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2011年以来,温州出现了企业主跑路的情况。对于企业主的跑路,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都把矛头对准了银行,认为这种现象是银行贷款难造成的。对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对企业主跑路的情况进行深刻的剖析,以寻求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一些对策。
主题词:中小企业 倒闭 剖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209-02
2011年以来,发生在温州的中小企业主跑路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10月4日温家宝总理也专程到温州调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并召开了中小企业座谈会。从这次企业主跑路的情况来看,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普遍把引发这种现象的矛头指向了银行,认为企业主跑路是银行贷款难造成的,因此要大刀阔斧地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笔者认为,造成温州的企业主跑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主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和银行等多方面的原因所致。现剖析如下:
一、企业主跑路的原因剖析
1.企业的原因。一是中小企业老板投资冲动强烈而导致盲目投资。很多企业过度融资、过度对外投资、过度对外部担保。项目的需求资金大大超过了预算,项目又不能按期取得回报,导致资金链断裂。温州人被冠以胆大,长期“抬会”的风俗,民间借贷风气尤为严重,到处举债投资。这种思维和投资的方式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创业成功率高,谁的胆子大,谁就能成功。而一旦进入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进入滞涨状态下,企业进入精细化经营,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和投资,需要长期管理改进来节约成本、提高技术含量。那种靠拍脑袋、靠大量借贷,没有任何风险评估机制下的赌徒式的投资必定遭遇重创。如某集团虽然2011年眼镜产值达到2.12亿元,但近年来的业务还包括太阳能、光伏、房地产等产业,曾投下五六亿元巨资,建起3个太阳能生产基地,但光伏发电成本回收缓慢,房地产业遭遇楼市调控后,巨大的投资规模将信泰推到了资金链断裂的边缘。二是中小企业实体经济空壳化。有些企业家丢掉专心做事的优点,对新兴技术不感兴趣,浮躁不堪,喜赚快钱。80年代温州人,长期兢兢业业对自己的领域进行专研开发,能潜下心来,在相对有技术含量的机械行业、电器行业、阀门行业都能获得比较高的成果。对技术对事业热爱超过赚钱的狂热。而现在,部分创业主体10后、80后温州人,都希望快速赚钱,快速发财,还要赚大钱,根本没有心情沉下心研究什么技术,对新材料、新技术、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行业等均未涉及,只有少数温州企业坚持在专业的领域慢慢发展。更多人希望在传统行业、投机行业、奢侈品行业捞得第一桶金。因此一些企业虽然貌似还在经营主业,但随着利润空间的挤压,背地里却以主业为遮掩,把重心转而投向房地产、大宗资源和资本市场,炒煤矿、炒房、炒金、炒股、炒棉花、放高利贷等等,在这些炒作资金里面不全部都是温州人自己的钱,雅本投资的现象普遍,三角债关系一旦资金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其他环节的资金马上出现“多米诺反应”。三是企业主道德风险引发的危机。温州的中小企业大都从家族作坊发展起来的,实行的是家族式的管理,企业的主要职务由家庭成员担任,经营决策权集中于企业主,由于历史原因,温州的一些中小企业主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家族式的企业管理,缺乏相对有力的监督力量,以致有些企业主有不良嗜好还难以制止。攀比风严重,把心思花在个人奢侈享受,赌徒心态严重。私有经济发达,老板数量众多,导致了温州攀比风盛行,一些企业老板没有把钱投入公司进行再生产和技术研发、改造,反而是举债去买多辆豪华轿车、买豪宅,奢侈消费,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攀比风盛行之后,随之而来是奢侈浪费风盛行、赌博之风盛行,赌博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攀比的升级。因为真正不把钱当钱,就去赌博了。一些企业由于赌博造成公司资金困难,甚至卖掉公司的也不在少数,而赌博赢来的钱,多数都贡献给宝马、奔驰、保时捷的车行了。所以赌博是双输,雅论赢和输,社会财富会迅速扔掉奢侈品消费中去,受益的只有国外的奢侈品厂家。如江南皮革董事长黄某由于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出逃,个别企业主为全家办理了移民,为自己跑路铺设准备条件。
2.政府的原因。这次的企业主跑路,很少听到有人说政府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包括政府自身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对企业跑路会产生影响,笔者认为从政府的层面来说:一是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竞争性领域,利润较为微薄,同样的税费占各自利润的比例,大企业要明显低于中小企业。由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妇女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联合发布的《2011年千户民营企业跟踪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除了成本上升、企业融资难等老问题外,民营企业家还普遍反映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在这项调查中,对于当前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情况,有超过八成的民营企业家认为“很重”或“较重”。另外,对于“企业一年来向各级政府交纳国家规定以外的收费、集资、摊派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情况”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选择“1%以上”的民营企业占23. %。二是受投资环境因素制约。