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显然,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基本手段,以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
然而,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如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题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等,在黑板上工整的板书,按照考点对学生进行各项训练,教得可谓尽心,也很累;学生全神贯注,整堂课都在忙着记录,学得可谓尽力,更累。琅琅的读书声却很难听到,即使教材中要求背诵的文章,也多是为了背诵而背诵,不能通过朗读和背诵来体味、欣赏文章从语言到内容的美。可见,阅读教学变成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分析与学生的记录与背诵。可谓背离了阅读教学的本意。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应简化教学程序,放手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语文乐趣。
一.阅读教学首先是读
古代语文教育的重点是读。因为读是明经(即悟道)和写作的前提。古人特别看重朗读(包括吟诵、默读、精读与博览)。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关键。古人虽未提出“语感”一词,但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却非常看重语感的作用。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曾国藩在《家训》中也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慨,非密吟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通矣。”这都是谈学习语文必须先读的道理,没有阅读就谈不上理解。“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不能靠抽象空谈的方法去培养,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理解来提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二.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要提醒学生克服粗疏、漫不经心等不良阅读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不理解的问题要反复推敲,查阅有关资料,善于发现作品的生花之笔。阅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居里曾夫形象地说:“当我像嗡嗡作响的陀螺一样高速运转时,就自然排除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全神贯注,不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阅读就会逐步养成用探究的眼光看问题,才会逐步脱离读书的肤浅和低俗,才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感受。阅读,是一种文化旅行,听诗云子曰,犹如瞻仰一座座丰碑,不凝神屏息,不深入探究,怎可能领悟思想的深邃精辟、文字的隽永精湛?又怎可能品尝到阅读中如饮琼浆玉液般的快乐?良好习惯的形成来不得突击,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习惯成了自然,阅读就有了深度。
三.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一个人思维活跃的程度与他的文化底蕴、知识构成关系密切。知识储存丰厚,知识面宽,文化修养就有底气。阅读不是简单的读书,而是进入作品的深层,与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如对《荷塘月色》一文的阅读,一般阅读得到的认识是:作者借描绘荷塘月色表达对当时白色恐怖和严酷现实的不满,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雅法解脱的苦闷与彷徨。而在阅读了作者生平及有关作品后,就会有不同认识,有学生就这样认为:这篇文章的基本色彩是静谧与洁净,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情怀。与其它游记作品一样,是愉悦自然、钟情飞鸟流云的精神追求。这种认识就是广泛阅读之所得,是一种很接近作品本质的认识。
四.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书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并把他们的感受引向深入。比如教学《骆驼祥子》这一课时,教师可利用有关情景课件,让学生边阅读课文边感知故事情节,从而进入作者所描写的特定时代特定人物的心灵世界,认识人物命运。文章是社会内容的缩影,泛读,很难感知其中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善于思考,掌握要领,获得真义。
兰昌军,教师,现居湖北郧县。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中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下一篇: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