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行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是广大教育界同仁期盼了很久的事。但是,当前的高效课堂似乎又陷入了“重形式而不重实质”的误区。
首先,说说“表演课”。为了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与枯燥,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热情,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老师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绝招――“搞表演”。笔者在各地观摩学习“高效课堂”时,看到了雅数这样的语文课堂:
上《项羽之死》一课,教师分别组织三组同学上讲台演绎“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故事。一时间,“说学共逗唱”一色,“文言与英文”齐飞,好不热闹!
学习《雨巷》一诗,就会选一娉婷女子,手里撑一把太阳伞,在哀怨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和一戴眼镜男生相逢,对视,擦肩而过!
品味《祝福》之悲凉,老师煞费苦心地请来了“福尔摩斯”,和一干粉丝上演悬疑剧《祥林嫂之死》,真乃天才也!
这样的高效课堂是荒唐的,是学生的“乱作为”。我们可以认为,“表演”运用得当,巧妙,可以为课堂“锦上添花”;但这并不意味高效课堂一定离不了“表演”,或者是“高效课堂一定要与表演课画上等号”。教师一定要想清楚,教室的舞台是什么样的?与戏剧的舞台有什么不同?谁才是这舞台的受益者?可以从中受什么益?如果这些问题想不清楚,闹不明白,课堂只会“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学生落得个“头脑一片空白真干净”,这样的课堂是热闹的,但丝毫不高效!
再说说“合作与探究”。为了避免课堂完全成为教师的地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如今的教育领域又风靡起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但在现实的操练中,这种本身较好的模式又渐渐变了味儿。
曾听教育界同仁说起过前不久在北京一零一中学举办的“北京市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实施研讨会”,与会时,老师们听了这样一节课:课文是《小王子》,一部成人的童话,一部好看又令人深思的作品,课堂是在学生已经讨论并形成自己观点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课前,学生根据兴趣就某一专题进行解读与讨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展示学生的研读体验并对其进行讨论;在每一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之后,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和质疑。很明显,这种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学生互相交流并对自己的想法有所反思与完善。整个课堂看起来似乎很完美,学生发言展示,精彩而有创造性;老师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评价与衔接恰到好处。
然而,这与其说是一节真正的课堂,不如说是一种作秀。一种做给不同地区老师专家的一种秀,他们的秀很精彩。但独独缺乏那份课堂平实的基础与真实!我不禁思索着……第一,这样的课堂,学生到底能够学到什么?在合作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的当然也是组内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第二,老师在这样的课堂中,充当什么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在课堂上不过起到了一个主持人的作用。我们多想看到一个优秀老师真实魅力的展示,而不单单是学生上演表现自我的独角戏。
为什么在新课改的大旗下,在创建高效课堂的呼声中,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和与初衷大相径庭的怪异现象呢?恕我直言,因为很多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只注重形式,而不琢磨实质,只求“形似”而不求“神似”!好像“合作学习”就是高效课堂的“标签”,“学生表演”就是高效课堂的“妙药”,乃至有些专家仔仔细细规定了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细化到“时间划分”,“环节划分”,“六大模块”,专家们更是规定了“高效课堂三不准”。其中最为荒谬的当属第二条“教师与学生抢风头的课不准上”!学生固然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难道教师就理所当然应成为“摆设”?难道教师授课的精彩不能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更加绚丽的火花?在专家们的仔细规划下,老师们上课当然按部就班,学生预习几分钟,探究几次?老师能讲几分钟?都被设定好了!于是乎,高效课堂打造出炉了,也完全异化了!
笔者认为,就语文学科而言,高效课堂并不是要去“照着葫芦画个瓢”,一味追逐“形式”,而应当挖掘语文高效课堂的灵魂!应该还原语文教学之“三味”!那就是“语文味”、“书卷味”、“人情味”。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跟语文这一学科“工具性”相吻合的是“语文味”。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这些东西是最不能“出彩”的“添头”。于是,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
在语文课堂上体现“书卷味”,应该是每个语文教师“心驰神往”的吧!江苏省海门市的特级教师俞玉萍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她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师,她的学生几乎不做题,那些用来做题的时间都用来阅读经典了!她和她的学生一起徜徉在书山文海中,她让学生读刘墉,读林清玄,读周涛,读刘亮程,也读庄子,孔子以及当代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名人。她让学生喜欢上人类传承下来的所有优秀文化,让学生的灵魂不断沐浴文化的风,浸润思想的雨!
她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书卷味,同时,她的语文课堂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的许新海谈到她时说:“俞玉萍老师不用全部的课时教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用一部分课时去教全部的内容;她几乎不让孩子们做习题,但她每年的中考成绩,在全海门、全南通市都遥遥领先,超出别班二十几分,连续几届都这样。俞玉萍说她一定不为分数教语文,但这最终的分数又是对她全身心投入大语文课程建设当中的奖赏!”
这难道不值得所有正潜心高效语文课堂的专家老师们思考吗?
再说说“人情味”,这是语文课的另一道绝佳的风景。翻开语文教科书,我们便不禁沉醉在了这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中:它处处有美,字字含情,令人目不暇接。从古往今来的历史风云到各个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从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百姓,其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交锋,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他们以有益的思想教育和心灵启迪。
我们常与学生共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我们常鼓励学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我们和学生铭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因此,这“人情味”便点点滴滴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当看到学生们的心灵如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浮出水面时,我们欣慰,我们高兴,因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并不苍白。
因此,我们明白立足语文讲台,不可雅德,不可雅才,更不可雅情。这里的情,就是教学中所渗透的“人情味”。
徐晓玲,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实现高效课堂之我见下一篇:关于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