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二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地理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他们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集热板要朝向南方?从我国开往加拿大的船只传统的航线为何走低纬度地区?为什么过年南方人吃汤圆而北方人吃饺子?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提问,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地理教材既不同于科普读物,也不像文艺作品那样感人,而文字简洁,综合性强,往往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务必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们讲“洋流”一节时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我国明朝时的三宝大监郑和下西洋时为什么选在冬季出发,夏季返航?为什么从英国出发的邮船通过大西洋要比从美国出发的邮船多花时间?1992年一艘从香港出发的货轮在太平洋海域遭遇风暴,船上近三万只塑料玩具鸭坠入大海,漂浮在海面上,形成一支庞大的鸭子舰队,并随波逐流。随后几年,玩具鸭先后抵达印尼、澳大利亚、美洲等地,平均每天漂流七英里。有人预测,其中的一万多只玩具鸭组成的小鸭舰队在海上漂流了15年后,将于2001年抵达英国海岸。是什么动力使得这些玩具鸭从太平洋漂到英国海岸的?对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都会乐于思考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有趣
地理教学,雅论用什么形式或方法,几乎同时都要有教师的生动语言。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事物是未经感知过的,在教学中需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诗词,则能把一堂课上得诗情画意,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增强学生兴趣,令学生神往,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学“水循环”时,我用了杜甫的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入新课。引用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山地垂直地带性。引用“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来说明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兴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如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难点时,播放利用电脑制作的模拟演示教学软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配上简洁的解说词,再辅以一些形成性练习加以巩固,学生注意力集中,印象很深,学得兴趣十足,掌握得也比较牢固。
五、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当我们讲解“地球的公转”时,不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感到理解困难,一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更是如此。为此,我在讲完有关的内容后,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0,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再进行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注意对地理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强记忆,提高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表一定空间位置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我们通过阅读观察就会发现地理事物的形成规律。因果依属关系普遍存在,因此,要善于启迪学生通过由因导果,由果索因的方法,具体总结它们的因果规律;善于分析地理成因、因果规律,就能巩固分布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掌握知识就会得应手。例如,对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寻找内在联系,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终年以上升气流为主,形成赤道多雨带和温带多雨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终年以下沉气流为主,形成副热带少雨带和极地少雨带;西风带来充沛降水,信风往往使天气晴燥等。这些规律的形成,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供了一个必然的记忆条件。
六、善用地理比较方法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在教学中,在总复习中也被广泛应用,这是地理课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地理课题研究的地理环境虽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又极具地域差异,在地球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区域,区域内的各自然要素、经济发展也有明显的不同。运用比较法,目的是寻求同类事物的异同,在掌握共性的同时,突出个性的特征。也有利于减少头绪,减轻学生负担,以加深印象。如复习秦岭―淮河这条重要分界线时,就可用综合对比来复习。如下表:
通过比较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所学,深化所思,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刻,从而激发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地理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责任编辑 黄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古典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探索下一篇:浅谈地理课堂“智慧教学”的“三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