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废弃的矿泉水瓶(以下简称瓶子)随处可见,如果随意扔弃,不仅影响环境美观,更严重的是造成环境污染。把它利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之中,其作用不可小看。具体如下:
1、力的作用效果:用力捏瓶子,瓶子会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扔瓶子,瓶子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重力的方向:用细线拴住装水的瓶口后悬挂起来,当瓶子静止时,悬线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叫竖直方向,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惯性现象:用力向上抛瓶子,离开手后瓶子会继续向上运动,说明瓶子具有惯性。
4、静摩擦:将装有水的瓶子竖直握在手中而瓶子不下掉,说明静摩擦力的存在且与重力平衡。
5、滑动摩擦:将装有适量水的瓶子平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瓶子,读出测力计示数,然后改变瓶中水的多少,重做上述实验,再次读出测力计示数,发现两次读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若只改变木板的粗糙程度重做上述实验,发现两次测力计示数也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将装有半瓶水的瓶子瓶底朝下竖放在一块厚海绵上,海绵会凹陷;向瓶子中再加入一些水,海绵凹陷得更深一些,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将瓶中装水后盖好,采用瓶底和瓶口两种方式竖放在厚海绵上时,发现海绵凹陷程度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1、液体压强:把瓶口扎上橡皮膜后倒置过来剪掉瓶底,然后装入适量的水,让瓶子由竖直方向慢慢倾斜,发现橡皮膜形变程度发生变化,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8、大气压强:把装满水的瓶子瓶口朝下浸没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前,瓶子露出部分仍充满水,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9、浮力的方向:将空瓶子盖好后压入水中,放手后,瓶子会浮起来,说明瓶子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
10、做潜水艇模型:找一个小瓶子和一小铁块,用胶带把它们缠在一起,在紧靠铁块的瓶子侧壁上打几个小孔,在瓶口接上橡胶管,就做成了潜水艇模型,可以用来演示潜水艇的工作过程。
11、能的转化:把装水的瓶子盖好后,再在瓶口系上一段细绳做成单摆,能演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2、热膨胀:将瓶子捏瘪后盖紧瓶盖,然后放入温度不太高的热水中,一会儿瓶子鼓起来了,说明气体受热,体积增大。
13、分子热运动:把分别盛有适量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瓶子放在桌子上,然后小心地在每瓶中滴入两滴红墨水,观察到装有热水的瓶子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说明分子雅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
14、声音的产生:把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平放在正在发声的鼓面上,可以看见水在跳动;鼓声消失后,水面又静止了,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15、乐音的音调:将四个相同的瓶子装入质量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听到音调高低不同。
1 、光的直线传播:用黑纸包住瓶身后将瓶子竖直置于阳光下,会看到瓶子的影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
11、光的折射:把瓶子上端剪掉后装入适量的水,然后斜插一支竹筷到瓶子中,发现竹筷好像折断了,说明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18、凸透镜聚光:把装满水的瓶子瓶口盖好后,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让其正对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会看到白纸上有一个明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9、放大镜:把瓶口剪掉后在装入适量水,瓶子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它放在桌面上,然后放入一条小金鱼,从侧面看金鱼变大了,说明凸透镜对物体有放大作用。
20、塑料的导电性能:用剪刀剪取瓶子,获得一段塑料,用它去代替原来正常工作的串联电路中的一根导线,然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再发光,说明塑料是绝缘体。
用废弃的矿泉水瓶除能完成上述实验之外,还可以做有关力学、热学、声学、光学和电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而且实验效果比较明显。许多农村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齐,有时不寻求替代品,则实验难以进行。因此,在广大农村学校开展“废物利用进课堂”意义重大。而且,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自己动手多做实验。所以,教师应鼓励他们从生活中去寻找废弃物来开展有趣的实验探究活动,或者进行小制作、小发明,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运用下一篇: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