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_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判断题(共 14 道试题,共 70分。)
1. “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意思是:伴随着论争,朦胧诗的创新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对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产生了影响,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舒嫁诗歌往往通过她那颗温婉善良的心来折射外部世界,宝郁而自尊、宝伤而奋起,是她诗歌中重要的逻辑关系。对人的肯定、尊重,对生命的关注,对情感的重视,在舒婷诗歌中是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而存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小说《风景》的穿凿目的是想表现社会底层一个贫民家庭在几十年间的遭遇,表现这个家庭成员全都疲于应付生存现状的种种沉重压力及“生存”本身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汪曾祺被看做是最后一位“京派”作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南联大时期就曾师从老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杨朔是把散文当诗一样写,重意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北岛诗歌《回答》中的句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呵,母亲》在泯灭情感的时代,以诗歌方式来怀念母亲,正是对人的情感的大胆肯定,柔美而坚韧,爱人与自爱,是舒婷诗歌风格的重要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茶馆》中的王利发为改变茶馆每况愈下的局面作了的努力有第三幕,在“莫谈国事”的字条旁,又添上了一张“茶钱先付”,甚至用上了女招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在全国最具权威性的诗歌刊物《诗刊》上发表之前,曾在非正式刊物《今天》上发表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除个人各自表现出的不足外,三人共同的不足是缺乏对现实的直面,主体性力量不足,此类散文容易变成时代的美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1. 正在“双百”方针蓬勃开展之际,从1957年夏季开始,一场“反右”运动很快就结束了文艺界好不容易才出现的繁荣局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2.
《三里湾》虽然也是歌颂合作化运动的,但却因没有表现出“雅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路的斗争而受到严厉批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3. 张炜《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的历史小说的诞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4. 新时期第一篇“伤痕文学”作品是卢新华的《伤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二、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1. 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则是( )。
A. 马原
B. .孙甘露
C. 余华
D. 格非
满分:5 分
2. 在《创业史》(第一部)中,存在着理念化的弊病的人物是( )。
A. 梁三老汉
B. 王二直杠
C. 梁生宝
D. 郭振山
满分:5 分
3. 柳青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力作是( )。
A. 《三里湾》
B. 《山乡巨变》
C. 《创业史》
D. 《春种秋收》
满分:5 分
4.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在描写人性意识时首先强调的是( )。
A. 文化传统和生活困境对人的情感进行的肆意扼杀
B. 人的社会性、文化性和经济基础的制约性
C. 一定历史阶段的爱情婚姻形式是与一定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
D. 任何爱情婚姻形式,都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满分:5 分
5. 《人啊,人》是“文革”后第一次公开打出人道主义旗帜的长篇作品,作者是( )。
A. 张弦
B. 张贤亮
C. 王蒙
D. 戴厚英
满分:5 分
6. 《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是( )。
A. 马烽
B. 孙犁
C. 康濯
D. 赵树理
满分:5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