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人士不雅担宝地指出,如果盲目扩大理财产品市场规模,雅异于在透支理财市场的未来。
与理财市场“疯狂”伴生的是各种投诉纠纷不断。对此监管机构开始重拳整顿银行理财市场。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理财市场持续升温,前三季度理财市场发行规模已经超过13万亿元。但是随着银行开始对理财产品进行整改,四季度理财市场有望迎来“拐点”。四季度理财市场或风光不再,环比出现“量价齐跌”的概率正在加大。
负利率的出现激活了整个银行理财市场。某国有商业银行北京分行理财经理披露,今年的理财产品完全不愁嫁,一款产品的发行规模在5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一些短期限产品在发行当天就基本售罄。
而在疯抢理财产品的背后,投资者最为看重的就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上述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发售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基本在当期限利率的两倍以上,在投资安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是对抗“负利率”的有效手段。
甚至某投资机构指出,楼市限购、股市低迷,挤出大量社会资金屯兵理财市场。尤其是目前欧债、美债危机相继爆发,国内经济前景并不明朗,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选择收缩战线,将手中的大量资金涌入理财市场。
银率网最新统计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5935款,较第二季度增加11.1%,同比更是激增了八成多。投资期限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94. %。
但是伴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容,市场中很多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有分析人士表示,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投向不透明、过往产品业绩表现不透明、产品风险级别如何划分不透明;一些商业银行为达到监管标准,通过1天或14天理财产品变相揽储,短期化特征十分明显;有投资者因为理财产品亏损遭遇投诉雅门。
业内人士不雅担宝地指出,如果盲目扩大理财产品市场规模,雅异于在透支理财市场的未来,就像2001年的基金市场一样,直到现在基金仍旧没有恢复元气。
习惯了跑马圈地式发展的银行理财,终于被监管机构勒住缰绳。
当前,不少商业银行都在对理财产品进行整改。中信银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杨晓表示,截至三季度末,中信银行中长期理财产品销售量达到两三千亿元。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中信银行正逐步将理财产品核算从资产池模式过渡到单一理财产品独立核算模式,控制理财产品风险。
“尤其是对之前被广泛诟病的资产池类的理财产品,监管机构明确提出要将黑箱透明化。”有监管人士表示,监管机构不仅要求对理财产品对应的投资组合实行单独管理,而且必须准确计算单独兑现的收益。”这主要是防止银行通过高收益产品进行监管套利和高息揽储。
而在监管重压下,银行的理财产品已经略显疲态。数据显示,四季度以来,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规模开始呈现缓慢下降。根据19家样本银行的数据发现,10月第二周发行理财产品的数量为242只,较首周大幅减少113只,降幅超过30%。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趋势将在四季度持续下去。虽然理财市场的需求仍旧较为旺盛,但是商业银行会有意压缩发行规模。同时,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货币政策出现微调信号。
虽然预计四季度理财市场将稍显低迷,但是某理财专家表示,临近年底,银行在美化报表的压力下,仍旧存在通过理财市场吸收社会资金的强烈动机,不排除银行会藉此机会发行一些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
此外,为了节日的资金备付需要,银行在年底往往拆入资金。这样更会加重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这自然造成理财市场收益率水涨船高。
对于理财产品的选择期限,此前有数据显示,运行期为3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占了产品总数六成以上。但是有人士指出,随着此次监管机构明确提出不得通过短期或者超短期产品来变相高息揽储,这种格局有望打破。
上述理财专家判断,未来会着重推荐三个月左右的理财产品。超短期理财产品会加大投资者的转换成本,拖累产品的年化收益水平;而长期限产品的流动性又太低,对于政策的变动稍显迟钝。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目标实现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下一篇:关于银行与政府融资平台的博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