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伴随着银行卡业务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银行卡带来的便利之时,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卡风险,因此规避银行卡风险就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卡风险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导致银行卡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技术相对落后、内部的管控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有效的授信控制机制;最后给出了规避银行卡风险的五点对策。
关键词:银行卡;风险;规避对策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银行卡业务也在突飞猛进,各大银行的发卡数量在逐年上升,当前的银行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然而,在银行卡发展过程中,银行所面对的风险也日益突出。尤其是最近几年,通过手机短信息进行诈骗、利用网络木马盗用他人银行卡资料及信用卡套现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持卡人及银行的切身利益。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银行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探索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促进我国银行卡业务的稳步发展。
一、我国银行卡风险的特点
银行卡的风险渗透银行卡发卡及使用的全过程中。例如,发卡银行、特约商用户及持卡本人之间是一种商业博弈关系,银行卡本身也存在者安全隐患,同时由于信用卡允许持卡人有一定额度的透支,这就面临着恶意透支的风险。随着银行卡的不断发展,银行卡风险发生的几率也在不断加大。随着发卡银行、银行特约商、持卡人数量的增加,目前我国的银行卡表现出风险类别多样、危害程度深、可识别度差等特点。
(一)银行卡风险类别多样
1、信用上的风险
银行卡发行银行面临着持卡者恶意透支、伪造银行卡套取银行资金等违背信用的风险;同时,持卡者所效力的企业本身存在资产冻结、倒闭的可能性,这就会造成持卡者不能履行开通银行卡业务时规定的义务,从而给银行带来资产上的损失。
2、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银行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银行员工操作失误的风险。例如,银行员工为客户转账时,如果输错卡号,资金就会转移到其他用户账户,要想追回相应资金手续就相当繁琐。第二,特约商户工作失误。例如,当商场或超市的收银员在受理银行卡支付时,不按规定查看用户身份证或预留客户签名,常常会引发信用失控。第三,银行内部人员作案的风险。例如,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方便盗用客户信息或违规授权等。
3、技术上的风险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芯片及银行卡系统一般都是从国外引进,自己没有掌握软硬件的核心技术,一旦我国的银行卡系统崩溃,那么所带来的风险是雅法估量的。另外,我国的银行卡服务系统通常采取外包开放或自行开发两种方式,然而,由于软件的开发人员流动性大,这就为银行卡软件流下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银行卡业务与网络为依托,这就使其面临着病毒侵害的风险。
(二)银行卡风险危害程度深
银行卡不同于普通货币,银行卡交易通过虚拟货币的形式来完成,因此其风险的危害程度很深。到目前为止,我国累计银行卡犯罪行为已给银行和个人带来了数亿元的损失。银行卡犯罪规模宏大,呈现出国内外相勾结、专业性、集团性等特点。涉案行为包括盗用伪造他人银行卡信息、贩卖运输假银行卡等,这些行为不但给银行和持卡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也威胁到国家及社会的稳定。
(三)银行卡风险的可识别度差
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首先要识别风险,其次要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所造成的影响。如果不能准确及时的识别风险,那么在风险暴露之时就错过了最佳控制风险的时机,很难控制风险。近年来,我国的银行卡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银行卡犯罪的形式及手段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及隐蔽。我国相关部门对于银行卡犯罪的识别能力不足,不能有效预防风险的发生,这为银行卡安全留下了隐患。
二、银行卡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银行卡技术相对落后
银行卡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金融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它以计算机技术及信息通信技术为依托。面对银行卡犯罪的形式及手段不断智能和隐蔽,我国银行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显得相对落后,这不但严重影响了银行卡的未来发展,同时也是银行卡的风险来源。此外,我国的银行卡受理审核程序还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这就使得银行工作者雅法了解客户的信用水平,只能凭着主观判断来进行审核,这为银行埋下了信用风险。
(二)银行内部的管控制度不健全
我国银行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并不健全,这也是导致银行卡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些银行员工为了完成上级指派的发卡任务或为了提高个人业绩,往往不对申请者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就发放银行卡,这为银行埋下了严重的风险隐患;银行卡办理者在办理银行卡过程中,银行员工缺乏对客户进行银行卡安全方面的知识普及,导致客户缺乏密码安全方面的意识;银行前台工作人员在发放银行卡时,不认真审查领卡人身份,导致不法人员冒充他人申领银行卡;有些银行应用软件工程师同时担任制卡人,使其很方便的利用职责伪造银行卡。
(三)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
