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城区宣师一附小现有3 个教学班,1441名学生,81名一线教师,其中任教社科类相关学科专兼职教师31人,约占学校全体教师比例的42%。2001年,学校被命名为北京市科技示范学校。2008年,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学校2008―2012年新的五年科技发展规划,调整了原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成成员,以此有效整合学校各部分的资源,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
学校认为,小学生正处于对科技充满兴趣的阶段,是实施科技启蒙教育的良机。基于以上的认识,学校在保持原有科技特色基础上,突出对全体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建立“基础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数字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四个课堂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将科技综合课程和科技文化活动纳入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继续开发校本课程,实现利用学校信息资源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建设数字化课堂的目标;继续通过校本资源的开发与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向科技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支科技专业辅导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在辅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效果上达到两个提高: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科技普及活动覆盖率,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伴随学校规范化办学工程的落实,加大对学校科技设施的投资,预计建设一座较为先进的科技综合训练中心。
学校将科技综合课程和科技文化活动纳入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为“创设适合每一名学生的科技教育”提供课程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每年至少两次的劳动基地实践、关注重大主题开展的特色科技夏令营与冬令营、走出国门科技之旅等已成为学校科技品牌课程,实现了学校“创设适合每一名学生的科技教育”的目标。学生在不同的科普课程中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兴趣、寻找自我发展空间。
2010年4月,学校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彩虹行动伴我成长科博会”,在班级准备、校级选拔的基础上,科博会当天有1个科普剧、19个科学小实验、20名故事员、102名航模选手、108名赛车手和144名海模赛手,以及214件科技类作品参加了展示。在学校提供的平台上,学生们零距离感受科学的神奇与奥妙,亲身体验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现中创造的过程。
学校形成了科训研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建设了一支科技专业辅导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除此之外,学校持续稳定的科技教育专项投入和支持为科技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保障。
近3年的科技工作,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学校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加大力度,营造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校园环境。■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留学生量词偏误分析下一篇: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