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工作,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特点,找出其优势和劣势,指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战略管理模型。
关键词:信息化战略;管理模型;竞争优势
当今,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科技已成为现代科技的核心和主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制定信息化战略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非常关键,它可以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信息化战略的作用,理性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战略。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指中小企业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1]。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特点由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中小企业的特点可以从中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两方面来认识。许多理论对中小企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导致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流行,中小企业比传统大企业更适应这种灵活的生产方式;中小企业的劣势突出表现在规模较小、资本量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技术和人才、内部管理水平欠佳、组织关系不稳定等方面[2]。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是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一般来说,为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其管理基础出发,循序渐进,不能从技术和软件的先进性出发,一步到位[3];第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兼顾其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第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在自身业务的灵活性和信息化的规范性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侧制定信息化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实施的信息化战略不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建立时间比较短,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很多企业甚至刚有一套规范的业务流程。因此,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一定从企业的现状出发,实施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战略,这样才能达到事功倍的效果,从而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千万不要贪大求快,中小企业毕竟和大型企业特点不同,实施的信息化战略也不能相同,不能一味的仿大型企业[4]。
(二)不能正确地认识信息化战略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没意识到信息化战略的作用,这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蹦而就,也不可能只是企业局部的信息化,它是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因此,要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战略的度,通盘考虑,这样才能真正的开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竟争优势。
(三)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不能为企业战略服务。现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不能为企业战略服务,实施这样的信息化战略会浪费人力和物力,增加企业的成本。我国信息化建设专家陈启申教授曾说过:& uot;信息化战略的制定,一定不要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它一定是为企业战略而服务。& uot;企业制定信息化战略的时候,一定要从企业战略出发。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管理模型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高层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业务瓶颈。中小企业信息化以解决业务瓶颈为首要任务。中小企业应遵循渐进战略,逐步完善其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多数中小企业以部门级信息化为战略目标启动信息化建设。
第一,实现中小企业信息集成。实现中小企业信息集成就是指建立关于信息定义、采集、处理、保存的标准化制度和体制。信息为中小企业各部门共享,有统一的数据库。
第二,实现部门级信息化。实现部门级信息化管理是指中小企业仅对某一个或几个职能部门实施信息化。通过部门级信息化提高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运营效率,达到提高整个企业运营效率的目的。
第三,实现中小企业内部一体化的集成管理。中小企业内部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是指中小企业实施企业级信息化,企业基本的管理流程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产供销等业务通过信息化连贯处理,财务处理和业务处理一体化。
第四,实现中小企业内、外一体化的集成管理。通过中小企业内、外的集成管理使其更准确地把握需求、更快速地组织供应,以及从供需链的角度对产品发展方向和获利性、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5]。
制定信息化战略时企业的决策者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决心;需要有长远的、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要逐步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事业心强的人才队伍。当然,中小企业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在对具体的中小企业制定其信息化战略时,需要考虑中小企业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实际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以指导其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吉吉.中小企业信息化轻松上路[J].企业管理,2002,(10).
[2]张哲.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中小企业[J].中国软科学2000,( ).
[3]吴文钊.阳光三论――信息化建设如何成功[J].企业管理,2004,(5).
[4]亨利,明茨伯格.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梁江,刘冀生.试论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发展趋势[J].中国软科学,2002,( ).
(编辑:WYQ)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方向下一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