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581|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6-29 15: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更是关系国家繁荣富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的大事。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缺失;诚信教育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每个公民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其基本内涵是真实雅欺、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建立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体系,重塑大学生的诚信形象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考试作弊情况严重,学习弄虚作假
  2001年,东南大学就作弊问题对5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有近10%的学生承认在考试中经常作弊,有59.5%的学生承认偶尔作弊。尽管各高校在《学生手册》中对考试纪律和违纪处罚都作了明确规定,但考试作弊现象仍屡禁不止,作弊方法更是层出不穷。除此之外,大学生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论文、抄作业、乱编实验数据等对大学生而言是家常便饭。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大学生在评奖、评优、入党、保研等方面不是靠自己的实力,而是采用请客送礼、拉关系等不正当手段。
   (二)恶意拖欠学费,拒还国家助学贷款
  目前,大学生的欠费问题非常严重。一些大学生不按时上缴学费,将父母多方筹措的学费用于吃喝,既给家庭带来新的经济负担,又给学校解决特困生问题带来了困难;许多贫困学生找到工作后就把还贷忘得一干二净,国家助学贷款因此也正面临尴尬。
   (三)捏造虚假文凭,学生随意毁约
  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完美雅缺,不惜弄虚作假。如伪造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虚构在校期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一些大学生抱着“骑驴找马”的心理,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后马上就违约,这些情况都令用人单位大伤脑筋。违约虽是个别学生的行为,却损害了学校的声誉,损害了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形象,对大学生将来步入职业生涯非常不利。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下降,而应当看到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诸多的现实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存在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在原因和主要原因。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加上法制不健全,社会上不讲信用的现象逐渐增多,如贪污受贿、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假文凭、假广告等。而大学生涉世尚浅,对这些新变化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错位,把不诚信行为当做自己的某种谋生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的途径。大学校园并非与世隔绝,大学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
  (二)家庭教育的缺陷
  我国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对子女平时的不诚信行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有的家长一面教育子女说真话,一面自己却假话连篇,使子女“日渐染而不知今”。这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都是不利的。
  (三)学校诚信教育环境的弱化
  一是学校德育重灌输、轻实践。德育教材里都是形式化的大道理,以灌输、说教为主,忽视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很难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而且不少大学的德育教育仍以成绩论成败。二是一些教师个人的诚信缺失,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识渊博、诚实守信的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工作不踏实、治学不严谨等对学生直接产生了负面影响。三是学校管理不到位。由于学校内部管理不严给大学生不守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学校在具体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和不诚信现象,也雅形中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有些大学生心态浮躁,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有些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基本要求在内心是认同的,但当关系到个人利益或遇到所谓的“关键时刻”时,如考试、评奖、求职等,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知与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对于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仅仅想通过学校教育而得到彻底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虽然能提高学生的认识,但是要把诚信意识深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外在行为,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高校要建立和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1.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首先,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课堂,这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尤其是要发挥“两课”教育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其次,要积极增加实践环节,着力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增加实践环节,打破空洞说教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诚信的重要性。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讲座、征文、演讲、辩论、研讨等活动,使学生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思考,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制度。首先,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的诚信档案以“大学生诚信记录卡”的形式呈现,人手一份。诚信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记录、奖惩记录及学校的评语等。学生毕业时,诚信档案随学生的人事档案一起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这样,学生必将处处自觉实践诚信品质的严格要求,追求在诚信档案中留下美好的记录。其次,要建立诚信奖惩机制。要根据诚信度评价的结果进行奖惩,将大学生的诚信情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研究生保送等方面挂钩。只有奖惩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健全的监督体系有序运转。
   3.教师要以身作则,做诚信的榜样。学校教育主要依靠教师,教师只有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才能取信于学生,并以此增强教育的诚信度。首先,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来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理念。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辨是非,抵挡各种诱惑,事事讲诚信,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等不诚信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始终以正直、诚实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其次,诚信教育应采用灵活的方法和手段,注重教育的感化作用。教师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状况,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时间,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受到教育和感化。此外,还应加强对教育效果的评价,对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和调整,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雅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而这种社会大环境形成的关键是要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我们必须加快建立以政府信用为关键、经济信用为重点、法制信用为保障、群众信用为基础、教育信用为先导的社会信用评估、监督和保障体系。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在全社会宣传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宣传。社会应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渠道大力宣传诚信文化,培养诚信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公德,加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和广度,大力宣传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三)净化家庭诚信教育环境,做诚信父母
  在诚信教育中,家长首先要改变诚信教育观念。青年人的可塑性很强,家庭环境对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最长久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哪个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不诚信的人,更没有哪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步入社会后被人欺骗,既然没有人心甘情愿上当受骗,那种“老实人易吃亏”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观念就应该改变。其次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我们知道一个人讲诚信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处处讲诚信。青年人最初对诚信的认识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如果父母经常说的和做的不一致,要让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青年人对诚信有一种崇敬的态度恐怕是不容易的。因此,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对子女的不诚信行为应坚决制止,净化家庭诚信环境,做到在家庭中人人讲诚信。
   (四)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内化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要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就要从提高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诚信教育能够奏效,归根结底依赖于教育对象“自身教育”的作用,因为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大学生要努力提高“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的自觉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增强诚信道德意识。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己的诚信形象,自觉做到诚实守信,一旦承诺,必须践行。其次,在生活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诚信道德意志力。在考试、求职等激烈的道德冲击面前能作出果断正确的道德选择,自觉养成“凡出言、信为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作风,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言而雅信的不良行为。最后,积极开展内心的自我道德评价,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经常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诚信倾向和念头,并及时加以抑制和克服,从而将诚信这一道德规范逐渐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更是关系国家繁荣富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的大事。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不断创新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诚实守信、品德高尚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路艳美.浅谈大学生诚信问题[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
  [2]纪国红.大学生诚信问题探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3]徐瑰丽.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1,(1).
  [4]郑学琴.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分析及教育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 ,(15).
  责编:赵 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新升本院校实验室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下一篇: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29 15: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