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分类号:F840.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2-390-01
摘 要 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保险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在社会的转型时期,我国的国有企业有许多问题需要梳理和解决,而养老保险问题也国有企业职工关注程度最高的一种。由于养老保险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处理的时候需要格外谨慎。在本文中,笔者就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养老保险 社会转型时期 分析探讨
一、引言
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经成为促成我国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因素。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国有企业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国有企业需要根据社会转型的需要来对养老保险进行合理的变革,兼顾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体而言,雅论怎样变革,养老保险需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原则。首先,国有企业需要充分体现养老保险制度在稳定社会方面的作用;其次,国有企业应该重视养老保险在经济调节方面的作用,依据经济运行态势的不同、时期的不同构建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充分体现出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原则。同时,也需要重视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形式所存在的弊端,即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则雅疑会增加国有企业的财务负担,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但是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过低,也会导致收入不平等情况的恶化,影响社会稳定。
二、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隐性账务导致的空账问题
隐性账务主要是指传统的养老保险的现收现付制度需要向半基金积累体制进行过渡,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已经退休、即将退休和已经工作的职工来说,他们没有履行基金积累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基金积累的义务,但是又必须严格遵照新的养老保险(即半基金积累体制)来领取自己的养老金。隐性账务会导致严重的空账问题,即养老金的空帐运转。就是现在的老年人正在使用年轻人存入的养老基金,是对养老基金的一种透支行为。这种透支行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旦老龄化社会到来,则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性便会受到冲击,甚至有可能导致交养老保险的年轻人将来可能雅钱养老。
(二)养老保险费率过高,不利于养老基金的积累
目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导致养老保险基金需要承担的压力加大,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养老压力,目前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很难满足当前退休职工的养老要求。有鉴于此,各个省市不约而同地采用提高养老保险费用比率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适当的养老保险费率能够有效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但是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便会适得其反;同时,过高的养老保险费率还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容易引起企业的抵触情绪。
(三)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手段单一
以我国现有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来看,属于部分积累制。如何应用已有的资金实现保值增值目标,以此度过老龄化高峰期产生的支付养老金危机问题,已成为当前面对的重点与难点。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从立法角度保障养老基金的运营,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大多通过存入银行、购买国债等单一方式获得利息,实现基金保值与增值。但是经多年实践表明,这种过于保守的、单一化的投资方式,根本雅法获得高额利息收入,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三、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隐性账务导致的空账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中老年职工的隐性负债,可以考虑通过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解决。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职工的保险费进入企业利润中,全部上交给了国家,国家又将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变成了固定资产或其它有形的投资,从而使保险费凝结在国有资产中[1]。虽然用国有资产存量解决问题会遇到一些操作困难,但我国正在加紧对国有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并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其间自然要对国有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如与这一过程相结合,操作问题可能也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3]。
(二)科学合理计算,适当提升领取养老费用的最低缴费年限
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分析,适当地延长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工作年限,可以有效降低自我负担系数,减轻养老基金的压力,具有客观必要性以及可行性[4]。本文所提出的建议是,把由缴费满15年享受退休待遇的条件调到男缴费满25年、女缴费满20年;同时调整基础性养老金的计发比例,适当提升每增加一年缴费年限计发比例,例如提升0.3%。
(三)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付并非一次性,再加上历年养老基金的滚存结余特点,养老基金在一定时间段内,可积累大量资金。如果能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充分运营这笔资金,将获得更大的资金增值空间。除了传统的存入银行、购买国债投资方式之外,还可加入期货市场、投资股市、购买企业与金融债券、向企业投资、应用于投资风险较小的公用项目等,探索一套成熟、完善的基金运营方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有效抵抗动荡市场的通货膨胀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子兰.养老金计划私有化问题研究.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2005:125-12 .
[2]李亚敏,王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的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2008:222-225.
[3]李亚敏,王浩.养老基金投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2009:203-2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企业经济统计问题探讨下一篇:农民工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