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技术政策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890|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639
发表于 2020-7-5 13: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从云南省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后林地及其信息管理的需求出发,论述了建立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必要性,分析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目标任务以及建立平台的相关技术、政策措施.
  关键词: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转让;林地流转;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S15F32 .22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1-31 8(2011)03-004 -03
  
  Technology Policy of Forest Tenu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LI Jian-you
  (Ecology Branch of Yunnan 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 Kunming  50031, China)
  Abstract: In view the needs of forest land and i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fter the main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s in Yunnan province,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forest righ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was discussed. The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establis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platform were analyzed. Related technologies, policies and measures were proposed on the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establishing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Key words: forest righ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transfer of forest ownership forest land circulation Yunnan
  收稿日期:2011-04-11.
  作者简介:李建友(19 1-),男,云南嵩明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结束后产生了海量的、堆积如山的林权档案资料,随着配套改革的深入开展,林权流转、变更、登记、抵押及查询等活动使用林权档案的频率越来越高,建立林权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与林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以下简称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施林权信息的动态管理及网络化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1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1改进档案管理手段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结束后,通过落实均山到户、确权发证等林改政策措施,云南省将产生2 000万条左右的宗地区划记录,从严格意义上讲,也将登记核发相应数量的林权证.对这些资料及信息的管理是一个浩大的档案管理工作,若不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管理的难度是艰巨的.因为林权管理档案大多都是人工记录的纸质材料,用户想要了解这些数据情况,必须专门到县林业局请有关人员进行查询,有时候相关工作人员不在还要白跑一趟,即使能够查询到材料,由于纸质材料的数据难以及时更新,相关情况的实时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证.对浩如烟海的林权档案管理查询是一件十分繁重的工作.而建立数字化的林权档案,使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是解决此问的正确途径. 1.2提升林业部门服务水平
  在转变政府职能工作中,服务职能势必得到加强.林业部门通过建立林权管理系统平台将会拓展服务对象和服务业务范围,也将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主要体现在能及时统计当期的各类林权信息数据,为政府制定工作计划、政策等决策服务,解决手工统计时间长、准确性差的问题;能为财政、金融、保险部门及其它社会投资人投资林业提供辅助决策咨询,解决当事人自己提供信息信任度差的问题;能为林权权利人办理林权流转、采伐审批及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确保林权所有者的权益得到保障落实;能通过查询宗地相关信息,向林农提供造林、育林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解决林农缺技术的问题.林改后,更多的林业行政工作将围绕林权改革的成果来开展. 1.3方便公众查询及林权网上交易
  未来的林业管理体系将是面向公众及其它职能部门的多方位、多窗口的管理服务体系,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平台与这些部门实现信息化的沟通.同时,林业的管理服务职能也需要向公众及企业提供窗口,建立信息发布、查询、审核、审批等服务渠道,以满足政府、其它部门、公众及企业等各个层次对林业的要求.如金融部门发放贷款、保险部门受理林业保险、社会投资人投资林业等活动都需要了解掌握相应的林权、森林资源状况及评估价值等,相关部门通过林权查询系统可达到目的.在国内,浙江省实现了林农使用IC卡查询林权信息及评估价值,江西省南方林权交易所实现了林权网上异地交易. 1.4发挥林权管理的制度效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制度安排,其运行成本的高低及效益的好坏决定了此项制度的生命力.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各个环节的运行成本需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和服务,尽量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消耗.
  总之,随着林地使用、林业管理及林权流转模式等方面的不断改革发展,原来的林业管理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2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条件分析
  目前云南省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基本结束,工作重点转移到配套改革阶段,在此基础上来建立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2.1有利条件
  1)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树立了“五级书记抓林改”的典范,主体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走在全国前列,为配套改革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作为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贯支持.
  2)林业建设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潜力巨大.财政、金融及保险扶持林业的力度加大,社会资金持有人更加关注林业,林业要素市场十分活跃,对林改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需求较为强烈,也将为林业主管部门更好地履行服务职能提供先进的服务手段.
