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2-254-02
摘 要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的监督、鉴证、协调及参谋等职能作用,有利于强化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其风险抵御能力。但是,由于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内部审计产生一些问题,进而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更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要扭转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对策。对于当下企业重新认识、强化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 内部审计 职能 问题 对策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
2003年 月,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做出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是伴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企业产权关系的转变,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越来越明显地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职能上:
1.监督职能
因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场所也不断增加,经营方式也逐渐增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对管理的要求也随之升高,管理者因为能力或精力上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这在客观上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审计的监督机制,要求企业按既定的目标政策认真履行企业的职责,发展经济,同时也要揭露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和损失浪费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不足,达到加强企业控制、完善企业管理的目的。
2.鉴证职能
经济鉴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等资料的检查验证来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合法,同时出具书面证明,为委托人提供信息资料以取信公众的职能,是经济监督的一种派生职能。比如,企业内部审计在一定期间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下属机构和单位在经济效益、内部法规、财务收支的合理性等方面做出公正的评价和鉴证,特别是干部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必须依靠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
3.协调职能
内部审计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间的沟通了解,综合性强,在各部门、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之间开展工作时,经常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另外,内部审计在部门风险管理中,也起着协调作用。不仅各部门有内部风险,而且各管理部门还有共同承担的综合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可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企业,以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风险。
4.参谋职能
参谋作用是指内部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审查,利用专业知识和深谙企业内部情况的优势,对有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针对管理和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帮助领导在正确决策时提供依据,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另外管理者也需要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独立检查和评价,并对经理管理提供一定的咨询工作,保证其经营决策依据的正确性。
三、企业内部审计的存在的问题
由于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受审计对象、审计主体、审计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制约,当这些因素产生对内部审计不利的影响时,就自然成为制约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
1.企业本身对内部审计的不重视
大多数企业领导缺乏对内部审计的基本了解和认识,认为内部审计与经济利润的取得没有直接关系,甚至有些领导认为因为内部审计的存在,削弱了自己的自主权利,有的将内审机构形同虚设,所以精简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甚至取消内部审计部门,这时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其作用就会被削弱,其运行也受到严重阻碍,监督作用也难以完全发挥出来。
2.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是审计人员基本专业素质较低,理论水平和业务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都是财会人员出身,不少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因而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和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其次,由于后续教育的不足,对内部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欠缺,最终影响甚至雅法掌握现代审计的手段,例如电算化审计等;最后,个别审计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对职业道德的遵守也有所欠缺,审计行为不合理。
3.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内审机构不健全,设置不合理,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很多企业内部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作为会计机构的附属机构,作为隶属部门的内部审计,在进行经济业务监督审核的时候,缺乏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威信,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内部审计的作用就更雅从谈起。另外很多内部审计人员是由财务部门或从其他部门直接调派,和原来的部门会有一定的联系,根本雅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4.内部审计的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例如,当对某一销售收入进行审计时,往往审核其合同金额与客户付款金额是否相同,所附票据是否齐全,而不管其价格是否合理,认为那是经营部门的事,与财务雅关。
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进一步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理所当然不能削弱,只能加强,作为企业高层领导应从管理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为内部审计配置适宜的人力、技术、经济资源,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
2.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信息化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备传统的审计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审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企业管理、资产评估、数理统计等知识。这就要求合理配置内部审计人员,尤其要努力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构成合理。要改变目前会计审计专业人员比例过高的现象,大量吸收法律、工程、信息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具有专业资格人员。要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专业培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认证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培训,培养内部审计人员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技能,在人员结构和素质等方面满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
3.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强化独立性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设置模式。(1)对于上市公司及国有控股或国有独资公司,都有相关规定,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机构;(2)对于非国有的大型股份公司及企业集团,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3)对于一般小型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决定是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审计机构可实行下审一级制度,并推行联合审计、轮回审计、定期审计,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整体优。
4.拓展内部审计的作业领域
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判断,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日益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及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合规性审计目标或效益性审计目标将上升为主要的审计目标,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届时也会发生转移。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有条件企业的内部审计应适时地调整其工作重点,并将作业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展到管理审计。
参考文献:
[1]贝利,格拉姆林,拉姆蒂著.王光远等译.内部审计思想.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 .
[2]薛军,施慧萍.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现代管理科学.2003(8):53-51.
[3]周勤业.审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船舶制造企业特殊会计估计的业务处理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价值观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