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现代通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已经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所以高质量、功能强大、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教育教学资源,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 教学资源 教师专业化 教育教学 网络教学资源 教育技术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早期,教师被看成信息源,媒体只起单向传递作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到了90年代,人们认识到“教育技术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已经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关心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是极其迫切的任务。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
下面本人就对教学资源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加以阐述。个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师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二、教学资源的运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充要条件,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1、教学资源的运用使教学传递更加标准化,这一作用改变了过去因教师或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传递质与量上的差异,使学生能够通过媒体获得相同的教学信息,为其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相同或相似的基础,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教学资源使各种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得到有效的运用。特别是教学软件在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上都要经过精心设计的.这样,可以反复推敲,认真研究,使已有的教学原则,认知规律,学与教的经验和理论最大限度地贯彻其中,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效率和效果,从而使获得最佳的学与教成为可能。
三、教学资源改进了教研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资源的运用为校本教研的改革和发展找到了一种好形式,即依托教学资源搞教研,与名师一起学习的教研形式,如以经典的课堂实录为课例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教师提供了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试点,让教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课例,避免分析研究在低水平上重复。在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各自的观察试点记录课堂实录中授课教师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同时将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与名师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借鉴。通过对教学实例的观摩研讨、解决以前学校教研活动中只能依赖本校教师互动带来的视野狭窄、“提升”不够的弊端。
特别是有了网络教学资源之后,教师就可以足不出户学到名师名家最优秀的授课艺术和经验。既能为学校节约资金,也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不仅有机会领略名师名家的教学艺术,更新教育观念,拓宽视野,而且有和名师一起上课的机会。
这样教师把教学资源多维解读与课堂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反思卓有成效,教师可以多次多角度的学习,与自己的课例进行对比,反思改进,选择不同的视角进行课堂教学模仿、创新实践。从而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能力。
四、教学资源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观念必须有新的认识和定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制于条件,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是线性的,以教师的单向传播为主,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的自主性难以体现。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取向和个人喜好等因素均对教学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和权威地位,掌握着主要的话语力。应该说,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里,传统的单向传播式(也称广播式)的教学模式,几乎称得上是最佳选择,并在人类的教育史和文明史上起过并还在起着重要作用。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以往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也不再是单一的,不仅有纸媒文化,还有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数字化知识和资源,都对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挑战。网络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条件,面对同样的信息资源,这雅疑给教师提出新课题。学生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教师不仅不能回避和视而不见,更应给予鼓励和激发,“弟子不必不如师”,教育的本质重在超越,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性的目的和诉求。
其次,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条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创造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数字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学科和课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上,在教学中适度加入自己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对学科与课程的重点问题做出自己的整理、评价和前瞻,并将本学科中出现的前沿性问题加以介绍讲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知识系统的延伸和引导,益于专业素质的培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专业化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正确认识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诸多因素,积极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和途径,对于推动教师自我成长和促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第郁,谢方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接第18页)影响,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 ) 研究性课题,重视自主探究
“研究性课题”是新教材中的一个专题性栏目,具有探究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它既是所学内容的实际综合应用,又对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训练价值。
4 在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和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中,应重视介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一般情况下,数学知识的产生不外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大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都有具体直接的应用,如高二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计算最值,线性规划,高三的概率统计等。应该让学生充分实践和体验这些知识是如何使用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5 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中出现的数学现象
数学语言可以清楚、简洁、准确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养成乐意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既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 需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开阔的视野, 了解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应用价值。在知识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教师应主动地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的广泛应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处处联系的。
关于应用问题中的算法问题
新教材要求用科学计算器, 处理、计算数值, 在例题、习题中给出的数据都比较复杂, 我认为高中数学应用题的重点是数学建模, 所以正确建模, 明白算法、算理应占主流, 一味追求“实际”, 多次出现一些复杂数据,会冲淡主要问题的解决。事实上,每节中只要有一两道实际数据的题目,其他的可选择特殊数据或干脆用字母表示, 不仅可突出算理,而且会加强应用问题的分析,节省时间,体现字母代数的优越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效整合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之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