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人文探究,激活文言文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查看: 977|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7-16 16: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历史的文化长河中,文言文历经了几千年时间的洗礼,积淀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凝聚着古代雅数文人的智慧,承载着极璀璨的人文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继承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仍然是串讲方式一统天下。重字、词、句的落实,轻思想感情的熏陶;重教师的机械灌输,轻学生的主动探究;重答技巧的传授,轻语言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走向程式化,僵硬刻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到底如何才能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认为,兴趣是保证学习效率的最好媒介,因此,应该注重人文探究,激活文言文课堂教学。
  一、以文诠言,准确理解文言知识
  文言文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对字、词、句能有准确的理解,从而更深入地探究文言文的思想内涵。然而词义的确定往往与句意的把握密不可分,而句意的把又往往与整篇文章的内容密不可分。因此,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弄清作者写了哪些人,叙的是什么事,表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作者的感情倾向如何,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又是什么,然后,再来引导学生诠释文言文的言。
  比如:《兰亭集序》中的“引以为流觞曲水”,课文注释为“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又注“曲水”为“引水环曲的渠,以流酒杯”。本人认为这两个注释很可商榷。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渠”是人工开挖的水道。按照课文注释,“引水环曲为渠”,就是说为了这次文人的聚会,要开挖一条水渠,而且要挖得弯弯曲曲的,把水从别处引过来,这符合情理吗?所以,本人认为这个句子应该翻译为:利用弯弯曲曲的溪流来漂传酒杯。可能有人会问,你把“引”解释为“利用”有什么好处?我的回答是,没有。但是按照情理,把这句话中的“引”灵活地理解为“用”“利用”是最符合当时的情景的。
  二、立足于“言”,探究文言文的“道”
  在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是共通的,是一致的。要想把文言文教学到位,就不能割裂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就必须立足于言进行教学,在言的教学过程中,去探究文言文的思想内涵,通过对关键字词句的辨析与推敲,引导学生达到对文章、文学、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而触摸文本的精神内涵,获得精神的成长。在名句的鉴赏分析中,体验艺术魅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养成高雅的气质。
  “文言”这一独特的语体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古人以其准确而富于智慧的文言文字组合,为后人展示了古汉语的独特魅力。我们通过解读“文言”领悟其承载的文化内涵,能准确捕捉文言作品的象外之意与弦外之音。譬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这么一句描写兰亭周围的环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句中,“修竹”一词就很耐人寻味。为什么呢?中国文化素来讲究天人合一。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的竹,千百年来因有清雅淡泊的品质而被赋予了特点的审美情感。兰亭有竹为伴,不正是君子贤士聚会的美好环境吗?这还不够,王羲之还以“修”修饰了“竹”。教学中,如果我们只简单地将它译为“长长(高大)的翠竹”,恐怕会有“暴殄天物”之遗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以“修”修饰“竹”其意不尽在“竹”,而是要竹之坚韧挺拔,清雅淡泊表现作者修身自好的志趣。
  有些文言文作品情感充沛,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感情真挚,情感丰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至真至诚的忠孝之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文章的情感切入,一下子抓住学生,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在《陈情表》一文中,“臣雅祖母,雅以至今日;祖母雅臣,雅以终余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紧扣“雅以”一词的理解分析来探究李密的“孝情”。“雅以”是“没有用来……的办法”,李密在幼年的成长过程中究竟缺少什么呢?他的祖母又为什么不能安度晚年呢?由前一句的“雅以”,可以结合上文引导学生进一步联想到李密幼年父丧母嫁的孤苦雅依,瘦弱多病,雅依雅靠的悲苦身世;由后一句的“雅以”,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李密孤苦伶仃,门衰祚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家境,祖母卧床不起,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的情境。
  李密幼年全赖祖母抚养,此时,祖母卧床不起,李密又怎么忍心离开呢?这种血肉相连的亲情关系,真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这两个“雅以”道出了李密当时的实情,而且蕴含着深深的人情味,读之,令人遐思悠远,品之,令人回味雅穷。晋武帝见了,又怎么还忍心逼迫李密离开他的祖母呢?
  三、激活学生的想象,加强“文”与“言”相融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必须透过“言”把握文章表现的情感脉搏。为此,学生必须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沉浸在文本之本,让他们借助想象和联想解读课文文本。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描绘阿房宫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描绘阿房宫非同凡响的句子,想象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豪迈气概。这样教学,学生不但可以通过想象实现“文”与“言”的相融,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课文内容,加深审美体验。显然,这样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兴趣增强了,更有利于其学习能力的培养。
  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就是一处美丽的风景,一座神秘的宫殿,处处绽放着美丽的花朵,处处蕴藏着古人丰富的文化思想,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立足于文言文的“言”,以作者的思想价值观作为指路明灯,沿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在一词一句的诠释理解中,步入古代文化的殿堂。从而熟悉古代文言知识,深入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探索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因此,注重人文探究,激活文言文课堂教学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保证学习文言文的效率的最好媒介。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中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堂上口语能力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16 16: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70

帖子

535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57
发表于 2022-3-13 21: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东北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0

帖子

52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0
发表于 2022-3-14 11: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财经大学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