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现状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1289|回复: 5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97
发表于 2020-7-13 05: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以中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001-2009年年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此类公司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业上市公司中仅有小部分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微弱;但是具体行业内部公允价值计量对两张报表的影响差异显著。
  关键词:金融行业上市公司 公允价值计量 应用
  在历次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中,会计常常被指责为危机的导火索,甚至是罪魁祸首。本次世界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又一次成为矛头所向。SEC认为运用公允价值并非金融危机和多家美国银行倒闭的原因,肯定了公允价值会计在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在我国,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被正式纳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并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已历经三个会计年度,几乎与本次危机的爆发及蔓延同步。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如何,公允价值计量对其财务报表的影响怎样,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等问的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一)“应用”和“运用”的界定 在国内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研究中一直存在的“公允价值的应用”和“公允价值的运用”混用的情况。检索百度百科,“应用”是指能将学习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原则、方法、技巧、规律的应用,代表了较高水平学习成果,因此应用需要建立对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而且,应用更侧重强调的是工具、书本知识、学科理论及技术等在实践中被“使用”。就词性而言,应用是中性词。“应用”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application;to apply; to put in use。“运用”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为:谓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指计谋、打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辞源》解释为:“灵活变通以用之”;而《辞海》则解释为:“灵活使用”。可见,“运用”侧重于强调根据事物特性及发展规律、理论原理、方法等加以“利用”。就词性而言,属于褒义词。 “运用”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为: to make use of,to draw on sth.,to perform,to exercise,to apply ; application, exercise,manipulation。比较“应用”与“运用”两个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基于我国对于公允价值还处于探索阶段的考虑,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还没有到达“运用”这一更高层次的“灵活使用”的实践阶段,因此“应用”一词更贴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阅国外相关文献,多数学者使用的是use或apply一词的动词或名词形式,也就是汉语中的“应用”。
  (二)我国会计准则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变迁 在理论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从1998年开始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1)首次引入公允价值阶段。从1998年到2000年的三年时间里,财政部大力提倡应用公允价值。在这期间,财政部共颁布10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涉及公允价值的有《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此时我国财政部对公允价值的认识是客观的。将公允价值概念引入我国并在会计准则中应用,在使我国会计准则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会计协调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回避公允价值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从2001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0 年。1998年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及投资准则中应用以后,出现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由于我国要素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往往难以获得,导致企业在运用这些会计准则时随意性大。因此,2001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了具体会计准则,强调了真实性和谨慎性,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财政部主要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投资三项准则,大幅减少了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3)重新采用公允价值阶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会计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商业的通用语言,准则的国际协调已是大势所趋。我国经济已经广泛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迫切需要从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和长期发展的大局出发,借鉴国际通行规则,规范会计准则,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200 年2月15日新会计准则正式发布,并将于200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本次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一大亮点。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具体会计准则有11项, 占会计要素计量准则(共30个) 的比例高达51%。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金融行业数据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主要为金融机构所采用,尤其是银行业应用程度最深、范围最广。因此本文研究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时重点考察我国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并选择其2001、2008、2009年年报数据进行分析。所有年报均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数据采集及处理均为手工完成。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在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共计31家。其中,招商证券( 00999)和光大证券( 01188)的上市时间分别为2009年11月11日和2009年08月18日,雅法从公开渠道获得其2001年年报,因而将其从样本中剔除。此外, 2009年2月11日,重庆长江水运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办理完毕,原重庆长江水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长运,证券代码: 003 9)变更为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西南证券,证券代码: 003 9),其行业分类也从交通运输、仓储业转为金融、保险业。因此,西南证券( 003 9)2001、2008年年报数据雅从获得,亦从样本中剔除。最终本文选择的样本中共计有28家上市公司,其中银行业14家,证券期货业8家,保险业3家,信托业3家(详见表1)。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规定,按持有目的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并采用不同计价方法。其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计价。此外在样本上市公司中还存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和部分公司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所有者权益项目中除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还存在少量的自用房地产转投资性房地产的增值。据此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表项目详见(表2)。
  (1)总体分析。(图1)表明,在2001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以及2009年12月31日我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约为10%左右;而同一时点上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的占总资产比例则分别为0.5 %、0.55%、0.29%;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东权益占总资产的比例则更低,在0.1%-0.3%之间,基本由投资重估储备组成。以公允价价值计量的资产比例远高于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及权益比例,但相对于2008年第一季度末美国金融行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比例45%而言则较低。可见,我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避免公允价值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较为谨慎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此外,从时间角度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以及股东权益比例均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这与此次金融危机所导致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下降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2)行业分析。(图2)表明,样本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比例在各行业中的差别非常显著。其中保险业上市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比例在2001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以及2009年12月31日高达35%-45%,证券业则在2008年12月31日和2009年12月31日超越20%,而银行业和金融信托业在上述三个时点上均在10%左右的总水平线下。