科学而严瑾的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安康市审计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审计动真格尚需“杀手锏”下一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摇合理界定社保基金审计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