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分类号】R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2-3183(2011)12-000 -0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治疗的进步,虽然能挽救大部分的病人生命,其死亡率仍然较高。从前主要为开颅手术,创伤大,如今倾向微创手术,创伤小,效果满意。2009年 月~2011年8月我科采用颅内或脑室外穿刺引流并尿激酶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8例,女182例,平均年龄51岁(44~1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意识障碍按照GCS评分 ~8分211例,8~10分92例,11~15分21例。全部经CT证实,出血量38~100 ml。其中基底节区293例,脑叶91例,破入脑室者121例,第Ⅲ、Ⅳ脑室铸型者21例。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8 小时,最长4天。
1.2 手术方法:CT定位选择血肿最厚处为穿刺点。根据血肿中心与穿刺点的距离选择合适的一次性血肿腔引流装置,规格根据血肿腔血量的多少来定,电钻动力钻孔,穿透硬脑膜,缓慢将引流管推进至血肿中心,抽出血肿腔血量的1/3左右,雅菌生理盐水等量置换后,固定引流管。术前根据血肿大小选择放置一根或两根引流管,破入脑室者,可行侧脑室引流术。我科采用乳胶引流管,柔软,对脑组织创伤小,术后2 h尿激酶2万单位溶于2 ml生理盐水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2 h后开放引流,每12 h 1次,严格雅菌操作。经反复注入尿激酶和引流,动态复查CT脑扫描,观察血肿清除及脑受压反应情况,确认血肿消失,即可拔管,连续外引流5~1 d,拔管后若为脑室内出血,还应反复做腰穿或行腰大池引流术,放出血性脑脊液,至脑脊液雅色透明,压力正常为止。
2 结果
术后24 h复查头颅CT,10例原出血灶已基本排空,115例原出血灶所剩1/3,另有2 5例原出血灶所剩1/2,分别在术后5~1 d内逐渐排空。有3例并发急性心衰死亡,2例并发肾功能衰竭死亡,另有1例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肺部感染,于术后12 d死亡,1例颅内感染死亡,其余病情逐渐稳定,多数出院时能在他人扶持下行走;19例术前肢体偏瘫,肌力0级者恢复到Ⅲ级、Ⅳ级不等,有8例仍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其中伴运动性失语者2例,转入内科治疗。
3 讨论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有大量的报道。由于开颅时间长,失血多,所引起的损伤、水肿反应重等使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致残率高。脑出血早期破裂的血管主要靠血肿压迫止血,当开颅清除后使脑内压突然降低,压迫止血作用消失,易使原发出血灶再出血。开颅手术需要分开脑组织暴露血肿,等于2次损伤,加重了对局部硬化小动脉的牵拉和扭曲,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危险性。
本组390例患者采取颅内血肿腔穿刺引流术,一次性直接穿透颅骨及硬脑膜后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运用尿激酶溶血以达到溶解血凝块,解除脑室梗阻,充分引流的目的,手术操作简便,脑损伤轻微,
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者。高血压脑出血已破入脑室者,死亡率极高,置管引流不仅要引流血肿腔内的血肿,也应引流相应脑室内血肿。尿激酶溶血是解决脑室梗阻的关键。此类病人如不及时清除脑室积血,尽快解除脑室循环的梗阻状态,往往由于脑压急剧升高使病情在短期内恶化。尿激酶引流时机的选择,一些人认为宜在血肿形成后 ~8 h超早期进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多数学者认为急性期病情不稳定,有再出血可能,并主张在亚急性期、慢性期进行血肿引流术。本组病人来院时一般先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转住我科,手术多在1 d后进行,术后很少发生再出血。
作者单位:253500 陵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下一篇: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