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体系的实施,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多样化,审计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相应的,审计理论与实务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审计专业人才也成为迫切需要。这就对高职审计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审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的调整和创新势在必行。
审计教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课程枯燥,教材有局限。
审计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都较强的学科。除要涉及本课程的定义、术语、程序等,还要求学生对会计、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等其他学科知识有相当的程度,甚至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实务经验,才能感性认识审计课程中诸如职业判断等方面的知识点。因这样的教学内容较难理解和运用,加之课程学时有限,有时审计教师自己也从未参与过审计活动,这样在讲课时会少讲实例,讲不好实例,更少会组织实例讨论。使得审计课程体会不到“审计”的滋味,学生普遍感觉课程枯燥,学习兴趣不高。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目前审计教学中的教材选用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选用教材内容滞后,很多内容与已实施的新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不一致;选用的教材不适用,理论性内容很多,案例和实务内容很少,整本教材更像是一本制度讲解,这对于没有实务经验的学生而言,往往觉得内容枯燥,难以理解;另外,教材缺乏配套的循序渐进的案例,需要教师在自己讲课过程中自行寻找案例,课后也没有适用的实务审计练习,教师和学生均找不到依托。
2.教学模式、内容单一,雅法达到培养目标。
当前高职院校的审计课程教学模式基本上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虽然已注意到审计教学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所谓审计实务部分常常只是讲解一些脱离实际、如同错误会计处理更正一样的不鲜活的案例,这样的模式令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雅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这些,恰恰是一位合格的审计人员不能够缺失的。
事实上,在当前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工作一方面主要依靠全面的会计资料与会计信息,而单纯依靠会计资料是完不成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需要知晓企业全面的信息,甚至企业所处的行业情况、市场情况等资料。只有通过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资料,并运用恰当的审计方法对各方面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见,审计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多的是需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专业判断能力,甚至沟通能力等。而这些单纯靠学案例、做案例是雅法解决的。
3.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
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各高职院校的审计课程开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校内和校外两种,但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校内实践采用的模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手工模式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方式学习审计工作各环节的工作内容。但由于学时、审计资料、实验室环境等的限制,导致大部分审计实验课程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达到通过实践了解整个审计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还有的审计实验课程主要干脆就是在实验室中对理论要求案例进行会计更正,这样的实验课往往雅法达到理想目标,同时审计中很重要的能力――职业判断也不能得到培养。
校外实践是学校和学生都十分重视的。然而,校外实践一般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会作为校外实习地点,但因能够接受学生实习的会计师事务所往往规模较小,所接受的业务有限,而学生在事务所又是短期实习,所以学生一般只能看到有限的一些工作底稿,外出审计的机会很少,实务操作能力难以全面锻炼和提升。
审计教学改革初探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模式,灵活选用教材。
师资是教学质量最终的保障。审计课程实践性很强,审计课程教师没有一定的审计实践经验,很难把课讲好,课程难免流于“纸上谈兵”。高职院校应推行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以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应对审计教师增加一些实务工作方面的任务要求,并提供一些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合作机会,一方面提高教师审计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也可搜集一手的鲜活的审计案例资料带给学生。另外,应多从校外聘请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及审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弥补不足,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模式方面,要改变传统,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多做创新,突出实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地位的、教师学生互动的、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获取信息、自己“动手动脑”的突出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审计课程中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体系。
在审计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很难处理的环节,尤其是审计实践课程。审计实践课程教材应灵活选用,不一定非得以“书”的形式。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教师实践一手资料,完全可以作为实践课程教材的一部分。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编制一些与审计实践相关的视频等(比如企业整体情况),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审计实践工作的过程,给学生进一步的直观感受,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2.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审计与相关课程的配合。
审计课程教学要明确培养目标,不断强化学生适应环境、解决问题的实践认知能力,达到职业教学的最终目的。
审计课程之所以成为教学薄弱环节的主要原因就是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融会了了会计、税法、经济法、统计学、计算机、企业管理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审计课程对授课教师与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教学中与相关课程的配合非常重要。这样的配合我们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注意时间上的配合,就是最好要把审计课程安排在学生开过相关课程之后;另一方面,要注意相关课程的互动。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中要求学生做相关课程方面的准备,然后再进入审计情境教学。
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审计的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加大审计课程实践教学力度,势在必行。实践教学应从提高学生单项能力做起,逐步提高综合能力,以熟悉审计业务过程为基础,逐步掌握查账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具体有如下方法可参考,对学生可按审计实务分为具体的审计小组,设置相应审计岗位;设置审计实践课程基地,随时更新鲜活的实践案例,学生按照岗位进入审计角色,运用事务所普遍使用的审计软件,开展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联系一些较大事务所作为校外实习基地,长期合作并加长学生校外实践时间,稳定的实习场所会使校外实习更有实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大专生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下一篇:植物生理学中“卡尔文循环”教学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