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中小学体育教学法研讨会”现场观摩研讨活动于2011年11月3日在首都体育学院田径馆举行。我们应主办方邀请,在这次活动上承担了中学的一节高中《背越式跳高》体育课。
此次活动作为中外体育教育同仁的一次交流,旨在相互展示本国中学如何上体育课(常态课)。我们按照高中模块教学的要求设计了一堂教材为“背越式跳高”的课,时间为45分钟。作为指导教师,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现就这节课的一些设计思路和教师应体现的基本功要素谈谈个人想法。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材分析为:
背越式跳高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的新授教材,是在初中教材跨越式跳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和弹跳力,并且使学生学会利用背越式跳高发展身体和跳跃能力。背越式跳高模块共9次课,本次课是本模块的第4次课,学习内容是:学习四步助跑过杆技术。教学重点是: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和过杆技术动作。
我们知道,在教学中,正确理解、分析教材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教学背景分析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前的基础性工作。要正确理解教材内容,需要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技能点是针对课标中的哪些要求,深刻理解表面材料背后所隐藏的丰富内涵。其次需要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在教学单元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知识、技能的系统结构,准确把握本教材内容与其它单元乃至其它学科的联系,为以后确定课时教学内容打下基础。为此,我根据近些年老师们参加各种评课时提交的教学设计所需要的教材分析的内容,提出在做教材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1)教材的功能;
(2)教材的技术结构及逻辑关系;
(3)教材的知识点及重难点;
(4)教学内容;
(5)单元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情分析为: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男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跨越式跳高技术,具有一定的跳跃能力。通过前三次课的学习,学生对背越式跳高动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学生已掌握了原地过杆技术、上一步过杆技术以及弯道跑技术和连续两步助跑起跳技术。高一学生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另外,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与竞争欲,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在教材中是一个较难的项目,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关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材施教,在学习中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来教学。
学情分析是指教师在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知识储备、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当前所学知识的教学起点及适用的教学策略的分析,对当前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可能遇到的认知困难做出的学生情况的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师行为,是对执教对象――学生情况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实际的学习基础,实证调研或前测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知识新动作的教学起点及适用的教学策略。学生情况分析属于教学设计范畴,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实现效果好,效率高和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最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们只有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才能把工作做好。
在做学情分析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1)学生应有的学习基础(知识、技能、身体素质);
(2)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前测);
(3)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5)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认知目标:知道正确的起跳与过杆技术动作的方法。
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起跳过杆的技术动作,能完成四步助跑起跳过杆,能跳过1.15米的高度,发展弹跳力、协调性,增强下肢力量。
情感目标:培养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与爱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是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的一种具体明确的陈述。制订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准确地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制定出教学活动中师生期望达到的合理的结果或标准的能力,完成教学设计中表述“教学目标”环节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教学目标既不是学习活动,也不是教学活动,而是通过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学生)行为特征的预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知识、技能、行为、态度、情感等方面,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或对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时,其知识技能等方面所取得变化的说明。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1)体现课标的要求;
(2)反映教学的内容;
(3)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4)正确表述教学目标(谁、学习行为、行为水平和完成行为的条件);
(5)技能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四、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有效设计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时应考虑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一切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似乎更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丰富,不思考为什么要开展这些活动,不反思或较少反思这些活动的效果。
教学目标虽然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但是教学目标要靠精心的教学过程设计才能体现出来。可见,教学过程的设计也是教学“前设计”的重要一环。
教学过程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素:
(1)教学活动指向;
(2)教学环节和针对性;
(3)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4)适宜的运动负荷;
(5)活动之间的联系和过渡。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在体育课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文明行为下一篇:提高教学质量应成为体育教师的自觉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