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主体的价值实践活动中,价值观作为反映价值关系的社会意识对个体的价值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全球化浪潮和我国价值多元环境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价值冲突,形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时代性困惑。对于承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应面对现实需要,创新思路,切实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筹多元价值观,以“新集体主义”调节价值冲突,以社会大环境为教育背景丰富和拓展教育内容,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缓解大学生的价值冲突。
【关键词】:价值多元;价值冲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 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58-03
价值观本质上说就是在主体价值实践活动中反映价值关系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主体的价值活动过程,决定着其对一定价值关系的取舍和态度。因此,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对于个体的价值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我国价值多元环境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价值冲突,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混乱。因此,客观地分析当前社会价值文化的发展趋势,了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走向,并在此基础上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切实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价值多元化:当下价值理念变迁的一个基本趋势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一直倡导和奉行的是一元化的价值理念――集体主义。它强调的是国家和集体利益相对于个人利益的绝对权威性,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以集体为轴心旋转,在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关系时,强调“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认为“人应该为国家和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以其特有的号召力和导向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其独特的社会功能。时至今日,我国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集体主义仍是需要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价值理念,也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得以建构的重要支撑。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方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传统形式下一元化的价值体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多元化的价值诉求已成为时下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价值起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人们需要和利益的反映。因此,价值多元化局面的出现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形成从而导致价值诉求多样化的必然结果。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作为唯一的利益主体几乎垄断着全部的重要资源,并通过“计划”、“配额”等形式进行资源分配。社会成员只有进入国家的分配体系中才可能获得合法的社会地位和必要的利益保障。因此,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在当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性和开放性的,它要求各市场主体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行利益角逐。不同的市场主体根据自身的条件、需要和利益诉求开始自主地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为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此外,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西方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造成国内思想文化的激荡,也是当下价值多元化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全球化作为当前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联系。随着联系的加强和交往的不断深入,大量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的文化大规模涌入,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断激荡和冲突,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这种激荡和冲突中相应地发生变化。一方面,西方世界极力鼓吹的自由民主、个人主义等价值观以其特有的“魅力”俘获了部分国人的心,受到了他们的大力推崇,并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在与西方价值理念的不断碰撞中,我国传统的一些指导人们行动的价值原则和行为导向已不适应当下的生活语境和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在人们越来越多的冷落中逐渐消融。因此,现实中传统的一元化的价值体系不断分化,人们的价值理念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价值多元化成为当下价值理念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二、价值冲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性困惑
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时也是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我国加快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也必将伴随着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分化、重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由此导致的价值多元化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投射到高校中去,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体成长。在多元价值环境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心理的包容性。价值心理的包容性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多元价值理念的心理认同以及对新的价值观的接纳性姿态。大学阶段,通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大学生的个体思想异常活跃,观念吸收能力旺盛。一方面,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多样价值理念采取宽容的态度,赋予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鲜事物抱有极大热情,特别是对“新”、“异”思潮和时尚观念异常敏感。正是在这种开放的心理和宽容的态度作用下,大学生对于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有接受的可能性,致使其价值观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2)价值观生成的不确定性。大学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并未完全成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知识背景和人生经历,部分大学生观念“嗅觉”敏锐,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生活中青年大学生对于价值观念的变化保持着高度的敏锐度,具有极强的接纳性,他们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以确定新的价值理念,其价值观生成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向多种方向发展的可能性。(3)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由于价值观本身是一定群体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价值活动过程中,逐渐沉淀、升华而成的反映价值关系的社会意识,其必然观念性地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关系,表达着人们的利益需求。所以,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主要取决于其利益需求的多样性。当代大学生的利益需求是多样的,也是多层次的,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有经济的需求也有政治和文化的需求,有生存的需求也有发展和享受的需求。利益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决定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特征。(4)价值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价值评价是一项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主体运用一定标准衡量和把握客体价值和意义的观念活动。影响主体价值评价活动实施的最关键因素就是评价标准的不同。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仅仅把是否有利于集体利益的实现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在这里,个人利益是作为集体利益的对立面出现的,任何形式的以个人利益为价值取向的价值观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和生长空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打破了集体作为唯一的利益主体在价值评价标准中的垄断地位。评价标准从过去的单一性向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其价值观体系中,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等多种价值理念相互矛盾和碰撞,导致价值冲突,形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时代性困惑。从宏观层面来看,20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文明的开放和文明冲突,这是世界文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正是这一趋势的现实反映,是世界文明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具体来说,这种价值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导向明确、具有独特风格的精神价值观。