目前,我国的银行机关及银行卡使用者的防范意识不足,提高了银行卡的风险。有些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缺乏监控装置,或监控装置久坏失修,这就为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有些银行在银行卡挂失过程中审核不严,使得犯罪分子可以利用挂失为由盗用他人银行卡信息;有些网络黑客通过制作“伪网站”来骗取银行卡用户金额或银行卡资料;还有些银行卡持有者设置的银行卡密码过于简单,很容易被犯罪分子破解。
(四)我国银行缺乏完善的授信风险控制机制
现今,我国的绝大多数银行都为员工指派了“金卡”发放额度,完不成业绩的员工将受到相应处罚。于是,许多的银行工作人员迫于工作上的压力,为银行客户授权了过高地信用额度。如果客户在办理银行卡之前没有不良记录,银行卡员工就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客户办理更高的授信额度。由于银行卡客户可以办理多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同时每家银行都在为客户授权最大地信用额度,这就会使得银行卡持有者的透支额远远大于本人支付能力,这就增加了银行的资金风险。
三、银行卡的业务风险规避对策
(一)健全银行机构的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风险管理体制
雅规矩就不成方圆,体制是规范业务、约束行为以及防范风险的必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强化对银行机构的风险管理,找出现行制度所存在的漏洞,完善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才可以积极有效的促进从业人员依章办事、依法经营,规避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例如完善岗位责任制,健全值班制度,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标准,业务操作的规章程序,系统维护体制,会计档案的管理办法等等。只有这样,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对银行卡的各项环节严格把关,才能规避风险、化解风险,从而保障持卡人与银行双方的资金安全。
(二)努力提升银行员工素质,加强对其的培训工作
伴随银行卡业务迅猛发展与自助设备设施的不断普及,很多新功能、新业务被开发面世,这就需要银行机构注重教育工作,加强对其员工进行银行卡知识技能的专业培训,不断更新员工相关的业务知识,提高其的能力与素质。比如为了能够快速提升银行员工相关业务水平与技能,一、二级分行应该定期进行银行卡专业知识培训;同时支行应该进行不定期的再培训,做好检查与辅导工作;客户经理应该熟练掌握与银行卡有关的业务知识;一线柜员应该经常性地学习与银行卡业务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文件精神,同时要熟练掌握业务操作的技能。
(三)不断加强银行卡风险识别的能力,加大对其的科技投入
加强银行卡风险识别的能力,加大对其的科技投入,提升其科技含量。就目前情况而言,网络银行逐渐成为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占有主导型的地位,信息与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电子货币就成为其主要交易手段。所以,银行机构更加应该加大科技的投入,对设施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加强金融系统的内部电子网络建设,使运行程序加速,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电子化结算与自动授权网络,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与通信网络,加强系统防御网络黑客攻击的能力。同时在设备方面,考虑在ATM自动柜员机上设置动态密码框,操作者通过触摸屏幕输入密码,加大不法分子的偷窥难度。此外在密码的设置上,可以加入字母的运用,使密码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保障银行卡的安全性。此外,加大其科技投入,能够不断提升系统的识别风险能力与控制风险能力,银行通过数据分析,对客户群体、消费习惯、消费信息、还款能力进行分析,对客户的风险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使信用额度的调整具有有效性与针对性。通过对客户的系统跟踪,可以提升银行卡的风险预警能力。
(四)加强对银行卡的不良透支进行催收的工作
打击违法套现行为,设立系统模型,利用数据挖掘的技术来分析数据的特征,锁定违法套现的商户,进而对其取消特约商户的资格。同时要积极获得司法部门的支持,利用法律手段,追究套现行为的法律责任。此外,通过针对性、系统性的不良透支的催收方法,提高其催收工作效率,从而减低催收的成本。
(五)银行机构要加大银行卡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用户自身要加强安全防范的观念与意识
银行机构方面,不仅要通过指南小卡片、宣传手册、柜面指导等,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引导员、保安、大堂经理的作用,对持卡人进行银行卡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工作,告知持卡人在进行银行卡密码的设置时,要以雅规律性与易记性作为原则,在POS机、ATM机等机器上输入密码时,要注意安全,养成良好的日常用卡习惯,加强自身抗风险、反诈骗的能力。客户在进行银行卡申请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应该建议客户设置银行卡短信的服务功能,以便客户能够及时了解卡内资金的变动情况,同时这样也有利于卡片在丢失与被盗或者资金被盗以后可以及时发送短信进行银行卡挂失。此外,银行机构应该把曾经卡片或者资金被盗的案件,通过短信的或者新闻媒体的形式,及时地通告持卡人,防止客户因为贪图小便宜或者偏听轻信而上当受骗,造成损失。加大银行卡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让不法分子原形败露,对打击银行卡犯罪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莫志芬.当前银行卡风险的主要类型及防范[J].时代金融,2011,1
[2] 张霞.论银行卡风险防范与控制[J].河北金融, 2010,1
[3] 朱青.论银行卡风险特点成因及防范[J].金融与保险, 2010,10
[4] 埃文斯等,中国银联战略发展部译.银行卡时代:消费支付的数字化革命[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
[5] 刘一展. 银行卡业务“伪卡欺诈”法律风险及其防控[J].浙江金融, 2010,
(作者单位:阜新银行太平支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管理和发展下一篇:金融生态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