温州这几年土地价格非常昂贵,土地供应非常紧张。部分发展期企业、科技型企业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后,急需土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档次。因此纷纷外迁台州、福建、青田、松阳等政策性较宽松、厂房租赁价格相对便宜的地区,温州大量企业的外迁、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和矿业,经济发展呈现出“离本土化、离制造化”的态势,导到产业空心化的趋势越发明显。据统计,110万温州人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创办的商品交易市场达500余个,拥有40多万个营销网点; 0万温州人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业,设立境外企业500多家,创办市场15家。在外温州人一年的商品销售量,相当于19个“华夏第一市”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年销售总额。230万闯荡世界的温州人,已经一年创造工业产值3000亿元以上,贸易销售额超过 50亿元,相当于一个温州GDP水平。而这些企业具有两头在外的特征,即生产经营在外、税收缴纳在外,而融资又在温州本地。这些企业占用了相当部分温州的贷款资金和民间资金,使资金服务中小企业的覆盖面有所影响。三是受国家宏观形势的影响。随着近几年CPI指数的不断攀升,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用工成本上涨,原材料上涨,厂房租赁成本上涨等,使部分企业经营较难。
3.金融机构的原因。一是对企业的贷款资金用途监控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有调查显示:温州的中小企业不是缺钱,而是企业主缺乏将钱用于生产经营、转型升级用途上。用几个数字说话:温州2010年的GDP为2925亿元,截止2011年 月末全市人民币贷款5 11亿元,如加上大量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国内信用证议付、信托贷款等其他融资方式,温州企业的总体融资规模不下于1000亿元,融资是GDP的2倍多。虽然银行实行了“三办法一指引”,对银行的资金的第一手资金用途进行监控,但是对资金后手的用途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使其资金仍然流向于股市、楼市等非实体经济。二是银行对优质的大企业存在“抢食”的现象。对大型企业各大银行重复“授信”,使信贷资金不断向大型企业倾斜。同时,中小企业往往大部分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薄弱、信用等级偏低等瓶颈,银行认为贷款风险较高,贷款利率定价偏高,企业的负债和利息增大,企业负担不断加大。目前企业实际的融资成本已经达到15%~20%,而一个正常企业的回报率在10%左右。三是中小企业贷款存在担保难。中小企业要取得银行贷款,就要具有一定的抵押资产或相当实力的企业进行担保。但实际上,愿意为中小企业担保的不多,即使有些企业愿意担保,但符合银行条件的担保企业也为数不多。另一方面,目前抵押物仅限于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很多中小企业土地多为集体、国有划拨土地,雅法落实有效抵押。专利权、排污权、商标权等由于“登记雅门、交易雅市”,未得到融资应用。
二、走出困境的对策探讨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温州对中国来说,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前沿,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拓荒者,因此,通过这次危机后,要使温州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必须拿出“组合拳”,笔者希望温州要在这次危机中认真总结,化“危”为“机”,切实提升理念,要从把温州打造成中国民营经济的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高度去思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实体经济的发展来做强做大温州的当地经济,而不仅仅是把眼光盯在打造一个金融改革的试验区上。
1.企业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努力促进转型升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走出困境的必然之路。企业的转型发展就要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推动增长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经营管理创新推动增长上来。一是要引导企业做强做优主业。一个企业要真正成为永久牌的企业,必须先“强”后“大”,先“专业”再“多元”。企业的主业不强,就好像大楼的地基不牢,这种情况下再盲目搞“副业”、铺摊子,只会加速大楼的倒塌。因此要利用社会力量动员企业专心经营,静下心来,把主业做专、做精、做实,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确保企业沿着科学的方向转型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前沿的温州,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引领者、海洋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布局、强大的民间资本支撑、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加快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二是要加快技术改造与创新。产业的转型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实质是产业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这种创新与转变关键是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加快技改步伐,实现从数量扩张到品质竞争与效益提高的转变。要把企业的竞争优势转到依靠技术进步与质量、服务上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主动与大企业建立协作关系,依托大企业和骨干企业拓展自身的市场,走出低层次竞争圈子。