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697|回复: 3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61
发表于 2020-7-5 19: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文章针对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惯用的模式,指出其存在的问,在作者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艺术设计“两段式交叉互动点评”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基本要求,并在其经验基础上归纳了课堂教学情景,旨在对提高艺术设计教学效果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问题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艺术设计 课堂教学 模式
  一、习惯与模式
  一直以来,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安排大多实行单元制,例如,某一门课的学时数是 4学时,那么就得安排4周集中上完本课程,所以 4学时的课程习惯地被称为4周课,每周4天(一周5天工作日中的周五或周一用来学其他文化课程),每天上午或下午连续4节课,这几乎成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安排的习惯。笔者于1989年1月硕士毕业留校从事艺术设计教学20多年来,觉察到这一课程教学单元制的安排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课程授课计划仍然以 4学时(4周)为例,大多把4周分成两段安排教学。第一段:先用几个学时连续讲授本课程的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一般规律、基本原则、程序、方法等等);第二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或是再根据教学内容将4周分成若干单元,再将每单元分成两段,同前面一样。这种先授理论后作业、先教师后学生的两段式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似乎成了一种固有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习惯模式。
  
  二、现状与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课程教学大多分成两段,即先授理论后作业的两段式。然而,第一段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一般规律、基本原则、程序、方法)教学,学生印象不深或在不经意间被忽略,忽略了作为指导艺术设计实践的最基本的基础理论的学习;第二段:学生做作业,学生大多会先查找参考资料,喜欢看图片,不习惯读文字,所以查找参考资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查找图片参考资料。事实上,艺术设计不是纯感性的,也不是没有规律的,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与设计实践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但这些在不经意间被忽略了,这忽略也成为了一种习惯。长此以往,一些问题在学生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由于一些学生缺乏基础理论和设计方面的交流,所以对参考资料只求感觉不求理解,作业只求模仿不求创新,或是只求形式不求内涵,或是只求结果不求过程。即便苦苦追求创新也通常是不理思路,误以为基础仅仅就是技法,甚至误认为设计仅仅就是技法。这些已经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甚至已经影响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体会与思考
  能不能在艺术设计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做一些调整?探讨一种新的模式,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之一,从而追求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培养质量。笔者几乎每年都给学生上毕业设计课程,学生在整个1周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状态比较好,其间一些体会归纳如下。
  从“品评”入手,强化基础理论。利用大量的艺术设计资料,开展艺术设计实例“品评”,要求教师具有较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在“品评”中轻松自然地温习基础知识和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以克服艺术设计类学生排斥基础理论学习的不良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基础知识对艺术设计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和运用,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充分理解艺术设计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引发课堂辩论,让每一位学生都兴奋起来。不论是经典的艺术设计还是学生的设计,不论是成功的艺术设计还是失败的艺术设计,都可以是课堂“品评”的对象。每次“品评”的程序为“学生――学生――教师”,学生的品评必然引起课堂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要求教师细听并最后做出裁决、阐述理由。每一次的辩论能够活跃学生思想,锻炼学生反映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个个聚精会神、思维敏捷、争先恐后,50分钟的课堂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倾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鼓励创新。每一次课堂要面对十几位或二十几位思想各异的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同一主题的设计进行思考。设计的思路、方案是各异的、个性的,这是做艺术设计的追求。但这给教师增加了指导的难度,这些个性的设计中有太多的稚气、太多的异想天开,要求教师不能因此随意扼杀学生的想法,而要耐心倾听,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图。只要合理、只要有创新的火花,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去实现其设想,鼓励创新。让学生领悟设计是创造而不是重复,使学生享受设计的快乐,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归纳课堂教学体会的基础上,笔者设想把前面谈到的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将“先授理论后作业,先教师后学生”的“惯用的两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调整为“先品评后理论、先学生后教师的反复交叉的经典作品点评和学生作业点评”的“两段式交叉互动点评课堂教学模式”,即第一段经典作品点评和第二段学生作业点评。
  第一段,经典作品点评。基本要求:1.课前,教师依据课程的基础理论(尤其重点、难点),收集大量相关经典作品的图片资料,设计课堂图片点评次序。2.课堂上首先由学生点评,因学生在点评中带出问题,教师根据问题有目的地引入基础理论,运用基础理论进行点评。生生互动、生师互动,反复交叉进行,以完成相关基础理论的讲授计划,实现其强化基础理论的目标。课堂教学的情景: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前,要求对预先编排好的经典图片进行点评,起初学生表现出:1.好奇、兴奋、凭感觉、跃跃欲试;2.好奇、紧张、唯恐被提问;3.不论主动还是被动,点评的水平很接近,其缺点是不够到位,大多是凭感觉点评。但经过几次点评之后,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吸收了有关的基础理论,并能够运用基础理论理性地品评设计,学会了欣赏经典设计,学会了品评设计。这一点很重要,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经典设计实例,就相当于没有见识,那也不可能做好设计。
  第二段,学生作业点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1.规定学生上课时带作业电子稿,采用投影仪等设备进行交流;2.每一位学生都必须上讲台公开自己的设计和设计过程,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并倾听同学和教师对自己设计的点评以及回答同学和教师的提问,提倡学生大胆地各抒己见、提倡辩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兴奋起来。3.学生们的设计及点评难免幼稚、不成熟,此时教师要有策略地给予肯定和否定,并阐明其理由,以避免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课堂教学的情景:学生虽适应了点评,但开始点评自己的作业时又是另一番情景。1.一开始不好意思,不习惯在课堂上公开自己的设计及设计过程,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不敢公开点评其他同学的设计,唯恐影响情绪。2.在老师的鼓励与引导下,学生明显兴奋起来,从没有想法、没有思路、没有语言,转变为积极、争先恐后地点评。点评越来越中肯,讨论越来越激烈。随着交流的不断进行,学生的设计思路越来越清晰,思维越来越活跃,创新的意识越来越强,设计越来越趋于完善。3.学生兴奋地享受着点评带来的进步和快乐,充分享受设计的快乐。4.教师也从开始的鼓励和期待渐渐变得兴奋起来,直到充分享受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快乐,享受学生进步带来的欣慰。
  其实关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是比较丰富的,这说明广大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也在为如何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质量开展了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笔者也希望能为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宗明明.德国现代设计教育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动力[J].教育研究,1991(9).
  [3]王晓红.大众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保障[J].中国大学教育,2005(5).
  [4]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当代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5]孙德兴,谈羽非.交流互动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
  [ ]杨寿堪.从教与学的关系看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3).
  作者张亚林系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余勇系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轩蕾)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潘鲁生设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启示
下一篇:如何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视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5 1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69

帖子

52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6
发表于 2022-3-12 2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74

帖子

521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4
发表于 2022-3-14 00: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南开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