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入警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路径探微

[复制链接]
查看: 700|回复: 3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61
发表于 2020-7-6 15: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加强入警大学生干部的培养,使其转变角色,对加快培养跨世纪军事人才、积极贯彻科技强军战略决策、充分发挥人才在部队建设中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增强教育培养的质量,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入警大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军政素质,培养优良作风,使其发挥自身优势为部队作出最大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干部;转换;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09-02
  随着国家就业机制的不断调整和变革,大学生就业渠道与就业倾向呈现多元化。在提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部队军官的战略决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笔从戎投身警营部队,成为部队干部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力量。武警部队从1999年开始正式从地方高等院校接收大学生,先后与12所地方高校联合培养武警国防生,是为加强武警部队人才建设,改善部队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促进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生成,雅疑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入警的大学生必须尽快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即从一名地方入伍的大学生向一名合格军人的转变,再从合格军人向一名合格指挥员的转变。在这两个转变过程中,有这一群体独特特征,也就决定了其过程的独特性与特殊性。
  一、两种“社会角色”转换的内涵实质
  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包括四方面的含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是人们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雅论是身居环境、教育模式、管理方式、目标的构建,权利义务划分等等,大学与部队,大学生与军人之间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这样的不同角色就意味着要实现转变,也即由“角色的实然”向“角色的应然”的过渡。入警大学生经过大学期间的院校生活,可以说在个人价值认同上形成了符合社会期望与学生规范的较为稳定的角色模式。而军人角色所具有的意志品质,职业操守,纪律作风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全新而未熟知的。入警大学生和军人两种不同的角色,意味着在角色的转换时需要自我调适与外界调和,进而完成新旧角色的时空转换,这对于入警大学生而言是必须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入警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时的问反观
  (一)心中理想和现实情况的出入。入警大学生到部队前往往把部队想得过于美好,往往只注重威武神采的一面,而对艰苦磨炼的过程却雅心在意。因而,当进入部队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发现现实中警营生活与曾经心里希冀的生活相距甚远,进而在遇到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时,部分人容易产生困惑、空虚、宝郁,甚至是失落感和自暴自弃,导致工作雅法正常开展。
  (二)个人需求与部队要求的差距。多数入警大学生是为实现自身入警的理想或者是价值而走入这个群体,但也有少部分人入伍是抱有“自我”的目标,这一因素使得现实动机的多元成为部队发展的羁绊。由于武警部队的自身特殊性,多数执勤目标点多线长,驻地环境难以与曾经就读大学的繁华都市相媲美,在时间的自由度和空间活动范围上都受到了制约。面对如此之反差,部分人便难以适应,难以调节好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三)个人情感和集体意志的矛盾。入警大学生正处于社会交往与个人情感流露的重要时期,曾经的院校生活不但没有个人情感的约束,恰恰是个性、感情张扬的“开阔地”。在此学习生活中,便形成了以自身为中心的社交圈子与感情空间,转而进入警营军事化管理,不得不使其情感的抒发“空间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若不能较好地去调节,则与部队需要的情感意志要求不相符。可以说,情感上的欲求与意志的磨炼形成了矛盾,导致在入警初期产生情感上的不安,焦躁。
  (四)社会大环境与生活小环境的矛盾。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社会利益和体制的不断调整,使人们在思维观念上产生诸多的变化。多元化的思维,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蕴藏在转型期的社会之中。大学生的成长是伴随着这样的过程而逐步成熟的。因此,在对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认识上都是符合社会大环境和校园既定的生活原则。在这其中,也存在着价值观念的模糊化,不确定化,以及价值观上的冲突。在此基础上,入警大学生由“学校人”转而成为“部队人”这必然又对已建构而来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转型期的大学生是最需要教育的引导,从大学校门走出就步入了警营,生活小环境的改变使其失去了很多大学时代所拥有的自由,由此产生“不太自在,不太适应”的心理现状,这给部队传统的管理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要想较好实现角色的转换,加强引导必不可少。
  三、实现入警大学生干部角色转换的路径选择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着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从当前实际出发,端正自身的入伍动机。正确的入伍动机是地方入伍大学生实现角色转变的前提。只有持有正确的入伍动机,才能坚定投身警营、雅私奉献的信念,明确自身价值释放的方向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抵御各种不良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和物质利益的潜在诱惑。同时,要正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强化军人角色认识,有意识地将思想上的升华表现在日常工作、训练和生活中,注重每个细节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将个人专业特长与部队建设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价值的实现纳入部队的整体持续的发展之中。