三是要集聚人才提高中小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要摒弃家庭式的管理模式,积极吸纳和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运行监督机制,严防企业主道德风险,优化管理方式,夯实管理基础,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科学治理结构,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2.改进政府的服务职能,着力做大温州总部经济。政府要着力加大对中小企业帮扶力度,针对当前发展的情势,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服务,做大温州总部经济,全力帮扶企业发展。一是要为中小企业减负快跑。政府要不断完善税制结构,落实减税缓税的相关政策。暂停部分收费项目和降低收费标准,减少行政干预。加大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费用的加计抵扣政策实施力度。落实检验检测、产品鉴定、项目验收等相关费用的减免政策等。落实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助推中小企业轻装上阵,拓宽中小企业的净利润空间,让这些留存利润更多的用于企业运营、转型升级,或者员工加薪方面。二是要加大对企业开拓市场的支持力度。利用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强服装、鞋业、汽配、合成革、汞阀等温州龙头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引导其进入龙头企业配套的营销网络,加快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换。利用政府的力量,发挥在外温州商会和世界温州人营销网络优势,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占有率。三是要加强政府引导和强化服务。发挥招商选资的作用,全面跟踪科技创新动态,把好项目推荐给好中小企业,并做好配套服务。政府部门要建立几个相关产业领域的专业团队,对国内自主创新动态、国外技术领先者、国内外的潜在投资者,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研究。并对这些高科技产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技术前景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助推传统企业转型发展,使政府成为市场制度的供给者,企业成为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者。四是要引导民间资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民间财富管理中心”的组织形式、专业化程度、风险控制技术、监管管理、债务追索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广开融资渠道,盘活、规范民间资本,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使之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阳关渠道”。
3.银行要加大帮持力度,努力与企业共度时艰。一是要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设立专项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专职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机构,设置专项考核指标,确保中小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行业的区域监测力度,突出对创业型、创新型、外向型、配套型、品牌型小企业的支持。配合温州市政府确定的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化信贷投向,以信贷资金杠杆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二是要主动减轻企业财务负担。积极主动让利中小企业,向上争取专项信贷规模,下放利率风险定价权。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求,发展前景较好、信用较好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降息让利。对经营困难但管理规范、主业突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不上浮或少上浮,减轻企业财务负担,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三是要推进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创新。深化抵押担保方式创新,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与政府部门共同理顺动产、知识产权、商标权等抵押登记、管理问题,积极试办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设备按揭、专利权抵押、商标权抵押、知识产权抵押等贷款,综合运用信用贷款、联保贷款、抵质押贷款多种担保方式的组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使银企双方共同获得利益和发展。四是要加强信贷资金的监控力度。进一步落实贷款新规。全面落实“三办法一指引”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受托支付制度,落实贷后管理职责,加强贷后管理,严格监测信贷资金走向,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田俊荣.国内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税费负担重,近半利润上缴.人民日报,2011.11.14
2.张学庆.拷问温州跑路老板.理财周刊,2011.11.1
3.朱剑红.报告显示超八成民营企业家认为税收负担很重.人民日报,2011.11.21
4.温州拉闸限电“一刀切”,企业面临生死抉择.浙江之声,2010.10.12
5.坚定不移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今日浙江,2011
.温州人力量大集结―写在内外温州人互动发展大会召开之际.温州日报,2010.2.21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龙湾农村合作银行 浙江温州 325000)
(责编:吕尚)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当前政府绩效管理问题探析下一篇: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