这一行业排序,与2008年第一季度末美国金融行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比例保险业11%、券商50%、银行31%、以及信贷机构14%是一致的。尽管美国金融机构中还存在一类受政府资助的企业和类似主体,其同一时点的以公允价值价值计量的资产的比例为5 %,但并不影响上述结论。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性质分析。(图3)表明,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五类资产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占比重非常显著,其占全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比例在2001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以及2009年12月31日分别为8 %、81%、92%。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贵金属所占比例很小甚至接近于零,因此在本部分的分析中不予考虑。根据我国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会影响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损益。由(图3)可知,在样本所涉及的三个时点上,样本公司中影响损益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比例远低于不影响损益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总资产1%左右的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影响利润表,而约9%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其变动计入股东权益。这与美国2008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的同种数据对比关系恰好相反。可见,我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倾向于采用避免公允价值波动影响利润表的更为谨慎的会计政策,因此就可能存在上市公司利用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
  (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的行业分析。由(图4)可知,尽管整个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影响损益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约1%,但不同行业的这一比例差距非常显著。其中证券业影响损益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比重最大,其次为保险业。但从绝对数角度看,保险业的这类资产2008、2009年年末均显著高于证券业。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损益表的影响 由样本公司2001-2009年受公允价值计量影响的损益表项目(表3)可以看出,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总额对营业利润总额的影响微弱,其比例在-3.89%-2.91%之间。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营业利润项目的趋势来看,两者的变化幅度明显不一致。从图4可以显著观察到,相对于2001年,2008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大幅降低(-235%),而营业利润却小幅上升(0.15%);而相对2008年,2009年营业利润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增加,但营业利润的增幅大于后者。对于上述变化趋势,多数样本公司在年报中均披露了金融危机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如民生银行在其2009年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认为,“2009 年的中国经济,虽然也经历了危机考验,但经济表现相对突出”。 “受益于2008 年末宏观政策转变及2009 年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从第二季度开始一直保持企稳回升态势,“V”型反弹明显。”2009年末上证、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收于3211.14点和1201.34点,全年分别上涨19.98%和111.12%;市场流通市值15.13万亿元,增长234.54%。因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相应提高,进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的变化也呈“V”型态势。分行业分析结果显示(见图5),2001年至2009年样本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总额占营业利润总额的比例呈“V”型变化,其中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与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从变化幅度角度(即图5“V”型的深幅)看,保险业最为为显著、其后依次为证券业、信托业。这一排序与上文图2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比例的行业排序是一致。查阅三家上市保险公司的2001-2009年年报发现,三家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均由交易性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产生,其中2008年的大量损失均与金融危机造成的股票市场低迷直接相关。但银行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营业利润的比例的变化趋势却与行业总体发生背离,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14家上市银行中有11家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金额比2008年大幅下降,其降幅均在40%以上,降幅最大的为中国银行(1 41%)。查阅这11家上市银行2009年年报发现:4家银行未予披露具体原因;3家银行仅仅描述了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的事实,如“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等类似措辞;3家银行披露的原因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到期、重估等有关;中国银行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巨额变动由外汇衍生金融工具的未实现损失形成。
  (三)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企业上市公司综合影响 从行业整体看,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较弱。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2001年至2009年三个会计年度的年末均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及权益在上述时点的比例均不足1%;而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占营业利润的比例在上述会计期间仅处于-3.89%~2.91%之间。在10%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中,有9%的部分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股东权益,1%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对于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普遍持谨慎态度,试图避免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表造成波动。从具体行业看,金融行业内部各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差别显著。上市保险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比例高达40%左右,上市证券公司约为20%,而银行业和信托业的比例则较低。相对来说三家上市保险公司均持有大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上述三个会计年度年末其总额均在8,000亿上下。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对各类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损益影响大小不一,其中相对持有大量金融资产的上市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更为显著。此外在年报查阅中发现,各金融上市公司关于公允价值的披露范围和深度有限,尤其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的变动幅度超过30%时多数公司未能给予合理的解释。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目前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公允价值可靠性的判断标准不统一;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缺乏统一规范;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因此,借鉴美国FASB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过程,以具体会计准则应用过程的实践经验和经验数据为基础,将公允价值归纳抽象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作为公允价值的理论支撑;以概念框架为指导对现实具体准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最后制定专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统一分散的计量指南――统一计量标准,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
  
  
   *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8JG185J)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市值会计研究――遵照《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第133节的报告和建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 年版。
  (编辑 虹 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浅析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13 05: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7-13 05: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36

帖子

50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05
发表于 2022-3-13 06: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吉林大学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48

帖子

517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72
发表于 2022-3-14 1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东北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77

帖子

521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6
发表于 2022-3-14 15: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