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香港被誉为国际金融中心己有一段长时间,银行业身为金融的一份子实在功不可没。这篇文章会讲及香港政府为保持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宏观政策目标、香港成功地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因素、面对甚么环境转变及如何突破传统,与时并进。
关键词:香港银行业;银行;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10-01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投身银行界已经差不多四个年头。由最初担任的银行柜台服务主任到现在的财富管理职位,过程中的确学习及体验到不少东西。藉今次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及介绍香港的银行业。
最初我加入银行的时候,通常是按资历受雇为柜面服务主任。柜面服务主任直接与顾客接触,提供所有柜面服务,例如:负责接收支票、现金及其它金融票据,并兑现支票和支付提款单。另外柜面服务主任亦需向客户推销银行的产品,所以我由这个阶段已经开始认识及接触银行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接着,一步一步晋升为财富管理的职级。这职级针对零售银行业务的各个阶层市场,提供银行及金融服务。上层顾客可包括企业家、公司董事、专业人士及有财富积聚的长期客户。我们的工作是致力于了解客户需求及市场走势,以便提供各项银行产品及服务。完成市场风险的评估后,我们要向客户提供理财建议及作出投资指引。对于存款利率、外汇价格、黄金、股票及债券动向,我们都要了如指掌。所以作为一位财富管理经理是需要与时并进,紧贴市场。我觉得从事银行业是极富挑战性的。
分享完自己的工作经历,现在就介绍一下香港的银行业。
在香港的经济体系中,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银行接受客户的存款,运用这些资金投资获利,或贷款给客户或商号。银行亦提供外汇服务,及给予出入口商信用贷款,以促进对外贸易。除了上述各项主要业务外,银行还处理汇票、分期付款、保险、金融及充任客户的信托或代理人。随着时代改变,保险及金融已成为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香港被誉为国际金融中心已有一段长时间,而政府、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界过去亦有充分合作,发展和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但近年各方面的环境都起了急剧转变,香港政治实在有必要集思广益,定出策略,确保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能够保持甚至进一步强化。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适当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以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我们深信政府一向是采取负责和积极的态度去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政府一直坚持维持低税率的政策,以鼓励贸易和生产。香港凭着“一个没有贸易障碍的免税港、政府在经济方面干预很少、极低通胀、资金流动及对外投资障碍极少、金融与银行业限制极少、薪酬与价格干预很少、产权观念牢固、维持低程度的规管以及非常规市场活动很少”等的特点,积极不干预自由市场,因而连续第12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经济自由度指数获评为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系(200 年1月9日),此外,1914年廉政公署成立以来替香港改变贪污成风的气象成为廉洁之都,为公平贸易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成功吸引大量外资投入本港。
香港金融体系不论在风险管理、定价机制还是制订准则方面,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以配合内地在全球经济金融事务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香港金融管理局前任总裁任志刚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逐渐转向中国内地以至亚洲市场,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具备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吸引国际金融活动在港进行,甚至发展相关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区内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除此之外,可以留意的是行政长官曾发出一份公开文件,在阐释一些权责问题时表明:“财政司司长须负责订定宏观政策目标,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则负责制订具体政策,以达致该等目标,并适当地透过监管机构和其它组织落实这些具体政策,及监察有关的推行情况。”大家亦可能留意到,财政司司长于同日亦发表了一份《金融事务及公共财政的政策目标》文件,内里清楚订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宏观政策目标有四个:
1.为公平、开放和具效率的市场维持适当的经济及法治环境,包括确保香港的法律继续提供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2.透过促进国际金融中介活动及吸引外国资金来港,进一步提升香港金融服务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3.发展支付结算及交收系统,使国际和跨境金融活动能安全及有效率地在香港进行;
4.加强企业管治标准,以加强国际间对香港金融市场的信心。
财政司司长这四个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宏观政策目标是获得金融界和其它对这些政策有兴趣的人士广泛支持的,所以差不多半年来亦未见到有不同意见提出,有可能大家正等政府将这些宏观政策目标具体化。
作为金融管理当局的负责人,是有责任在政策具体化的工作上多提意见的。接下来就用这个机会解释一下的看法及金管局在这方面的具体工作,希望让大家既见树木,亦见森林。
首先从根本说起,先要了解一下过去香港成功地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因素。相信大家对这些传统因素已非常熟识,所以只简略介绍,这些因素包括以下8个:
1.良好的法治制度及独立的司法架构
2.有大量合适的人才
3.监管制度健全、尺度适中
4.简单的个人/公司税制,及低税率
5.政府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
.可自由兑换及稳定的货币
1.廉洁且高效率的政府
8.良好的工作及居住环境
这些传统因素,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石,缺一不可,各方面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保障这些因素能够持续下去。刚才讲过,近年各方面环境有着急剧的转变,对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产生了策略性的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转变有三个。
第一个转变是信息科技革命性的发展。第二个转变是全球化的大趋势,令各地的金融市场国际化。第三个转变是中国内地在持续改革开放下,国际金融需求日增的大趋势。
在这三个重大转变的影响下,如果要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便要跳出传统的思考框框,就转变趋势作出新的策略性部署。要强调的是,这不是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传统因素如法治和健全的监管制度等可以放弃;相反,要继续保持和强化它,但随着环境转变,要有新思维,与时并进。
可能大家都已留意到,在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工作上,一直以来金管局除了维持货币及银行体系稳定外,亦着眼于建设高效率及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1990年初用外汇基金票据计划去发展债券市场、90年代中期起兴建各种支付系统、及最近在人民币业务上的突破等。其实,金管局在金融基础设施上主动地下苦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适应这三个重大转变,作出前瞻性的部署,在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具体政策上尽了本份,作出贡献。
事实上,一个现代国际金融中心应有金融基础设施的理想模式,金管局自成立以来,一直将这个理想模式里面的组合成份,一个一个地兴建起来。可以向大家保证,金管局不是雅事找事做的,亦不是要与民争利,积极发展金融基建,正正是符合积极不干预政策的精神。信奉自由市场,但当自由市场未能产生符合大众利益的产品,政府便有参与的必要,更何况这些产品如支付系统、债券市场等都是达到基本法第109条的规定不可缺少的元素。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下一篇: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