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毒性肝损害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本文主要从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肝损害基本要素以及中毒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于今后临床科研工作。 【关键词】:中毒;肝损害;机制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Drug/Chemicals-induced Liver Injury WEN Tao,ZHAO Jin-yuan*(Research Center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The Third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he incidence of drug/chemicals-induced liver injury is high,second to that of virus hepatitis around the country. The review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etabolism of chemicals in liver,hepatocellular apoptosis or necrosis,and som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liver injury caused by drug/chemicals. Key Words:poisoning;liver injury;mechanisms 中毒性肝损害(drug/chemicals-induced liver injury)是指药物、外源性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一类肝脏损害性病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1]。近些年,随着新药种类不断增多和化学物质广泛应用,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中毒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亦呈明显上升趋势。有资料表明,很多中草药都可引起肝脏损害,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应用的化学物,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残留的农药和杀虫剂、人工色素等,均可对肝脏造成损害[2]。据统计,在临床上中毒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可占所有黄疸住院患者的15%~25%,或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20%以上。在老年病患者中,中毒性肝损害的比例更高,可达40%或以上[3-5]。因此,对中毒性肝损害的研究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拟对中毒性肝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1 药物(外源性毒物)在肝脏的代谢 肝脏是体内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和药物代谢器官,在外源性化合物的代谢和处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药物(毒物)在体内代谢和清除主要通过肝脏的生物转化和胆汁分泌来完成。药物或毒物在肝内的代谢可分为3个阶段[5]: 第一阶段(第一相)是通过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改变药物(毒物)的结构,使脂溶性物质成为水溶性化合物;该反应在肝脏滑面内质网(微粒体)中进行,与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MFO)系统密切相关。MFO是一种多酶电子传递系统,其中,细胞色素氧化酶(CYP450)在外源性化合物的代谢中最为重要,可以催化众多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进入体内代谢过程[5, ]。 第二阶段(第二相)是使在第一相中形成的代谢产物,与极性配体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根、谷胱甘肽(GSH)和氨基酸等共价结合,进一步增加化合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水溶性,以便于排出体外。第二相结合反应的酶系主要包括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硫酸转移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等。该反应代谢的场所位于肝细胞胞质,一般形成雅毒或水溶性高的物质经尿或胆汁排泄。 第三阶段(第三相)是通过肝细胞的转运机制将代谢物排泄至胆汁或尿液中。药物(毒物)从胆汁排泄是肝脏处置外源性化合物的最后阶段。一般来说分子量>400~500的化合物,主要从胆汁排泄;分子量 |
上一篇:工作中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反应性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