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课堂上反复强调的知识,当时,学生似乎都“理解”、“掌握”了,可一考试学生却做错了;一道阅读理解题,学生写了很多,但不得要领,学生看了答案后觉得自己也想到了其中的内容,只是表述时不够到位罢了。学生也常常反映,语文课一听就懂,语文试题似乎比数理化题容易,可考试分数总是没有较大的变化,语文素养似乎也没有真正提高。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困扰着学生,严重影响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削弱了语文的魅力。而有的教师没有思考此类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也没有探求解决之道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更没有引导学生去反思存在的问题。
剖析语文学习中的“伪理解”
思考、研究语文学习中的“伪理解”现象,对提高学习效率,改进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伪理解”现象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仔细梳理,不难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造成的“一知半解”
这种情况在现代文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中常见,尤其是关于写作手法的一些概念。
以2004年全国卷Ⅱ诗歌鉴赏为例:“阅读张籍的《秋思》,试析张籍此诗中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细节”这一手法学生早已学过,概念应该烂熟于心,但现实并非如此,仍有不少学生找错或者分析错。通过交流,我发现做错的学生对细节的内涵理解模糊,一知半解,不明白文学中的细节不仅要“细小”,也要“传神”,两者兼备。而对于“传神”有什么含义从没有想过,不明白用细节抒情传什么神,细节写人传什么神。由于学生从小学就接触这一表现手法了,一直认为细节就是作品中所写的小事件、小动作,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它的真正含义。像“虚实结合”(2010年广东卷诗歌鉴赏)、“白描”、“欲扬先抑”(2001年湖北卷现代文阅读)等诸如此类的文学作品概念,学生的“伪理解”都是因为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则是因为第一次接触时没有真正掌握或形成了错误的认识,以致到了高中越学习越迷糊。阅读课上,学生常常答错,自由赏析时,所用概念往往不正确。
越是常见的、接触较早的知识,越是容易出现“伪理解”现象。这也提醒教师第一次引入某个概念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时机,科学举例,注意典型,适时反馈。
2.知识能力背景缺失导致的浮于表面
有些“伪理解”与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文言虚词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到了高三还分辨不出诸如“以”作连词和介词该怎样区别等问题,遇到课本上的文章还行,对课外文言语段的虚词往往由于缺乏语法分析能力而弄错。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越国以鄙远”中的“以”为什么是连词而不是介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中的“以”为什么是介词,“与”作连词和介词有什么区别,学生往往分辨不清。
教师的解说如果不从语法的角度,不把概念真正讲清,能力迁移就雅从谈起。我们只要多和学生交流,就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古今异义是用现在的常用义和古代的语境义比较;活用是文言现象,应该立足于文言中理解……当他们有这些知识背景,还会问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中的‘非常’现代汉语中也有‘不同寻常的’意思,为什么是古今异义?”“‘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不就是‘救活’吗?为什么要理解为使动用法”这样的问题吗?
知识背景的缺失靠教师的解说、学生的积累来弥补,而能力(听课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等)背景的不足就要加强训练了,其中,学生的听课能力尤其需要教师关注。
3.训练不足、深度不够形成的浅尝辄止
学生议论文写作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不会分析论证,常常出现“观点”加“例子”的形式。教师课堂上反复强调要扣住观点对例子进行分析,有时甚至师生共同研究、分析优秀文章的论证方法,但实际操作中学生还是难以掌握。这可能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教师没有传授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学生理解不深,更可能是因为训练不到位。
“伪理解”是语文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思维品质,更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学情,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切实做到以生为本。
探析“伪理解”的解决策略
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教师,准确把握学情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改进并优化教和学的方式
教学中,教师要多用归纳法,少用演绎法。学生初次接触新的手法、新的知识时,要通过典型内容归纳出来,引出概念。对已经形成定势的错误理解,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矫正。我们许多教师习惯教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前先总说本单元、本课的学习目标,要掌握的手法、能力等教学点,其实有时我们上过课后再总结归纳可能效果更好。课前出示这些具体的学习目标有时会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思考惰性。试想,当你告诉学生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虚实结合的手法,当课堂讨论文本的手法时,学生还用得着思考吗?
针对学生知识背景不足的学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储备的知识来破解“伪理解”。如对常见表达技巧,可以采用让学生为每一技巧举几个典型例子的方式来掌握:
托物言志――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乐景写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化静为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衬托――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景结情法――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有利于正确、深入理解。对于容易出现“伪理解”的内容,可以在班级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让他们自己深入探讨。
2.增强问题意识,优化问题设计,善于发现并及时矫正问题
练习是发现“伪理解”最有效的渠道。教师对待练习(书面和口头)要有捕捉问题的敏感、发现问题的睿智、解决问题的机智。在处理练习、作业时以学生讲解为主,不仅要答案,更要过程,不仅要说出答案是什么,更要说出为什么,我们从中窥见学生的理解,发现问题的思维误区。笔者处理试卷和练习资料时,一般先公布答案让学生自我校对,交流做错和不会的问题,然后由学生来逐题讲解,并且要说出得出结论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发现“伪理解”和教学着力点,最后我再加以总结、引申或扩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多活动、多交流、多展示、多质疑,是化解“伪理解”的关键。问题设计尽量以长回答句问题为主,少用或不用短回答句的问题,以便于发现学生认知误区和盲点。教师发现问题后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解决,或补充深化,或迁移训练。
有时,看似这一方面的问题,其根源往往在另一方面。例如,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景物描写对故事情节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回答2008年全国新课程卷《二十年以后》:“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时(答案:A.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B.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学生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伪理解”立即反映出来。回答2004年北京卷《雁阵》景物描写的作用时也是如此。表面看是因为对景物描写的作用没真正理解,其实主要还是对情节发展认识不够,不明白情节既有一步步走向高潮也有转换、转折的情况。当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知背景时,这一类问题也许就不会存在了。
3.注重语文核心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意识
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往往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有关。这就需要培养好问、善问的习惯和深入思考、积极探究的思维品质。
笔者借助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必修三《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表》,通过对“学习途径”、“学习计划与习惯”、“学习内容”、“学习个性”等项目得分情况比较,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撰写周记《改造我们的语文学习》之后,他们增强了提高语文素养的意识,“伪理解”现象明显减少。
“伪理解”是语文学习中必然出现的问题。随着它的不断解决,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式将不断改进,学习途径将更加多样,思维品质将不断优化,语文素养也将不断提高。■
□编辑 王宇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作业评语的专业性与教育性下一篇:加强班主任培训中“研究”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