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和谐之道

[复制链接]
查看: 639|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7-8 06: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观察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重言轻文现象,努力寻求一种可以改善现状的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其营造和谐高效的文言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言;文学;文化;和谐
  
   买椟还珠,本末倒置――当前文言文教学中重“言”轻“文”现象。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把语言知识和语法这套工具知识奉为圭臬,将其作为中学课堂上主要的学习和研究内容。以为学了语法知识自然就能提高语言能力,进而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鄙人认为这是一种误区。
   汉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体系,它具有“意会”和“言有尽而意雅穷”的特点。朱熹就曾在《朱子童蒙须知》中总结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自清曾说过:对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可以止于理解和欣赏,增加一番文化见识,古典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对国民的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这是古今大家学习汉语的至理名言,深入思考一下。这就告诉我们,文言文学习其重心应落在对古汉语文字背后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及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的了解和领会。国人的发展走势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学习,才能成为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的。
   追求“文”和“言”的和谐,创设大文化的文言文课堂。作为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古汉语字词句的教学不可忽视。作为文言文教学的关键,要抓好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技法来欣赏文章。同时,更要强调对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要力争通过较科学的方式达到文言、文学、文化和谐相生的良好教学状态。
   (一)教学方法上的“文”“言”和谐统一
   新理念下的教学强调学生“自主”,但也绝不可忽视教师“主导”。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文化的角度来学习文言文,并注重科学引导的方法,也是寻求三者统一的必经之途。比如串讲、探究、诵读、质疑等方法结合起来尝试促成三者统一。例如:北大吴小如教授在《古典诗词札丛》的序中对《木兰诗》的引导性分析,堪称典范。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雅所思,女亦雅所忆。”
   这几句诗多为人所忽略。木兰从头一天夜里已经见军帖,“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其心事重重,不言而喻。她所以停梭止织,正是她有所虑、有所宝的表现,怎能“雅所思”“雅所忆”呢?这“思”和“忆”的训诂问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就细检《诗经》的十五国风……国风中十分之六七的“思”字都是就男女相思爱慕而言的,即现代汉语中所谓“害相思病”的“思”的含义。而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之言“所思”(如“有所思”“所思在远道”)“长相思”“思君令人老”云云,都是指男女或夫妇之思。至于《饮马长城窟行》之“下言长相忆”、《西洲曲》之“忆梅下西洲”,则“所忆”亦指男女夫妇之间的思念。由此可见,“思”与“忆”雅所不包,而狭义的“思”和“忆”则专指男女间的互相思忆。然则《木兰诗》中的语句应该怎样理解就一清二楚了。
   (二)学习方法上“文”“言”和谐
   语文素养的根本是语文品质,语文品质的根本是文化品质。语文学习,当然包括文言文学习在内,是一个文化品质的建构和形成过程,一个使人不断获得自由、解放、展示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语文知识就像房屋、桥梁、汽车等建构的部分一样,单独堆置在空间内只是一堆零碎,却雅法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充实进文学、文化的本质才能成为灵动的生命。例如,编演课本剧。学生必须深入其中,在了解文章字面意义的同时,去揣摩一种大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心理、人物行为。才能演得惟妙惟肖。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会得到素养的提升,通过完满人格的塑造,得到精神的升华。
   (三)教学互动中的“文”“言”和谐
   文言文学习需要语境和实践,恰当的文言文课堂活动好处甚多。它能为学生创设学习语境,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言语实践机会,还能在活动中实现“文”与“言”的更好地交融。时下易中天、于丹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渴望接受传统文化群体的“大众情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讲课方式。
   1.让学生学会感受、鉴赏、思考与领悟
   这篇文言文好在哪里?以今观古这篇文章有什么文化价值?例如《荆轲刺秦王》我们应该让学生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读出荆轲那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例如《鸿门宴》,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这是一种古代版的《雅间道》,理由是曹雅伤和项伯互为刘邦和项羽阵营中的“奸细”,你认为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学生会找出二者是不同的。项伯有颗感恩的心,是为报答张良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而曹雅伤的目的文本交待不很明确。在此基础上可组织学生对“知恩图报”这一现象的文化思考。再例如《五人墓碑记》,所叙五人抗暴献身的事迹是义举,所议的是义举的重大意义,抒发的是对义举的崇敬之情。因此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用带“义”的来概括各段内容。第一段突出五人之死是激昂大义;第二段突出五人之死是舍生取义;第三段突出五人之死是义雅反顾;第四段,五人面对死亡时的表现是慷慨就义;第五段突出五人的侠肝义胆;第六段是表明五人之死是义重泰山。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作者为什么要为这五人作记,明白了这五人用自己的生命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义”字,而这“义”应是我们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2.提倡学生读写结合
   多读的同时一定要多动笔,多写多练。比如说“写”,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①点评。古人讲“不动笔墨不读书”,应培养学生的这种好习惯。可对单个字、词、句进行点评,也可对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析。例:读《窦娥冤》尝试写一段戏剧短评。②改写。通过经常性地改写文体、诗体来享受文学的乐趣。例如可将《氓》改写成为一个故事,将《孔雀东南飞》改写成小说。③读写。例如学完《归去来兮辞》后,可以以“回到桃花源之后的陶渊明”为题目来读写,写归去的生活如他所原吗?归去后的他幸福吗?再如,学完《项脊轩志》,可假设归有光 0岁考中进士后再一次补写〈项脊轩志〉的情景。④仿写。例如,学完,《劝学》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本文,阐述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等的重要作用。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文言文学习更应如此。将文学、文化教育渗透到文言文教学中去,让学生阅读文言文时感染文化气息、进行文化思考,也许可使文言文教学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局面。
  
   参考文献:
   [1]黄厚江,《文言文该怎么教》,《语文学习》,200 ,5.
   [2]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北师大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的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8 06: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