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剩余时间:59分51秒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40 分。)
1. ()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A. 象形
B. 指事
满分:4 分
2. ()是辑录各种词调,说明词的格律的著作。
A. 词谱
B. 词调
满分:4 分
3. 唐代以前的诗歌或者唐代不讲究格律的诗歌叫作()。
A. 近体诗
B. 古体诗
满分:4 分
4. 将唐代以后按照诗律创作的诗叫作()。
A. 近体诗
B. 古体诗
满分:4 分
5.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
A. 最早的意义
B. 本来的意义
满分:4 分
6. ()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某一专题的记录集中起来。
A. 纪事本末体
B. 纪传体
满分:4 分
7. 每章之后用韵语写成的"章旨",总括全章大意的文体是()。
A. 章句
B. 章回体
满分:4 分
8. ()是传述的意思,传述经文的文义。
A. 传
B. 注
满分:4 分
9. ()是个汇总词调的名称,来源各不相同。
A. 词牌
B. 词调
满分:4 分
10. ()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
A. 词谱
B. 词调
满分:4 分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分。)
1.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固,使动用法,使⋯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甚矣,汝之不惠!惠——慧,古今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之言、之为言、之犹言:一般用音义相同的词语来训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雅不恨者。恨,遗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厉王虐,国人谤王。谤,诽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读如、读若,用来注音的,但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汉王曰:“然”。曰: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韩信拜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东”是方位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这里活用为动词,指“向东 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谢:感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读为、读曰,注明音读的,一般用本字注明假借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1.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富安,使动用法,使天下富足安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2.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影,通假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3.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晋灵公不君)君,用 作动词,不行君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4.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栖,使动用法,使⋯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5. 犹、犹言,一般用于近义词作注,或引申义解释本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