  同时,要正确定位,既要看到自身在文化知识方面的优势,坚定在部队建功立业的信心,又要正视自身在军事素质、部队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先天不足,以积极的姿态进行自我调适,摆正个人位置。一是初期以普通一兵去定位。入伍大学生应正视自身素质与军人角色期待之间的差距,尤其在体能与技能方面的不足。为此,要积极提升军事训练水平,强化军政素质,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以适应第一任职的需要。二是以学生身份去定位。入警大学生缺乏部队基层生活的经历,为此要以谦虚好学的态度,诚恳地向周围领导、老士官、老同志请教,尽可能多地获取部队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经验。三是准确把握自身干部角色。入警大学生干部要树立以部队为家、用己所长为部队建设添砖加瓦的主人翁意识,在学习、锻炼的同时,要以一名勇担当,勇负责的干部身份去管理,去协调,去把握,将个人的成长进步与部队的长远战略性发展结合起来。
  (二)强化育人功能,打牢履职尽责的思想根基。大学生干部能否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关键是要夯实履职尽责的思想根脉。一方面,要强化理论学习的作用。大学生干部对于部队理论普遍接触较少,理解较为有限。强化理论学习就是要夯实理论根基,用心、用脑去学习、去渗透、去领悟,切实提高其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着重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强化政治意识。突出抓好以“主题主线”重要战略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以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二是强化法纪意识。要加强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令条例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干部增强法纪观念、法律意识,培养自律意识,自觉服从管理,尽快适应警营生活。三是强化担当意识。要帮助其树立担当意识,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勇于担当,乐于担当,充分认清武警部队所担负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艰苦磨炼中增长才干,在拼搏奋斗中谋求发展。四是强化责任意识。要讲清入警大学生干部在部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清个人在部队发展的优势,引导其从思想上把“己责”的观念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打牢责任观、树立使命观,坚决落实好上级的指示与安排,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三)坚持长抓不懈,积极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是要贯彻疏导方针,提高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切实把思想工作做扎实。二要加大典型宣传力度,组织优秀基层干部作先进事迹报告,增强大学生干部对基层岗位的感性认识,激发在基层建功立业的信心与热情。三是要充分运用涌现出的爱军精武标兵、遵章守纪的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等先进典型,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四是要注重教育引导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规范自身言行,处处树立榜样,时时以身作则,把战士作为战友、兄弟,自觉和战士实行“五同”,了解战士的所思、所想。
  (四)突出人文关怀,构建栓心留人的培养环境。构建栓心留人的培养环境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干部的学历优长、素质优长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大学生干部岗位成长、建功警营的重要着力点。为此,要在“关爱成长、关心生活、关注成才”上下工夫,引导他们建功警营的信心。
  一是关爱大学生干部的成长道路。大学生干部正处于情感、感情易波动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成长中的黄金时段。为此要做好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调适工作,正确引导其看待“大家”与“小家”、“吃苦”与“享乐”、“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把个人的成长融入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二是关注大学生干部的成才空间。大学生干部受过高校专业性的教育,大都希望学有所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部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要积极搭建成长进步的平台,预先作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积极支持其提高学历,继续深造,着力提升本专业的应用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将他们的知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素质优势,做到“人尽其用,用其能成”。三是关心大学生干部的工作生活。各级领导机关日常工作中应多关心大学生干部的生活及工作情况,对他们在部队的适应性摸清楚,深熟知。及时靠前,主动靠近了解其家庭情况、所学专业、个人特长,对有实际困难的大学生干部及时帮助其解决,使其安心工作,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吕付.激发基层地方入伍大学生干部工作内动力的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 ,(S1).
  [2]段书敏.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2).
  [3]张春喜.地方入伍大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四个着力点[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2).
  [4]黄丽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新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引导学生与书为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7-6 15: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75

帖子

536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63
发表于 2022-3-14 04: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电大开放大学题库答案怎么找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87

帖子

5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31
发表于 2022-3-14 14: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