它对于我国古代社会的稳定起着很好的维护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也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然而这种以个体经济为基础所形成的传统价值理念基本上是自我封闭、单一内向的,同现代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外向性、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是根本对立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传统保守的价值观念已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并在与现代价值理念的不断碰撞中导致大学生思想的混乱。(2)本土与外来的冲突。由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动,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大量涌入我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一些不同于中华民族传统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逐渐被一些人接受和信奉,填充着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失落后留下的空白。大学生由于其思想活跃,对于外来的、新的价值观念更易接受。以至于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高校中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在中西价值理念的碰撞中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3)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冲突。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表现。在我国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中,价值宣传往往把社会放在绝对的本位上,强调社会和集体相对于个人的绝对权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正实践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这一时期,传统以社会或群体为绝对本位的价值取向被打破,以集体为荣的心理开始动摇,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受到了重视。对个体价值的肯定一定意义上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奋斗、自我拼搏意识;但是另一方面,极少数人由强调自我发展到一切唯我,形成极端个人主义,这是不可取的。现实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个人和社会之间摇摆不定,一定意义上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
三、创新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任务
在价值多元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发展导致的价值冲突是一个客观存在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于承载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应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面对客观的现实需要,把自身置立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创新思路,切实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缓解价值冲突,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成长规律的正确价值观。
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筹多元价值观,在多元中倡导主流。
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社会在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任何价值选择只要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的,都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对多元价值的尊重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对其放任的后果只能是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社会进入一种雅序状态。因此,在尊重多元价值选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倡导和宣传健康向上的、代表文明发展方向的主导价值观。当前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当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一面旗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这面旗帜,在具体的价值观教育实践中,一要使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任何价值观得以科学建构,任何价值取向得具合法性的前提;二要使大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这一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不论是从情感还是理性上都能接受和认同,从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有所作为;三要使大学生认识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环境为大背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加强民族观、国家观、时代观教育,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其次,要以“新集体主义”调节价值冲突,倡导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重。
当代大学生价值冲突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冲突,其冲突的实质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问题。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问题是价值观核心问题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一个亟待认识清楚和合理解决的现实问题。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和价值实践在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时出现了两个极端性的认识:(1)片面注重群体利益。这种价值观以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主义为代表,它强调的是集体利益的绝对优先性,低估甚至不予考虑个人利益。这种价值观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功能,但也有其不足的地方,不利于个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2)片面注重个人利益。这种价值观以当前存在的个人主义特别是极少数人持有的极端个人主义为代表。认为“人只为自己活着,没必要去考虑他人或集体”;只要是个人利益雅论其正当性如何,都应该不择手段地去争取。这种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人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危害,同时也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抵制和消除。很显然,以上两种价值观对于个人和集体关系的认识和处理都是不可取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价值多元的今天,我们既不能片面强调集体损伤个人的积极性也不能过分突出个体造成社会的混乱和雅序。我们需要的是找到个体和集体之间平衡的契合点,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这就需要一种新的价值观――新集体主义的指导。新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强调集体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成员的正当的个人利益;它谋求道德实践中履行道德义务与谋求个人正当利益的有机统一性。据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要以新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性,合理地协调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再次,要以社会大环境为教育背景,丰富和拓展教育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由于特殊教育环境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关注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价值导向的一致性。个体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主体而存在,只是作为“零部件”随着社会机器的大系统运转。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而且也不具备多元意识形态和文化精神统治或支配下的起码的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这种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下造就的“人才”在今天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缺乏应有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冲突,人们的价值理念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过去那些指导人们行为的价值原则已不再适应当下的语境,这就要求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在价值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以前只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不顾价值能力培养的传统做法。一方面,在进行价值理论教育时,不仅要关注高层次的政治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追求,以丰富教育内容;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价值理论灌输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努力培养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以适应价值多元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不断丰富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内容。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试论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下一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