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牙齿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重点研究为什么掉牙,虫牙是怎样产生的这两个问题,了解爱护牙齿的知识。
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交流,对合作交流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获取信息、调查的简单方法。
3.使学生体验到交流、探究、分享的乐趣,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主题
课的开始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成长过程中身体的变化,让孩子们体验成长的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今年几岁了?(8岁)哦,时间过得真快,现在你们已经是2年级的小学生了。还记得你们刚刚入学时的样子吗?那时候你们才 岁,个子小小的,说话慢慢的,谷老师看着你们一天天成长,心里特别幸福,你们也关注过自己吗?能跟大家说说你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了吗?
4张儿童成长过程中图片的出示,激发了学生美好记忆,自然地把学生关注的目光转移到牙齿的变化上来,水到渠成地揭示主题。
二、提出问题,归纳整理
师:先让我们用小镜子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牙齿,也可以和同桌互相看一看,看看你的牙齿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问题。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也一定有不少关于牙齿的疑问吧,请你和你组内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一下,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关于牙齿的问题。
三、深入探究,揭示答案
通过师生的交流、学生的猜测以及多媒体的运用,解决“为什么掉牙” “为什么长虫牙”这样两个问题。
通过医生采访的录像阐释“为什么掉牙”,从中渗透寻找答案的方法。再通过老师的询问“听了医生的话,这回你明白了吗?你愿意用简单的话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在这个年龄会掉牙呢”?让学生内化成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调查班级里同学长虫牙的数量和虫牙的特征,引起学生对虫牙的关注,并猜测虫牙产生的原因,再通过视频动画揭示答案。“看来,虫牙并不是真的有虫子,而是牙齿被细菌腐蚀了,我们班有这么多同学都有虫牙,你们是不是也有不好的习惯呢?你知道还有哪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对牙齿有害呢?正确的应该怎样做呢?”引向学生对爱护牙齿的关注。
四、课堂延伸,总结分享
制作“爱牙小贴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回家之后,请你创作一个关于牙齿的小故事,可以写出来,也可以画出来,下次的综合实践课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创意,你们说好吗?”
评析:
(沈旎: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中心兼职研究员)
看了谷丽老师的课,被其教学中满溢的爱意感染,越发对谷老师的课堂充满向往。
“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 在这堂课中,能够感受到谷老师对教学技术的超越,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语言的组织等方面,处处都能寻拾到谷老师对孩子的关爱。
谷老师的课有趣。放下当前对所谓知识和技能的急切,带着2年级的孩子们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从容地探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我的牙齿,研究关于“掉牙”和“虫牙”的问题。一句“你们也关注过自己吗?能跟大家说说你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了吗?”引发学生对自我的兴趣,接下来“先让我们用小镜子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牙齿,也可以和同桌互相看一看,看看你的牙齿是什么样的?”任何知识只有与孩子自身生活相联系,才能唤醒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谷老师的课堂释放着对孩子的爱意,孩子们学着怎么关心自己,感受着教学对成长的关怀。这种自我的关心是将来孩子们对他人、对世界表达关心的起点。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习惯性地用成人逻辑和思维方式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孩子学着成人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学习,孩子们常常不得不说一些“大人话”,用成人的方式做事。谷老师的教学设计从自我观察开始,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最终形成结论,一直秉承着儿童的视角,方法的引导隐在雅声处,充分尊重孩子的逻辑,带着孩子们做孩子能做的事情。
研究“掉牙”问题时,在向学生提供老师采访医生的录像后,谷老师问:“听了医生的话,这回你明白了吗?你愿意用简单的话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在这个年龄会掉牙吗?”这个设问不仅要求孩子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更巧妙地鼓励孩子们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属于自己的,哪怕是童稚的理解。在引导孩子们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同时,给予孩子们具体的指导,搭建了学习的“脚手架”,使关于“虫牙”的调查变得简单具体,成为一件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的快乐的学习任务。孩子正是在这种尊重和鼓励中发展着学习的能力。
这一节课,谷老师没有对固定外在答案过多的纠缠,更在意孩子们的想法和表达。更多的时候,谷老师用询问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用肯定句来表达自己的赞赏;运用课堂交流对话,为孩子们营造出充满安全感和期待的学习氛围。
教雅定法,谷老师循着爱这条贯穿教学始终的红线,正一步步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编辑/魏继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索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下一篇:浅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