  3)以“3S”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技术日趋成熟,林业信息化将成为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在“3S”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初步成功,全省已有30多个县在主体改革阶段推广应用了林权地理信息管理系统,部分县安装使用了林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管理软件.时至今日,按使用单位的意见继续改进和完善了系统软件,技术上更加成熟,研发团队和系统操作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为下一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主体改革阶段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信息化办公设备,在硬件上可初步满足系统平台建设的前期需要,即林权数据库的建设需要.有一部分县已建设了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并与林权数据库实现了关联互动. 2.2不利条件
  1)主体改革阶段虽然统一了工作方法、技术标准和信息内容,但实际上在宗地区划成图、林权信息录入及档案管理技术手段上并不统一,导致各县主体改革结束后并未形成规范完整且数字化的林权档案,给今后的林权信息网络传递与查询造成困难.而且原档案中出现一些图、表、册不匹配一致,录入的林权属性数据丢失、宗地区划图遗失等问题,按新标准重做数字化建库的工作量巨大,林权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周期将会延长,也会影响林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的使用效果.
  2)按数字林业建设标准及要求来规范建设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就意味着对原来的主体改革成果要再梳理和再投入建立符合要求的数据库(主要包括林权属性数据库和地理空间数据库),这样做有“炒回锅肉”的感觉,甚至可能产生厌倦、反感情绪,影响工作的正常推动.同时,也存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适应的问题.
  3)建立数据库所需要的一些基础地理信息、卫星遥感资料、森林资源调查成果等分属不同部门所拥有、掌握,使用单位索取时有困难. 3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目标及任务 3.1建设目标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宗旨必须是以客户为关注的焦点,围绕市场和用户的需求进行配套建设,服务于用户.因此,决定系统平台建设及经营的具体目标是:
  1)对林改宗地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实时提供对林权证及宗地信息的网络查询.
  2)为林业主管部门对林地、林权管理、资源林政管理、林地流转及生态效益补偿等提供可靠的管理决策信息.
  3)为银行、保险部门及社会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林权及资源资产状况信息.
  4)按时限要求提供资源状况、经营状况统计分析报告及图表等.
  5)实现林地林权流转网上交易及审批. 3.2建设任务
  将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纳入林改配套改革并作为“龙头工程”来抓,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和考核,力争用1~2年时间初步建成,投入使用后再逐步完善升级.围绕系统平台建设目标,开发一套适合云南林权特点的林权地理信息系统及林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管理软件,用统一的工作方法、技术标准及信息内容,也就是用统一的林权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来规范全省的主体改革成果,以县为单位建立建成林权数据库,并逐步完善、规范运作,以推动数字林业的发展. 4技术政策要点
  1)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包括系统平台管理软件及系统平台硬件2个部分.从行政管理的需要可考虑省、州、县三级系统平台建设,以县级系统平台为基础.从工作流程及保密管理的要求考虑,每一级应用系统的网络必须设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从主要功能上要考虑林权及其流转管理和信息发布两大功能.
  2)成立长期稳定的系统平台管理软件研发机构或团队,专门负责针对云南省特点(包括今后的国有林改革)的林权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跟踪全国发展动态,提出适合本地的解决方案,承担系统平台建设与维护,并培训指导州、县两级的系统平台建设.
  3)整合现有建库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纳入云南省数字林业建设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相互兼容、整体推进.
  4)加强业务技术培训.鉴于该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及新技术推广应用所面临的困难,要采取分类分级培训的方式:①结合该系统平台建设工作部署及今后业务工作的开展,对业务管理干部进行省级动员培训;②结合系统平台软件应用及县级建库工作,对州、县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州、县级培训.
  5)建立省、州、县三级林权管理及交易服务中心,实现林权管理及交易服务工作的网络化及常态化管理.
   )结合配套改革的需要,研究通过网络建立林业部门与银行、资产评估、规划设计等单位的接口,实现信息共享.
  1)研发林权IC卡应用系统,林农可通过“一卡通”系统查询自家的林权信息.近期内要实现电话语音查询功能.
  
  参考文献:
  [1]胡正金.关于集体林权流转问题的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3):21-25.
  [2]何丹.浅析辽宁集体林产权改革配套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2009(2):181-184.
  [3]王志平,李耀翔,万道印.基于VB的森林资源数据采集系统构建[J].森林工程,2010,2 (1):12-15.
  [4]杨珂.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运用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2):53-5 .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芒市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东明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7-5 13: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7-5 13: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